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41-45章
    第四十一章刺激(七)

    跟随年轻汉子前来的十几名卫兵轰然应了一声,蜂拥而上,向韩雨嫣围攻过来。他们都是年轻汉子的亲卫,是军中的精锐,早就想上前帮忙,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将军的命令,此时见将军开了口,那还不奋勇向前?

    局势顿时大变,这些卫兵虽然一个个武功不高,却久经沙场,悍不畏死,最关键的是他们懂得用军阵之术来对付韩雨嫣,章法分明,进退有序。韩雨嫣武功虽高,却一时半会拿他们没有办法。

    而那边的和田稚子则立即陷入了危机当中。她最擅长的是伏击、暗杀之术,像这种面对面的交锋,本非她所长,先前之所以轻易当面杀了吴寿生,是因为对方本身的武功远在年轻汉子之下,又在和女人的交合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而现在就不同了,失去了韩雨嫣对敌人的牵制后,在对方高绝的功力下,自己的隐身之术根本没有机会使用,而面对面的作战,自己绝不是对方的对手。

    不到片刻,和田天稚子已在对方的强大刀劲下受了些许内伤,身法变得更加迟缓起来。韩雨嫣虽然有心相助,却被那些卫兵不要命的缠着,一时难以脱身。

    再过得片刻,和田稚子身上的紧身衣也被对方强大的刀气割开了数个口子,露出雪玉一般的肌肤,在火把的映照下耀眼生花。年轻汉子却丝毫不受影响,仍是一刀重过一刀,将她牢牢困在一丈之内。当他将“奔雷”刀使到第三遍时,和田稚子的身子已是摇摇欲坠。年轻汉子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募地大喝一声,宛如空中落下一个惊雷,就在和田稚子的身子一个剧烈的震动时,他手中的大刀猛然上扬,向着和田稚子当头劈落。

    韩雨嫣花容失色,再也顾不得自己受伤,一剑斩断身前的几件兵器,强行破围而去,竟置身后追击的兵器于不顾!可她刚刚破出重围,年轻汉子的大刀已离和田稚子的头顶不足三寸,她是无论如何也救援不及了,一颗心开始向无尽的深渊沉沦。

    就在这时,一柄精致的小钢斧从暗夜中飞了出来,刚开始时还无声无息,等到了和田稚子的头顶处才啸声大作,比年轻汉子的九环钢刀的声音还要大。等众人发现斧子时,它已准确地撞在了九环钢刀的侧面。轰地一声金铁交鸣中,年轻汉子手中的九环钢刀被远远撞在一边,而那柄小斧则空中打了一个旋,飞回到刚刚现身的一个不足五尺高的矮人手中。

    韩雨嫣心中一喜,知道是秦思远救援来了,有他在,敌人再也不可能将自己等拦截住。不过她随后就感觉到背心一痛,原来是一个卫兵的长枪刺中了她。

    韩雨嫣轻哼一声,身子加速前冲,却在同时反手抓住那杆长枪,将那名偷袭他的卫兵连人带枪扯了过来,紧接着一剑插进他的胸腹,当对方从空中跌落时,她忍不住吐了一口。毕竟是第一次杀人,她有些难受。

    而那边的秦思远一到场中就身形不停,双斧连环出击,宛如奔雷闪电一般向年轻汉子攻击,汉子一时不防,被他攻了个手忙脚乱。稍微恢复过来的和田稚子也加入了战圈,身子忽隐忽现,武士刀招招致命,对年轻汉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痛打落水狗是她的一向原则,此时有秦思远在身边,自己一点也不用担心对方还击,那还不全力刺杀?

