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最后还登记当户应受田数、已受田数、未受田数。
    造籍一式抄写三份以乡为单位粘接成卷。粘接处骑缝写上某州某县某乡某里籍州、县名上各盖州、县官印以杜绝改换作弊。制作完成后装潢一份送尚书省户部两份存州、县籍坊(库)。造籍后三年内的人口滋生、死亡、没落、逃亡、新附及奴婢买卖而引起的变化既要在每年一造的手实、计帐上登记也要在下次造的新户籍上附注明白。
    侯大勇为增强难民的归属感命令凡在郑州分得荒地或在郑州有营生的都可入郑州户籍并令各县户曹官员加紧登记。难民流落郑州后意外获得一份土地还得到活命的粮食大部分难民愿意留在郑州入户。如此一来郑州竟多了九百多户四千多人。
    此举令泽州、潞州、晋州、沁州和代州等地官员十分不满因为户部每年的考核中人口增减是重要内容当时劳动力不足人口增加是地方官员的重要政绩现在人口流失到了郑州令这些地方官十分恼怒于是想尽各种花样伪造一些户口以提高政绩。
    侯大勇带着杜刚、陈猛等二十多中亲卫从郑州出先后到了汜水、荥阳、密、新郑等县视察难民安置工作。
    侯大勇没有和各县打招呼都是到了各县后才去找来县令、县丞和县尉一起到难民安置区以免他们弄虚作假。走了几个县总的来说还不错粮食、种子和农具基本到位虽说房屋大多是临时搭建条件简陋但基本生存条件已经具备。
    九月天气酷暑已过秋高气爽各处荒芜田地基本种上了各式农作物。
    中国的粮食生产结构最先以粟稻为主所谓“北粟南稻”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是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所以粟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格局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被打破。稻逐渐取代了粟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麦紧跟而上与粟处于同等的地位。形成了稻粟麦三分天下的局面。
    除了粮食外各式蔬菜品种已很齐全。一路上蔬菜种类之多远远出了侯大勇的想象亲卫们叫得出名字的有矮黄、大白头、小白头、葱、大蒜、葫芦、冬瓜、山药、萝卜、鸡头菜等等侯大勇只认得少数几种。
    见难民安置情况良好侯大勇心情越来越好每遇到平坦大道便和亲卫们一起赛马追逐“风”好久没有这样畅快地跑过把亲卫远远地扔在后面。
    不知不觉进入了中牟地面荒地却渐渐多了起来有些田土长满了野草看到此景侯大勇放慢了脚步。侯大勇记得中牟有难民八百多人三百多户怎么还有这么多荒地?
    为探明究竟侯大勇没有进中牟县城就带着亲卫先到难民聚集点。难民聚集点是偏远的小村侯大勇一行人走了近三个小时才到了聚集点。走到之时正是晚饭时间。
    聚集点临时建了不少类似于棚户的小房子一个在外面玩耍的小孩子曾在粥场见过侯大勇立刻认出了他。一溜烟跑走一会一大群人由一名老者带领迎了出来。
    侯大勇下马让众人起来问老者道:“老人家在中牟县过得可好。”
    那老者道:“总算有了安身之地熬过这半年明年有了收成就好了。”
    侯大勇见老者衣衫褴褛面带菜色道:“你们分了多少粮食种子、农具有无?”
    那老者道:“都好、都好。”
    旁边一个年轻人接口道:“我们这里分的粮食、种子和农具比其它几个县少粮食每户不足一钧。”
    侯大勇一怔按照从各种渠道收集的粮食分到灾民手中每人约二钧多一点一家若有四口人就有八钧到九钧“看来难民实际到手的粮食不多没有达到分配要求。”侯大勇没有再说随意走进一家棚户只见一只破烂的瓦盆里全是野菜。
    老者跟在后面见侯大勇脸色不好看解释道:“现在有野菜就少吃点粮食等到了冬季挖不到野菜之时再用粮食。”
    侯大勇不知和这些难民说些什么想了想对老者说:“我有饭吃你们就有饭吃放心吧。现在可根据农时种一些菜蔬自己吃之外还可到城里卖换点钱来用。”
    老者听此言抹了抹眼道:“我们不能全靠救济有了土地农具、种子饿不死我们这些农家人使君的大恩我们只有来生变牛作马来报答。”
    侯大勇又走了几户家家情况相似。通过走访难民侯大勇断定中牟县令有问题。于是带着亲卫快马加鞭赶到城里到武阳县城之时城门已关亲卫通报了姓名门领见是防御使亲临赶忙开门。
    侯大勇让门领带路直奔中牟县令住处。
    (第九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