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万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80章 议会 舆论
    第18o章议会舆论

    叶向高出了皇宫,便派家人寻了汪文言过来。

    仔细吩咐后,叶向高便让汪文言去联络各省评议会议员,约定时间进行决议。

    “阁老,这既是皇上吩咐你的差事,你为何不自己去做?以阁老的威望,岂不是比晚生这个无名之辈好得多?”由于叶向高曾做过内阁辅,汪文言便口口声声叫着阁老,可言语间,却为叶向高自己不肯亲自出面感到不解。

    “文言有所不知,老夫并不是矫情。而是老夫现在身为资政会资政,又如何去管你们评议会的事情?到是文言,不妨四下里多走动走动,若能在评议会里当个头目,岂不更好?”叶向高心中苦笑,皇上既然有意将资政会和评议会分开,便是不想让评议会的资政去干预评议会运作。

    毕竟,资政会不但有致仕老臣,还有勋贵宗藩,可谓身份尊贵。而评议会来源复杂,更是代表着各省民意。两者如联络在一起,怕是皇帝也要头痛。

    自己若是不识趣,硬生生的去干涉评议会运作,再让宗藩勋贵仿效了去,岂不是上失帝心,下拂民意?就怕自己的老骨头,也要受折腾。

    “评议会的头目?”汪文言有些不解,这评议会的议员都是各省选出来的,身份自然相当,又怎么会有头目出现?

    “但凡评议会做完决议,总要上奏皇上;而每次召开会议,也需要有人从中召集。”叶向高人老成精,又一直在琢磨着评议会,怎么会现不了其中的玄机,“上奏皇帝是美差,可开会召集却有点繁琐。各省议员都是些博学弘儒,德高望重之人。文言身为年轻人,就要多做些琐事才对。至于那什么头目不头目的,只是个为众人效力的借口罢了。”

    “晚生明白,能为众人效劳,正是晚生福分。”汪文言号称鼓上蚤,是最会见风使舵、机灵百变的人,尤其会不明白叶向高所说的深意。只要能获得大家认可,掌握了召集、代奏等权利,就能在评议会中领先他人半步,对东林党更是好处颇多。

    “明白就好,”叶向高微微颔,又道:“文言可先去联络南方各省议员,并将决议日期推迟到新晋议员入京。一旦南方各省达成了协议,敲定了会议日期,陕西等省也难以拒绝。”

    此时在京的评议会议员为每省八人,唯独福建为六人,这是因为叶向高、史继偕二人本是乾清宫资政,却被选入了粮食会议。在粮食会议转变成资政会和评议会后,福建就有了两个空闲名额。

    而按照评议会定制,除了每省固定八个名额外,各省还要按照人口赋税多寡来确定部分名额。南直隶、福建、广东等省都是富庶之地,能拿到的名额自然会多于陕西等省。因此,时间推得久了,等到各省议员全部入京,东南沿海各省就可以凭借自身的数量优势,将出海垦荒的议案轻易否决。

    “晚生明白,晚生这就去拜访各位同仁。”汪文言会意,忙起身告辞。

    “还要让议员们写信回去,督促各省加紧选举。”叶向高起身送客。

    ……

    ……

    九月十三,内阁行文各布政司、各都司,以前福建副总兵张嘉策收受贿赂,坐视国土沦丧而不上奏朝廷等罪名,将张嘉策并其家小流放奴儿干安置。以福建巡抚南居益等官员,虽事先不知,却也有渎职嫌疑。将南居益罚俸一年,其他官员酌情罚俸一年到三个月不等。

    又因福建官员知耻后勇,将士效力,一举收复台澎,全歼荷兰海寇。内阁也行文福建,令福建报功,由兵部酌情嘉赏。

    九月十四日,内阁廷寄,召福建总兵官俞咨皋入京觐见。

    见皇上确实没有严惩福建上下之意,叶向高才松了口气,写信回福建报了平安,并督促俞咨皋尽快进京。

    可过了没多久,九月二十日,突然间京城风起云涌,大大小小的邸报开始拿澎湖之战说事,揪着军队死伤惨重,开始夸大海患之危险,海防之重要。

    叶向高又惊又怒,却无计可施。

    明面上,执大明报房牛耳的两份报纸,《真理报》的背后股东是浙党领袖,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沈飗;《京华日报》的总编是前南京礼部侍郎,东林党大佬刘一燝的世交魏广徵。两份报纸也因此被称为是浙党和东林党的喉舌。

    可叶向高心中清楚,魏广徵虽多次在站在东林党立场上说话,可他并不是东林党人,和刘一燝的关系也并没有像表面上那样好。至于《京华日报》,也绝对不是东林党的喉舌。甚至还有传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