第一百七十九章图谋冀州
诸侯盟散之后,袁绍原本想继续屯兵渤海,以为后图,但是考虑到渤海与幽州接界,自己的实力与之刘备相比,差了太多,万一其挥军南下,非是其可以抵挡。于是,袁绍便与韩馥约定,他将渤海郡交出来,移兵河内,但是冀州牧韩馥须得不断遣人送粮以资军用。袁绍明白,以刘备的野心,决然不会甘居幽州之内,下一步定会是南下冀州或者青州,但无论是青州还是冀州,渤海郡都是刘备必得之地,毕竟渤海郡与乐陵国是幽州与青州的连通之路。
当初,何进曾经派遣云中人张杨到并州去召募兵马。张杨正在上党招募兵马的时候,何进便已经被杀了,张杨于是就留在上党,拥有部众数千人。听说袁绍在河内,张杨便率众前往归附,与南匈奴单于於扶罗共同在漳水岸边扎营。
韩馥因为各地豪杰多拥戴袁绍,心中颇有嫉妒,更害怕袁绍有心染指冀州,于是便听从谋士荀谌的计策,暗地里减少对袁绍的军粮供应,想逼着袁绍率军离开河内南下,毕竟河内虽在司州,却与冀州接界。正在这时,韩馥的部将麴义突然叛变,韩馥率军进行讨伐,反被麴义战败,袁绍就乘此机会与麴义相互联合,麴义仰慕袁绍名声,便率众投靠了袁绍,并将荀谌的计策如实相告。
袁绍听后大怒道:“韩馥原为我袁氏旧吏,若无我袁家昔日相助,他韩馥岂能会有今日的地位,如今他韩馥成了冀州牧,竟然敢如此对我,明暗提防,其心可诛。”说罢之后,袁绍一把举起一只花瓶,“咣当”一声便摔在地上,成了一堆碎片。
谋士逢纪便在一旁给袁绍出谋划策道:“大丈夫应当纵横天下,怎么可以坐等别人送粮为食。冀州乃是钱粮广盛的地方,韩馥又是无能之辈,日久必为刘备所图,主公为何不先下手将其占为己有呢?”
摔了花瓶之后,袁绍的怒火算是稍稍平息一些,叹道:“非是绍不想,只是苦于一直没有什么良策。”
逢纪道:“纪有一策,可使主公坐拥冀州八郡五国。”
袁绍大喜道:“元图既有妙计,速速讲来。”
逢纪微微一笑道:“当从荀氏八龙下手。”
袁绍微微一愣,问道:“荀氏八龙皆是颍川名士,与绍图谋冀州有何相干?”
荀氏八龙是指兄弟八人,分别是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和荀旉,颍川荀家是汉末中原世族最有影响力的家族。荀氏八龙之父荀淑(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乡里称其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迁升当涂长,当时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后出为朗陵侯相。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荀氏八龙中,以老六荀爽最为知名,曾官至司空,后因为反对董卓迁都,与太尉杨彪、大司农沈耽一起被贬为庶民。
荀爽被贬为庶民之后,先是回到了老家颍川,没过多久,便被冀州牧韩馥慕名请了过去。荀爽原本曾为三公,按理说绝对不可能再给一州州牧做幕僚的,然其二兄之子荀谌、荀衍皆是冀州牧韩馥的谋士,荀谌、荀衍知道他们这个叔叔的才华比他们不知高出了多少,是以劝韩馥将之请来为之谋。韩馥也久仰荀爽大名,亲自去了一趟颍川,在荀谌、荀衍兄弟的帮助下,算是将荀爽请到了邺城,以客卿身份帮助韩馥治理冀州。
韩馥担心袁绍有心染指冀州的时候,曾向一众谋士问计,荀爽以为韩馥应该做到两点,第一,勤修内政,广揽人才,厉兵秣马,囤积粮草;第二,外结诸侯以为强援,若是一旦袁绍有异动,请其出兵相助,这个诸侯自然是刘备,毕竟刘备与袁绍的矛盾,几乎天下人共知。
荀爽的这个谋划无疑是最正确的,也是治根治本的,只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为时过长,结交刘备或许只是一封书信,一些财物,然而勤修内政,广揽人才,厉兵秣马,囤积粮草,却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花费大力气的。
荀谌素来善于察言观色,发现韩馥听了荀爽之言后,双眉微微蹙起,心知其对这个谋划不是很赞同,于是这才给韩馥出了那个“暗地里减少对袁绍的军粮供应,逼着袁绍率军离开河内南下”的计策,惹得袁绍大怒,加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