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便是只阿修罗。又胡思乱想了许多,见庞统睡的一直挺老实,他终于顶不住睡意,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醒来,周瑜现自己是最晚醒来的一个,房中的三人都已不见了身影。他打着哈欠揉着眼睛坐起身来,穿鞋下床伸了个懒腰,穿上外衣走出房门。
一推门,忽见门外剑光闪耀,却原来是徐庶正在晨起练剑,诸葛亮、庞统,还有司马徽、石韬几个都在一旁观看。他们几人各个都有佩剑,但真正有武艺傍身的,却还是只有徐庶一个。
周瑜知道徐庶是从小练武的,他今次也是第一次看见徐庶显露武艺,便也站在一旁仔细观看。但见场上徐庶奔走如飞,剑光霍霍,武艺、剑术着实不凡。他暗暗与自己比对了下,觉着徐庶与自己恐怕也不差仿佛。
他倒是从未透露过自己也会武艺,众人也从未遇到过他练剑,是以都不知他还是文武双全,便是徐庶也不知道。他倒不是有意瞒骗,只是觉着这也没什么好夸耀的,而且这些都是文人,在他们面前谈什么武艺。便是徐庶,现在也是以文为主,以文人标榜自己,不再继续他的侠客生涯。只是武艺也未曾放下,平时练练也可强身健体。
待徐庶练罢,众人都开口称赞了几句。周瑜也过去赞了一句,然后与众人见礼。洗漱之后,便与众人共用早膳。饭罢,就要一起拜辞庞德公各自回家。
拜辞之时,庞德公向周瑜道:“南华,我知你还善纡书,不知可否也为老朽留一幅字?”
书法上的本事,周瑜倒是向众人显露过。上次在司马徽的庄上宴饮,他还为司马徽的厅外题了一副楹联。联曰:“四海咸来不客,一堂相聚知音人。”司马徽还因此把他那座厅堂取作了“知音堂”。
周瑜当下也不推辞,便即应允。庞统为他铺纸,诸葛亮为他磨墨。
周瑜提笔想着要写什么,想了半晌,终于想定,蘸饱了墨,在纸上写下了“夜访鹿门山”五字。写罢稍顿又蘸了些墨,然后一气写道:“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他昨夜是骑马而来,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前四句不合,而且孟浩然是归,他却是第一次来,所以便只写了后四句,把诗名也改作了《夜访鹿门山》。
“好!好诗!好字!”
待他写罢,众人尽皆开口称赞。周瑜放下笔来,客气谦逊几句。
众人鉴赏了番,又继续辞别了庞德公,然后一起下山。乘船来的还是乘船归,骑马来的也仍是骑马回。不过下山时众人都是一起步行下山,周瑜等人也都牵马而行,陪同步行的司马徽与庞统几个。
黄承彦也是骑马而来,与周瑜几个一起骑马并行而回。路上周瑜与他说定,明日再去襄阳学宫报道任教。黄承彦只怕他不来,自是连番点头答应。
回到襄阳城近城门的一条大道上时,众人忽见前方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占满了道路,车马逶迤,旌旗敝天,旗上有“汉”等字样,最前方是一面最大的主旗,上书“大汉太仆赵”五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