    秦思远的武功本就在年轻汉子之上,又有和田稚子相助,年轻汉子如何是他们的对手?数招过后,年轻汉子反应不及,被秦思远在左肋上削了一斧,而和田稚子也趁他身子滞缓的瞬间在他的右肩上砍了一刀。

    年轻汉子发出一声痛哼,身子踉跄后退,和田稚子还待上前攻击,外面已传来呐喊声,显然是城主府的打斗惊动了军队,赶来救援了。秦思远喊了一声“走”,一拉和田稚子,向韩雨嫣那边冲了过去,三人会合在一起,迅速杀破卫兵的阵形,一溜烟似的奔黑暗中去了。直到这时,年轻汉子才一跤跌在地上,不住地喘息,显然刚才的一斧一刀令他伤得不轻。

    三人一路高蹿低伏,避开沿途的军队,沿来时的路线潜出了城,到得城外才知道墨战等人还在等着他们。秦思远不禁对他更是欣赏,这人在危险之时还不丢弃朋友,义气可嘉,值得交往。

    会合了的众人连忙向山中撤退,一路上倒是没有什么阻碍,天亮之时,他们已经回到了山中,等墨育强遣人请秦思远等人用早餐时,秦思远他们已经收拾妥当,好似整遐地走出了所住的山洞。

    此后一连数天,秦思远带着墨战等洞越战士袭击了苍夷山北麓下的数个城镇,杀死吴州的官员将士无数,一时之间,吴州南部边缘一带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啪!”一掌将写满情报的纸拍在案几上,孙宣剑眉倒竖,怒容满面,几上的那只茶杯跳了几下,终于没能站稳,翻倒在几面上,洒出的茶水将情报纸打湿,上面的字迹瞬间模糊一片。

    大厅两旁站立的吴州军将领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也不敢出。总督大人平常还算和蔼,可一旦发起脾气来,就如同一只怒狮一样,要择人而噬,此时若去惹他,简直是自逃苦吃。

    这个大厅是浔阳城的郡守府议事厅,厅内站满了吴州第三、四军团和水军师团的大小将领,今天的会议原本是讨论如何向湖州进攻,却因为这封情报,让会议的主题变了调。

    自李文昭率领的光明军夺回了湖州东部的两个重镇灵泉、皇石二城并消灭了吴州军近十万人后,吴州军的士气大受打击,吴州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的余部和水军师团相继退到了德州和吴州境内。孙宣在得知自己的部队大败后,亲自带着吴州第三、四军团赶到浔阳城,并命水军师团返回前线,在让第一、二军团修养补充的同时,也极力准备第三次进攻湖州。

    “你们说说,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孙宣威凌的目光在众将的身上扫了一眼,声音低沉地问道。

    众将你望我,我望你,都不说话,他们知道总督大人心里的怒火极旺,若是自己的话不合他的胃口,恐怕要招致无妄之灾。

    “你们平时一个个像了不得似的,在这个关键时刻怎么都成了哑巴?难道你们的大米饭都是白吃了的妈?”孙宣见手下的将领都不发言,不禁怒火更旺,声调也提高了不少。

    第三军团长左良玉是跟随了孙宣多年的将领,在座诸将中他的资历最深,此时见众人都不发话,只得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大人,洞越人不讲信用,率先挑起战火,实属可恶,尤其是他们重伤了二公子,如果不给他们一点教训,恐怕他们不知道我吴州军的厉害,以后会闹出更大的乱子。再说现在秋收在即,大量的粮食等待收割,如果洞越人频频对我方实施偷袭,只怕吴州南边的农户连粮食都不敢收割了,而粮食一旦收不上来,这西边的仗也没法打了。因此末将以为我们对湖州光明军可以忍耐一段时间,先集中精力将洞越人解决了再说。”

    他知道孙崇扬的重伤让总督大人极为心痛恼火,对洞越人也恨之入骨,急欲报复,因为孙崇扬是总督大人最喜欢的儿子。但如果是因为替儿子报仇而退兵,只怕将士们难以心服,军心士气必会大受影响,因此在反复斟酌以后他说出了上面的一番话,将总督大人的想法用自己的观点表露了出来。

