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停下来,小心翼翼地询问,一个四十多岁,却显得很老的中年人用手涂抹着脸上的大汗,喘息着喝了一瓦罐的凉水,沮丧地说。
他们的这一身行头是当地义和团群众贡献出来的。他们想半天也没有主意,还是一个叫汉可的小伙子提议。也很热心地从附近农家找到了,但是,汉可以及其他的新战士不愿意进城里侦察,他们都有畏惧情绪,使孙武和白强以当地人为向导的初衷不能实现。
幸好有麦秸帽子,要不是,俩板寸脑袋在大清朝可是稀罕事儿。
两人详细地询问了情况,然后道谢继续走。
一路上,他们就停停走走,和能遇见的人说话套近乎,这点上,白强挥了很好的作用,他能言善辩,嘴巴甜得象抹了蜜,叔叔伯伯,爷爷***称呼让很多百姓们另眼看待他。
“这兵荒马乱的还做生意呀?”也有人怀疑。
“咱是苦命人,一天不做就断了粮了!”
“没地?”
“家里只有亩把。”
“这日子真不能过啦。”
两人并未冒然向城郊逼近,而是在外围观测,一见到有洋兵的影子就急忙隐蔽起来。主要是向边上的难民,耕作的百姓打听。他们得到了一些情报,但是,支离破碎的,前后矛盾的,难以作为准确判断的依据。第一天夜里,他们在一块麦田边缘的沟壑里隐蔽休息。商量行动计划。孙武将自己珍藏的小手枪卡上子弹再退下去,三棱刺在枪身上嗙嗙地敲打着,显出内心的烦躁:“不行啊,我们必须进城里摸情况。要老是在外头打转,全是瞎弄。”
“进城里?容易吗?”白强两只手枕在脑勺后面,悠闲地嚼着一根麦草。
“必须进。”
“我不同意,”
“你说怎么做?”
“我们袭击八国联军的小部队,抓舌头。”
“也好,但是,八国联军好象没有小部队经过吧?”
“事在人为。”
第二天,两人继续向前,逼近了北京城,远远地眺望着城池,白强的视力是级地好,他骑在一棵茂密的桑树上,攀着柔软的枝条,隐藏在浓郁的树叶间,仔细观察着,将被炮火轰击破损,一片残毁的城墙看了清清楚楚,其中,联军士兵的巡逻,武器,枪支型号,马匹,都能估算出来。
联军不时有骑兵小队从城市里走出来,向周围的田野和村落奔驰而去。
两人的位置距离城市非常之接近了,按照白强的话,可以看见北京城的天坛塔尖了。当然,也危险万分,因为看不到普通百姓的往来,他们浑水摸鱼的计划泡了汤。
一天时间,他们只是观察,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下手机会,根本没有落单的鬼子。
夜晚的时候,他们才喘了一口气,先在一条小河里狠狠地灌溉了一通被阳光晒热了的水,巴咋着那没有遭到工业污染的还地着香甜滋味的河水,迅地溜进了一个小村子。
这小村子是他们早就看好的撤退路线。距离埋伏地点五里,白天知道还有很多百姓。既然有百姓,就有吃的,埋伏了一天,饿得够呛。
到了村口,他们也没有径直往里面闯。先是认真观察一番,确定危险不大,再投几块石头试试路,听了听几条狗疯狂地惊恐地呼叫,这才迅闪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