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天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一章 暮鼓晨钟(4)解禁(2/2)
合起来也许会挥更大的作用。小陈子也知道如此大的事京城几十名探子居然没有现是相当大的工作失误所以朱植这么安排他也没有什么怨言。但朱植自己的宿卫仍然由小陈子掌管他也不算失宠。

    杨荣听到朱植跟他抱怨只觉得非常奇怪古时候谁都希望自己能在皇帝身边才有可能获得宠信但这位王爷却很特别现在刚刚平定叛乱是皇上面前当红的人物又掌握着京城军权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而且就藩的事皇上一点松口的意思都没说不定还希望朱植能替自己多把几天大门呢为什么朱植就偏偏不想亲近皇上反而想跑到那大老远冰天雪地的地方呢?

    杨荣道:“殿下目前您圣眷正浓正可在京城当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为什么偏偏此时着急离开呢?”

    朱植微微一笑道:“勉仁按照本朝议制藩王无特殊恩许一年之内必须就藩。虽然现在大家看着仿佛本王圣眷正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两个月前谁不是认为蓝玉圣眷正浓呢?所谓福兮祸之所倚本王真没觉得现在有什么好处。在父皇的羽翼之下我倒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反而不如辽东的辽阔江天大有可为。再者如果本王权势过重太孙一党难保不会猜忌本王。所以呆在京城就目前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勉仁可否理解?”

    杨荣是多聪明的人经朱植这么一点拨杨荣立刻醒悟过来他哈哈一笑向朱植拱手一揖道:“殿下明见千里荣不如也。”

    朱植嘿嘿一笑王府之中只有杨荣最容易沟通只要自己一想出什么主意他立刻可以理解并且能用最好的方法执行。其实谋士就是这样的作用反正我决策你想办法执行朱植觉得有了一个强的谋士在身边自己真是省事许多。他道:“行了别拍我马屁了快给我想想办法。”

    “这个嘛让我想想。”杨荣在房间里来回踱了两步突然“有办法了。殿下你看太子一党现在什么想法虽然我们不能知道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会希望权势如此之重的殿下留在京城。这一点正好利用……”朱植听着他的主意不禁嘿嘿一笑。所以说嘛只有朱植想不到的没有杨荣做不到的。

    三月十九御史赵程上本言代王、肃王、辽王三人封王已经一年有余按规制理应早已就藩。只是蓝逆作乱耽搁了日子现在蓝党已平京城秩序恢复井然三王应该尽快就藩以安天下。

    这一奏本虽然没有引起什么轩然大波但矛头直指目前甚得皇上恩宠的朱植。他掌握着禁军力量卫戍京城虽然不合规制但在蓝玉叛乱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关键就看朱元璋的态度。

    朱元璋却不着急显山露水只是将此奏本留中不。这样一来更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猜测。因为在京城之中关于朱植平叛功劳巨大朱元璋有心易储的谣传已经有抬头的迹像。

    朱植知道这正是杨荣的安排他也不客气立刻配合出招。先恭恭敬敬地上了一本:先是辞去上十二卫提督军事的职位然后表明虽然自己很想在父皇身边守护尽孝但蓝党已除玉宇澄清自己应该到辽东为国守边才是人臣本分。

    此奏本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片叫好之声。无论是太子党还是燕王党都巴不得朱植早日就藩另外那些两边不靠忠心国是的诤臣更为了朱植一句“尽孝者家事也尽忠者国是也自古忠孝难全植惟以鞠躬尽瘁保家卫国。”击节叫好在他们看来朱植居奇功而不傲时刻以国是为重不失“义王”本色。

    朱元璋有见及此心中更加乐开了花你们看看这才是我朱家的子孙居如此大功而不骄纵明大礼守规矩该干吗干吗不像那些外人有了点功劳就目无君父甚至犯上作乱。但他喜在心里嘴上却不露先是下诏挽留一番朱植当然回一个更谦虚的辞呈。

    朱元璋见样子做足了就下了一道圣旨命三位藩王在四月二十之前就藩启程还特地在圣旨中称朱植“忠义孝谨国之干城。”又恩旨拨二十万两银子的内帑给朱植在广宁建造王府此事交由郭英负责筹划。最后一项可是惟有朱植一人拥有的恩宠其他两王都以驻地已经建有王府为名没有拨款。

    朱植是乐呵呵看着这一幕幕虚伪的政治戏剧坐享其中名利双收的快感。自己达到了目的老朱给哄得格外开心各方面势力都可以把心放下。朱植不禁夸奖杨荣真他娘是天才啊居然能布置这样一个三赢的局面。

    ps:一个朋友写的新书有喜欢这个类别的朋友不妨去看看直通车在下面。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