    孙宣确实有先向洞越人用兵的意思,不过他的想法并没有左良玉想的那么简单,在他看来,对洞越人用兵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洞越人撕毁协议令自己的威信大受影响,若是不对他们实施报复,只怕其他的少数民族也会有样学样,尤其是越京国,听说近来有些异常,很可能会步洞越人的后尘;二是洞越人对吴州南边一带的袭击,使得相当多的城镇官府机构陷入了瘫痪,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局面,那一带的秋收确实难以很好的完成;三是为孙崇扬报仇。孙崇扬是他最宠爱的八夫人的儿子,能文能武,一向也深得他的喜爱,为了这个他最喜爱的儿子,报复洞越人也是应该的,何况若是不采取行动,只怕那八夫人对他要有满腹怨言。

    见总督大人听了左良玉的一番话后,脸色变得好看了些,众将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第三军团第二师团长陈贻先鼓掌说道:“末将赞同左军团长的意见,那洞越人确实太可恶,自总督大人上任以来,他们就没少干抢劫、偷袭我吴州军民的事情,虽然最近两年他们老实了一段时间,但这个卑贱的民族始终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将他们灭绝,我们的后方总是不得安定。”

    第九卷外交第四十二章动怒

    第四十二章动怒

    他的话音一落,众将纷纷表示支持,一时之间,大厅里充斥着对洞越族的声讨之音。

    孙宣将目光转到一直没有表态的第四军团长申公烈身上,问道:“申将军为何不说话?你对此又是什么看法?”

    申公烈原是德州的将领,在孙宣攻克浔阳后归附了他,虽然孙宣看重他的能力,让他做了第四军团军团长,但对这个外来将领一下子爬到这么高的位子上,其他的吴州将领们是有些抵触情绪的,因此申公烈一向是谨小慎微。此时见孙宣发问,他犹豫了片刻,在对方的一再催促声中咬牙说道:“属下本来不想说什么,但大人既然非要属下说,那属下就只好直言了。属下并不赞同对洞越人大举用兵的意见,洞越人虽然可恶,但相比光明军来说毕竟是疥癣小疾,他们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大规模的对其用兵似乎并没有必要。而光明军就不一样了,拖的时间越长,对方的实力就会越强,以后打起来也就越困难。而且我们前次在湖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败,如果不打几场胜仗,恐怕军心士气会大受打击。何况我们已经做好了对湖州用兵的准备,此时退兵,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属下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向西攻击。”

    孙宣皱了皱眉,像脸上微微露出一丝不悦的神色,问道:“如果洞越人继续对吴州南部进行袭击,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该怎么办?”

    申公烈似乎早有准备,毫不犹豫地说道:“黎水河及馨江流域虽然盛产粮食,但相对吴州广大的地域来说,该地粮食的产量毕竟有限,粮食的得失也不会对我方造成太大的影响。洞越人是天生的战士,个人战力强大,但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战略战术欠缺,在丛林作战或小规模的偷袭可以,大规模的作战根本就不行。前一段时间苍夷城一带遭到对方偷袭,主要是我方没有准备造成的,只要我们在苍夷山附近将兵力合理分布,加强戒备,及时搞好情报传递,并组织数支由武功高手组成的小股精锐部队进行反偷袭甚至潜入山中进行猎杀,就一定能够遏止住对方的偷袭行动。”

    孙宣听他说得有理,脸上不豫的神色渐渐消失,原本一颗坚定的心也变得活络起来。这申公烈虽然是一名投诚的将领,但一向见解独特,带兵打仗很有一套,自己的部下中像他这样有本事的还不多,他的意见不能不考虑。

