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美周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九二章 横穿贺兰山
    ;兰山为南北走向。南北长五百里。东西宽度不等。窄膛余里,宽处则跨八十余里,高达千丈以上,是这一片地区最高的山脉。其山南段山势坦缓,北段则山势较高。东西两侧不对称,东侧以断层临,山体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河套平原;西侧则地势和缓,以坡度没入腾格里沙漠。

    在王通这经验丰富的向导领路下,众人自是从山势坦缓的南段进入,这里也是贺兰山的窄处。其北宽南窄、北高南低,如果北部是头的话,那贺兰山从天空上俯瞰而下望去,就形似一只头大尾小的斟斟;而如南部似头的话,则形似一把蓬松的马尾。

    贺兰山山间有多个东西走向的山谷,如贺兰口、苏裕口、黄旗口、马莲口、赤木口等,王通带领周瑜等人所走的乃是赤木口。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陡峭,但到赤木口时却徒然平缓下来,山口地势十分开阔。这里也是贺兰山北高南低的界点所在,自赤木口以北的山高,赤木口以南的山则坦缓。

    这条山口乃是从西侧穿越贺兰山进入河套地区的重要通道,在后来的宋朝时期,这片地区乃是西夏王朝的所在地,贺兰山更是作为西夏都城兴庆府的天然险阻屏障与西夏王陵的所在地。其王陵位于贺兰山东麓,便在赤木口的东北约四十余里。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便是把赤木口作为突破口,两方在此展开大战,最后蒙古军攻破关口,兵锋直指西夏都城,兵临兴庆府城下。

    明朝时期。这里是边关前线所在,为抵御蒙元残部数朝和瓦刺,明王朝特由青铜峡至贺兰山修筑了一段长城,并于赤木口修筑了坚固的关隘防御工事,与此段长城相连接。

    这所关城从东子西设三道关隘,因有三关,故此以后,赤木口便被别叫做了三关口。在华夏诸多名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这样几乎一直处于战争承领状态中。秦及汉初期,这里被匈奴所占据,乃是匈奴人与中原文明抗衡的一座基地。直至汉武帝时,卫青率军北上抗击匈奴,才第一次将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延伸到贺兰山地区。后来汉将匈奴逐出河套地区后,汉武帝于贺兰山东麓设立了廉县,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

    因贺兰山长久以来被匈奴所占据,后来的历朝历代中也先后被胡虏所据有,鲜卑、柔然、突厥、吐蕃、回讫、党项”几乎一直是处于异族手中,所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那首《满江红》中才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之句,以贺兰山代指异族胡虏的所在,表达了自己要驱逐胡虏的壮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这首词中并没特指他耸时对抗的女真与金国,而是以贺兰山代指,以胡虏和匈奴泛称,表示了他的志向并不仅在于抗击金国,驱逐女真,而是要驱逐所有侵犯国土的胡人异族。

    行走在贺兰山中,周瑜也难免不由自主地便想到了岳飞的这首词。犹记前世第一次知晓与听说贺兰山时,便是于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