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苦涩的路(2/2)
个肯安分求全的人,即便如此失意,他仍幻想着展现自我,他也的确做到了。当北方6运物流公司,派市场拓展马得功,率部南下袭取厦门时,海运公司留守的家族干部郑芝莞,吓地惊慌失措、弃城溃逃。施琅不甘失败,率领着手下六十人迎战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再无赖的光棍汉也怕死。光棍马得功的弟弟,就在厦门被施琅杀死了。北方6运物流公司派来的马得功,业务拓展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即使施琅能力过人、表现出众,但是顶头上司总经理并不是宽容之人。何况承认施琅的胜利,就突显了亲戚郑芝莞的无能。所以郑成功选择默默忽视了。施琅郁闷地无处倾诉,他记恨在心。施琅终究太年轻,他学不会隐忍,学不会潜伏,他想要力争上游。
施琅有一名亲兵曾德犯了死罪,却逃匿至郑成功处,并被郑成功提拔为亲随。施琅想办法抓回了曾德,并不顾顶头上司郑成功的反对意见,执意杀掉了曾德。施琅以为自己仗得是法令公理,施琅图了一个快意恩仇。结果,郑成功仗得是手下有权有兵,直接把施琅全家逮捕入狱。
施琅机灵地使了一个金蝉脱壳的计策逃跑了,这行径却激怒了郑成功,直接把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和亲弟弟施显全部杀头了。施琅悲愤着、痛哭着、悔恨着、无奈着跳了人生中第三次槽。
即使再一次跳槽,施琅别无选择、走投无路、仍然跪着回到了旧日东主北方6运物流公司旗下。即使施琅被曾经的生死敌人、譬如光棍马得功等人谩骂折辱过。即使施琅过得始终并不如意,坐在空空如也的办公室里独自办公十二年。即使施琅向北方公司高层们写了许多经营计划书、规划建议书,诸如《边患宜靖疏》、《尽陈所见疏》……,都似石沉大海、皆被束之高阁。
但施琅用人生中最惨痛的经历,学到了一辈子最深刻实用的经验教训,只有一个字:忍。
…
康熙皇帝例行嘱咐施琅几句,不外乎要他尽心统带水师,好好演练战船战术。施琅虽然被降级为二品总兵使用,他脸上也并无一点不满情绪。毕竟这大连总兵是外放实职,比起在京都6上行走的艰难,去海上游弋的日子可逍遥自在多了。离开水师和大海,有四千多个日夜了。
施琅肯定不会忘记那件时时刻刻铭记于脑海的大事。终于他还是按捺不住心焦跪下,恭问康熙皇帝“何时平台?”康熙没料到施琅一大把年纪,仍然直白如此,想了想方才出言反问:
“你可知,朕命你去大连操演水师的真正目的为何?”
康熙紧接着又问:
“你可知,朕为何要派商船远至日本贸易洋铜?”
“你可知,朕为何要设立大连、烟台为通商口岸?
“你也不必急于应答,”康熙轻轻一叹,语重心长道:
“十二年啦,卿姑且耐心再等两年,又当如何?待云贵悉平,兵蓄精、饷筹足,将士皆有战力,区区台湾何愁不克?到那时,恐怕朕还要催着你去呢。”
施琅终于听见皇帝说出了平台必克的决心,蓦然间百感交集,忍不住噙下头颅老泪纵横。
…
康熙看着立于下,隐忍半辈子的白花甲老头儿,内心挺唏嘘的。
施琅谋到这份高位够艰辛,连从五品的高士奇心里都有点瞧不起他。
至于上位的君主们,想法往往更古怪。康熙皇帝一直故意冷落、雪藏施琅暂且不提。譬如后来那个多事儿的乾隆,闲着无聊时,还要给一干前朝大臣们鉴定职称、评定级别。凡为投降过来的前朝明臣,先不论工作表现,直接判定人家是卑躬屈膝、降级处理。人家不听话呢、就要砍掉人家脑袋;人家太听话呢、又嫌弃脊梁骨太软。难道偏生要七擒七纵、纠结扭捏一番,才更上道么?莫不如死了干净。
君王其实就是一种矛盾的、小心眼的、善变的生物,他们很看不起没气节、没操守的臣子。然而臣子性格太过耿直刚硬、太会忠言进谏了,君王又难免耿耿于怀、暗底里恼恨。因此大多数君王仅只欣赏忠臣的贤名、声望和忠心,却更喜欢佞臣的陪伴和奉承。
换个角度说,倘若历史上全都是于谦、岳飞那样铮铮铁骨、碧血丹心的人物;而历史上的皇帝也皆有容得下直臣贤良、忠言逆耳的博大胸襟。那么朝代不会更替,元、明不会存在,还干大清小辫子什么事儿呢?
…
[[[cp|:9oo|h:6oo|a:L|u:c.{o,1o}o.{o,1o}m762988o5.j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