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士气不沮则必防壅蔽以达之而言路者所以开导壅蔽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远近虽殊治道无二。
再回到焚书其对古籍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严重?时至今日已经很难作出确切判断。《史记•;六国年表》云:“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王充《论衡•;书解篇》云:“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这两条记载表明至少在汉代古籍中的精华部分——诗书诸子都还完整地幸存了下来。
另一方面由于所有的古籍都在宫廷留有备份只要秦国不灭可想而知这些古籍便将一直完好地留存下去。然而诸多古籍湮灭无踪后世永不得复见这却要特别感谢我们的项羽先生。
众所周知项羽先生不爱读书生性暴戾伊攻入咸阳之后先是屠城然后搜括金钱妇女临去再是一把大火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帝国的珍贵藏书就此付之一炬。可怜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最终只化为若干焦耳的热量而已。
所以刘大魁作《焚书辨》毫不客气地指出书之焚非李斯之罪实项羽之罪也。
单就秦国焚书而言其所引起的实际损失可能也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严重。《汉书•;艺文志》所载677种著作其中不到524种即77%现在已不复存在。这个事实说明汉以后的几个世纪特别在印刷术流行前文献损坏所造成的总的损失也许甚至大于秦代的焚书。因此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焚书之事生传下的周代的残简也不可能大大多于现在实际存在的数量。(注)
关于焚书李斯并非始作俑者。前此孟子有云:诸侯恶周礼害己而皆去其典籍。《韩非子》也云:商君教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到了后世焚书更是屡见不鲜。
隋人牛弘作《上表请开献书之路》历数书之五厄(不解何故漏却项羽):
秦皇驭宇下焚书之令。此则书之一厄也。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嫌帛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载七十余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书之三厄也。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周师入郢萧绎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焚之于外城所存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
明人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丛》在牛弘所论五厄之外再增补五厄列为“十厄”:
隋开皇之盛极矣未几皆烬于广陵;唐开元之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二宗洊加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宋世图史一盛于庆厯再盛于宣和而金人之祸成矣;三盛于淳熙四盛于嘉定而元季之师至矣。然则书自六朝之后复有五厄。
到了满清大兴文字狱倒霉的便不仅是书更包括了著书者和藏书者。因触犯忌讳生者凌迟杖毙诛灭三族死者剖棺戮尸挫骨扬灰如此案例已是不胜枚举。仓颉造字而鬼神哭莫非鬼神早有先见知有满清之劫故而预为号恸乎?
文字狱之兴起正值所谓的康乾盛世持续近百年时间之长祸害之烈株连之多处罚之惨力度之大实属空前。
仅1772至1788年的乾隆文字狱所列的232o种**和其他345种部分取缔的书中只有476种幸存不到所列数的18%而这还是生在印刷术业已普及的情况之下。
满清在焚书**之余却也修书即《四库全书》。然而这其中又有猫腻。说起来他们用的也是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字里行间。但他们褒的都是谁呢?不仅他们自己连过去的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等也一并褒赞在内。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他们何必做这份人情?原因很简单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对华夏而言是异族是侵略者。而在编纂过程之中对那些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汉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则是尽量摒弃和抽毁对于不能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比如岳飞《满江红》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经过删改之后变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对此鲁迅先生曾评价道“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于是有叹“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相对于原始的火烧而言这岂不是更高层次上的焚书吗?
如契诃夫所言别人的罪孽并不会使你变成一个圣人。尽管干过焚书之事的远非李斯一人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李斯开脱的借口。李斯的焚书开了皇权政府**裸地扼杀民众思想的先河不仅在当时酿下了严重后果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心理影响。
注:此段引自剑桥中国史秦汉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