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人婚姻大事,历来由父母作主,高氏九代单传,高老头急着抱孙子,而沈氏有女嗷嗷待嫁。当年沈廷扬因为被高老头挟亲之下定下娃娃亲事,被沈氏中人视为奇耻大辱。高氏是海盗之家,沈家是书香门弟,这门户之差实在天地之别。
沈氏有意悔婚,但大海盗高老头岂是好欺之人,光脚的还怕穿鞋的不成?你当高氏私家舰队是吃素的?沈氏悔婚无门,而高家大少爷的名声又太差,所以,沈廷扬只有一个拖字决应付,一直把女儿拖到十八岁。
古时女子早嫁,十三四岁就有出阁的,十八岁可是名副其实的老姑娘了。过了年,可是十九了啊。
但去年高氏祖坟发了,高旭顶替原来那个浪荡公子成为焕然一新的高家大少,短短时日,同盟会应势而起,同盟军横空出世,其声望在江南顿及峰顶。与之相反的是,沈家大小姐有义阳王之祸,撞柱守节之后又有失忆之名,所以,沈氏对于这场大婚也是迫不及待。
但是,在这样留头不留发,在空气中都充满着血与恨的壮烈时代,在如此国破家亡之际,举办盛大的婚宴并不是适合时宜的事。
当年霍去病就曾言“匈奴未灭,何以成家?”的誓言,套用在今时今日,就是“鞑子未灭,何以成家?”而高旭作为反抗鞑子的领导者,当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可是国人又向来崇尚成家立业,不成家,又何以立业?要是一般人也罢了,但高旭不是一般人哪。当初吴淞大捷之时,陈子龙的一句“中兴大明,当由高氏始!”的喟叹,在朱明宗室丧失人心的前提下,再加上高旭如今的声势,实在让无数有心人引发无限的遐想。
如果高旭是一个纯粹的武夫,大约也不会引起那些诸如陈子龙之类的有心人的联想,但他还一手缔造了同盟会。如今同盟会已成为立足江南的庞然大物。想当初,反抗蒙元就是由白莲教红巾军开始的。而同盟会何尝不是另一个白莲教?还有那号称青天兵、白日旗的同盟军,又何尝不是另一支红巾军?
虽然作为追随者,自然不希望已经二十出头的高旭还是孤家寡人。有了子嗣,才让那些追随者有更多的想念哪。
所以,高旭的大婚,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
在这种前提下,高沈两家的联姻要是大张其鼓,不妥;要是太过低调,沈家人不答应:我家大小姐虽然遭过横祸,但还是冰清玉洁的,你们这么低调,难道以为我家大小姐见不得人?至于高老头,更是好面子的人,不把这大婚搞得轰轰烈烈,怎么来展示高氏如今的身份地位?
最终,高旭头痛地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在大婚的高调、隆重之中,又赋予了这个时代的主题色彩。
古时新婚之日,应有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是夫妻对拜。
如今的天地,已非朗朗乾坤,因为半壁江山已沦于鞑子之手。
只有无数英烈的牺牲,才能创造出新的天地。
所以,第一拜,不拜天地,而是拜英烈。
把大婚的仪式先放在同盟广场上举行,拜中华英雄记念碑,作为第一拜。
而这一拜英烈的举动,所带来的声望也无法估量。
第二是,婚宴有喜,但无酒。正如阎应元的接风宴一样,以水代酒,所有的美酒都祭奠英烈。有朝一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完成,再解除禁酒令。
虽说高旭这二个措施不免有做秀的性质,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代,对激励忠烈、凝聚人心的作用,凭着高旭的身份,无疑是极为巨大的。
由于高旭的坚持,高老头和沈廷扬都勉强答应了。
所以,在正月初六这一天,在同盟广场上,人山人海,无数人见证这桩前所未有的婚礼。
只见新郎高旭与披着红盖头的新娘沈家大小姐,先对着广场主席台上的中华英雄记念碑进行第一拜,然后是对于高老头、沈廷扬夫妇第二拜,再然后是夫妻对拜。
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婚礼。
同盟广场上雷鸣般的欢呼声,庆祝着这桩别具一格的婚礼。
高旭此举,开创了在同盟广场上举行婚礼的先河。在此之后,有无数的新人,以高旭为榜样,在英烈之前,立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誓言。
∶∶∶∶∶∶
广场婚礼在下午举行,晚上自然高沈两家都办了盛大的宴席。
宴席虽然以水代酒,但菜肴极为丰盛,客主尽欢。
当高旭进入洞房内,默默地揭开新娘的红盖头,默默地看着红盖头下的新娘。她有一张极具古典美的瓜子脸型,睫毛长长的,眼睛大大的,如玉一般的脸颊上带着淡淡的羞涩的红晕。她美得不带一丝杂质,似乎不为世间所有。
高旭回想起以前与她相遇的情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