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遇见十来人,刘杲就在一步步的给众人下套,只是没有想到这几人这么上路。也许是因为此时*尚且刚烈,苟安求生的中庸之道还没有大行其是,刘杲不得不这样安慰自己,毕竟《三国志》里,虽陌路不相识之辈,然为义气,抛生死之心,弃官禄之赏的人还是非常多的。这些人在三国前期历史上有浓厚一道笔墨,是任何读三国历史的人都不能忽略的。
对于张阿牛的豪言壮语,刘杲虽然感动,可压根就不信。不是不相信张阿牛有如此胆略和品性,而是刘杲永远不会把身家性命假托在一个素不相识之人身上。而且,即便是张阿牛真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前去右侧袭击,就这十来人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与入城毫无益处。
故,刘杲果断的拒绝张阿牛这看似完美的提议。然而,汉之士风,多是命可弃,名不可丢,张阿牛以为刘杲这是在瞧不起他,反驳道:“楚小兄弟莫要小瞧我们。我们虽说武艺低微,可是暗夜放火,扰乱兵形还是可以做到的。”刘杲不得已,只得寻个借口,说是兵阵危险,不可做无所谓牺牲,又言若得几人相助,潜行至城下还是不成问题的。如此良久,方才打消张阿牛念头。
刘杲又以自己为黄巾精锐为借口,把后世夜袭作战要素改头换面,传授几人。张阿牛一众听得云山雾绕,乍信乍疑。
夜袭训练间,生一个意外。
原来是这十来人之中有一人是资深夜盲症患者,根本不适合夜间潜行任务。刘杲这才记起,一般在乱世末,由于流民赢困,缺粮乏食,许多流民兵、农民兵都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微型、轻型、甚至重症夜盲症。故流民军最怕的就是夜战,甚至夜间一旦惊慌炸营,数万之众一个夜晚就能因炸营而自向踏践者数千人。但是精兵却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故中国历来中小型战事,夜袭几乎成必备大众化战术。而后三国后期以及两晋之间时,许多十数万流民级别叛乱就是这样被平定的。
灵帝即位后,河北连年多灾,卢植大军中抽调而来的郡国兵多来自河北诸郡,怕是有不少夜盲症患者,这要不要利用一下呢?刘杲后世曾经做过战役推测模拟,一旦夜盲人数达到百分之五比例,那么在夜间仓促遇袭时,即便不会炸营,也会减少小半战斗力。刘杲这么一思,顿时觉得夜间潜行计划可行性大大提高。
夜盲症患者,名为丁涎,博陵人。与张阿牛同县。也就是这时,刘杲才觉得这个博陵怎么那么熟悉,仔细想想,传说中黑山贼总头领张燕的原老大张牛角貌似就是博陵人。“不会其中就有张牛角吧?”刘杲冷吸一口气。若是张牛角,可不能折在这里。张牛角死,张燕会不会如历史那样上位?若是影响到太行山区域的黑山贼,那可是大大干扰刘杲计划。所幸,刘杲私下打探一下,这几个人虽是同出博陵县,但却不识张牛角为何人。
只是这个夜盲症成员,该怎么处理呢?
刘杲心下犹豫,按照计划保密性来说,他不能允许丁涎单走。若是万一丁涎起了其他心思或去高官或是被官兵捕获,立刻致几人于危险之地。然而刘杲有心留他,却找不到借口,又担心引起张阿牛一众反感,不肯相助自己入城。
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刘杲婉言道:“时近天黑,不若暂住此处。等明日天色朦胧时再返归?”张阿牛听刘杲所言,欲言又止,转而吩咐众人取出各自信物奉于丁涎,叮嘱道:“若我等身遭不测,诸家老小,还望丁兄多加照顾。”
见张阿牛一众尽把后事托付给丁涎,刘杲知趣闭嘴。刘杲虽是智商高于情商之人,但还通人情世故。他虽利用言语把张阿牛逼往死地,但也不可万事做绝。
人在做,天在看,刘杲还不至于视人命如草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