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罢了。
总有一日,旭卫镇将与清军的火器部队孔有德部正面对决,对于这一战,高旭极为期待。
∶∶∶∶∶∶
从年初就进行的崇明讲武堂第三期学业早在六月份就已经结业。对于以夏完淳和汤志远为首的一千余名第三期士官学兵,高旭没有把他们调到身边来,而是各有所用。
汤志远的性子叛逆之极,高旭自然不会放在身边头痛,直接命他领着五百学兵补充到徐玉扬的铁一镇,进入常州前线实战。而夏完淳则是领着五百学兵士官加入浦东军区,组成一个教导营,训导新兵。
夏完淳是同盟军中的第一号督帅门生,是高旭军事意志的坚定执行者。在同盟军新兵集训营的浦东军区,训导上有夏完淳负责,军需后勤上有阎小玉统筹,高旭也就放手让他们去做。
一想起阎小玉,高旭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她那瘦削的身躯,那总是抿着的倔强的唇,以及她那细长却又锐利的眼,在这个时代里,唯一的一个让高旭时刻保持着敬意的女子。想起她以一个弱女子之力,肩负着浦东军区将近十万之众的后勤统筹,并且打理得条条有理,着实让高旭心中深感敬佩。
自从高旭那次私下里送给阎小玉一对玉镯,并捎去一封带着关怀与慰问的书信之后,大约过了一个月,阎小玉突然来信,请教一些阿拉伯数字的计数问题。高旭把阿拉伯数字提前发明,对于明代的数学来说,带来的便利无疑是革命性的。
很显然,阎小玉有出众的数学天赋,对于她的疑问,高旭在回信之中一一作答。于是,俩人开始鸿雁传书,当然信中的内容大都是算术上的讨论。作为后来人,高旭提出的某些很浅显的东西,从算术,再到简易几何学,再到后世会计学的复式记帐法,对于身处三个世纪之前的阎小玉来说,无疑是震撼性的,而且马上能学以致用,对她在后勤统筹数据方面的帮助也是极为巨大。
随着俩人在书信中学术研究的深入,阎小玉面对高旭的学识如此“渊源”,在她那貌似淡然的文字中,高旭感觉到其中蕴含了一份被折服的不平静。
“你还懂得多少东西?”
一次,阎小玉在信未疑问。
“很多。”高旭回信道:“多得你想不到。”
“能都教给我么?”阎小玉在来信中第一次表示不耻下问。
“可以。”高旭又回信道:“看你打算用多少时间来学。如果想要学会我脑子里的东西,除非你准备好一生的时间……”
很显然,俩人的书信从以前的洋洋万言,变得越来越惜墨如金,而高旭的文笔却从以前的谨慎,变得越来越随意起来,甚至有时候竟然会开起玩笑来。
面对高旭提出“一生的时间”,阎小玉的回信第一次严厉起来,笔迹如刀,回信只有一句:“高少庄主,你知道我这时怎么想的?”
阎小玉也是第一次在信中称高旭为“高少庄主”,表达了对高旭这种登徒子作风的强烈不满。
高旭回信:“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我肯定,你那时想的一定是我。”
阎小玉的回信,只有一张白纸。
高旭拿着那张透着一股子幽香的无字信纸,暗想这莫非是传说中的一切尽在不言中?高旭喜滋滋在信纸当中画了个红心,寄了回去。
托同盟军海上军情特快专线的福,不过四五天功夫,这回信就会到达阎小玉的手上。
十多几天后,高旭终于收到阎小玉的回信,还是那张信纸,只不过信纸多画了一个土罐,把高旭的所画的红心埋在当中,用土填得严严实实的。
高旭自然不甘示弱,又在土罐上画了一朵花,原本是打算画朵百合的,画着画着画成了玫瑰,一朵又画成了九朵。
然后寄了回去。
高旭再收到回信时,先是捏捏信封,发觉里面空空如也,没有信纸。
高旭不信邪,撕开信,里面果真没有信纸,倒出来的却是一撮灰。
——阎小玉竟然把那张信纸烧成灰寄回来了。
高旭苦笑,看来这次玩笑真是开过头了。这时,他不由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大摇其头,对于向来敬重的阎小玉,他怎么能如此对待?在俩人的鸿雁传书中,他对阎小玉的敬重竟是不知不觉地转化到怜爱了。
只是,这次估计真是冒犯她了。
焚毁了信笺,这可是相当于釜底抽薪,表明了她的决绝态度啊。以高旭看来,这阎小玉的理性,总是比他多上几份,对于那张表明心迹的信笺,她竟是一把火烧个干净,斩断了他的念头。
∶∶∶∶∶∶
而高旭所不知道的是,在浦东的某个深夜,阎小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索性披衣起身,从床侧的箱底处,翻出那张俩人涂鸦的信笺,坐在在烛光下,静静地凝望着,直到天明也浑然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