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父子间的较量(二)
“如果事情仅仅是这样容易,只怕前人早已解决了,哪里轮得到你!”秦重对他的说法极为不屑。
“我也知道,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但总要做过,才知道效果。当然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一直在想,几千年来,为何那些少数民族始终不能与黄族实现完全融合?军事进攻没有真正地征服过他们,阴谋诡计也没有长期地蒙蔽他们,安抚威压也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看来,这些手段都不能作为主要的手段。后来我在一个前人所写的书中看到这样一个结论:中原大地之所以能够数度分裂又重新聚合到一起,在于文化的相通,这种相通使得中原大地不可能长期的分裂下去,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左右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温和的文明去影响周边的地区和民族,即输出我们的文明,当他们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仰差别不大的时候,他们也就不可能脱离我们或者不可能长期地脱离我们。”秦思远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侃侃而谈。
秦重虽然饱诗书,经文满腹,但从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种融合少数民族的方式,听起来颇有新意,也颇有道理,他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秦思远继续说道:“文明是一种很难以显现出来的隐含的东西,我们首先要把它具体化,然后才能输送出去。我们可以将酒楼饭店开到少数民族那里去;可以将我们的布匹、服装卖到少数民族那里去;可以将我们的歌舞妓院赌场也开到少数民族那里去。反正能代表中土的那些酒、瓷器、茶叶、丝绸全部要大量的流入少数民族地区,要让他们的百姓能够使用我们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贵族。总之,要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现在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但在若干年前,我们都是同种同宗,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都可以享用同样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差不多了,他们也就与我们真正融合了,不会再坚决反对我们了。”
秦重沉默了半晌,说道:“就算是你这种族平等的政策能够说得过去,那么阶层平等呢?几千年来,阶层分化制度已经成为立国的基石,也深入了民心,可以说没有阶层分化制度,也就不会有帝国的存在,你现在要将这个制度推翻,也就是要推翻帝国,这不是犯上作乱吗?莫说那些贵族士绅不答应,就是为父也不会同意。”
秦思远说道:“阶层分化制度有它产生的历史根源,在很长的时期内,也对帝国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制度的弊病也暴露了出来。父亲你想想,帝国为什么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为什么会战乱四起,流民造反不断?最关键的原因是这种制度已经腐朽,它所造成的后果是:贵族世家穷奢极欲,任意欺压剥削平民百姓;官员衙役贪污腐化,大量敛财不说,还经常与贵族相互勾结,欺压平民。而平民百姓呢?则饱受剥削和压迫,不堪重负,或饥寒交迫,生活难以为继;或背井离乡,千里流浪;或卖儿卖女,以求一时之温饱,正如古人所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社会各行各业极度萧条,大量的田地荒芜,国库也非常空虚,如此下去,即便是不爆发战争,帝国还能支持多久?何况平民百姓的忍耐力总是有限的,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蜀州的前流民军是如此,齐州的流民军也是如此。皇帝陛下就是想保住他的宝座,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不可能吧?”
“那也未必是制度的问题。”秦重冷哼了一声,“少数官员贪污腐化,那是有的,但未必就是阶层等级制度造成的,历史上就是最兴盛的朝代,也存在官员**的问题。至于流民军造反,还不是一些人想做皇帝?自古以来,皇帝受命于天,岂是人想做就能做的?怎么治理天下,那也是天神的意思,岂容其他人说三道四?更不容那些下等贱民犯上作乱了。”
“父亲的这话我并不赞同。”秦思远极力反驳,“古人曾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是要当皇帝还是当平民。父亲说皇帝受命于天,可你见过天神吗?世上又有谁见过天神?那只不过是统治者用以蒙蔽被统治者的手段罢了。真要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人们是不会相信这种说法的。退一万步说,即便是皇帝受命于天吧,古人也说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