    左良玉见总督大人似乎有接受申公烈意见的意思,连忙与自己手下的几名师团长交换了一下眼色,说道:“大人,申将军的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末将以为还是应该先将洞越人的问题解决了才是上策。如果我们对洞越人的挑衅行为置之不理,他们定会得寸进尺,进一步扩大偷袭的范围,那时我们的后方就会陷入无穷尽的麻烦当中。而且根据苍夷城传来的情报,此次偷袭苍夷城的虽然是以洞越人为主,但其中有两个女子不似洞越人,有一个女子甚至使用的是忍者的刀法,说明洞越人很可能与小日人勾结上了,如果真是这样,洞越人对我们的威胁就绝对不可小看。”

    孙宣在占领德州以后,收服了一些原德州将领,其中职务最高的就是申公烈。虽然申公烈已将自己当成了孙氏集团的一员,并没有搞派系之争的意思,但由于他甚得孙宣的器重,那些原德州将领在自觉不自觉之间就把他当作了外来将领的领头人,而以左良玉为首的原吴州派将领也在自觉不自觉间与划清了界限。现在左良玉极力劝说总督大人采纳自己的意见,其实也有打压以申公烈为首的外来势力的意思在内。

    左良玉的话刚说完,陈贻先立即接着说道:“是啊,我看那洞越人不仅与小日人有了勾结,恐怕与越京国也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情报中不是说其中一个女子的剑法内功像是听潮阁的武功吗?大家应该知道,越京国的含香公主就是听潮阁的传人。”

    以孙宣的精明,他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这些老部下对自己重用申公烈有些不满,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打压对方,不过他不是很在意,军中有些派系对自己掌控军队更有好处,只要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是太大就行。而现在左良玉等将领的说法就有争风的意思在,不过他们说的虽然是猜测之词,事实倒是大有存在的可能,这引起了孙宣的重视。

    孙宣从案几上的文案中将前天的那封情报拿了出来,细细了一遍。正如左良玉、陈贻先所说,情报中确实提到过两个女子的武功来历,是他的二儿子孙崇扬亲自认定的,应该不会错。如此说来,左良玉、陈贻先猜测洞越人与小日人及越京国勾结的事不是没有道理。

    将手中的情报放下,孙宣的身子往后一靠,闭目思考了起来,下面将领的争论声仿佛自遥远的地方传来,已经不能影响他的思绪。究竟该怎么办呢?两派的观点虽然都有道理,但也不排除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自己作为最高首领,必须统筹全局,作出最有利的选择。光明军近一年来在湖州发展非常快,尤其是他们的政策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后,境内的局势完全稳定了下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可不是好事,如果再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将变得更加强大,以后进攻湖州就很困难了。而洞越人突然向吴州发难,表面看起来是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但往深里一想,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尤其是将他们和小日人、越京人联系在一起,问题就更严重了,不给他们一个沉痛的教训,或许他们真会和小日人、越京人结盟,那样以来,自己的后方就永无宁日了,而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自己向中原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报……丽水郡密报。”就在孙宣犹豫不定的时候,一名通信兵匆匆走了进来,手里举着一个信筒,高声呼叫。

    孙宣一下子睁开眼,坐直了身子:“呈上来。”

    一名亲兵连忙上前从通信兵手中接过信筒,双手呈到孙宣的跟前。孙宣检查了信筒的封签,见没有异样,将信筒打开,从里面抽出一个纸卷,缓缓展开。当一行醒目的字迹落入他的眼中时,他立即变了脸色,一掌将纸张怕在几面上,铁青着脸喊道:“命令,第三军团留守浔阳,继续做好进攻湖州的准备,第四军团立即拔营,目标苍夷城!”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道总督大人为何在看了这封情报后瞬间就作出了决定,那封情报上究竟写的是什么东西?

    千里之外的苍夷山中,秦思远完全没有想到他无意中的一次行动令孙宣如此怒火勃发,他正对着一个年轻的女子出神。

    这个女子十七八岁的样子,粉面桃腮,樱唇贝齿,一双杏眼略微有些红肿,但丝毫不减她的惊人美丽,反而更添加了一份楚楚动人的风韵。她一个人正坐在大石上,背靠一棵大树,螓首微垂,美目轻合,双手抱膝,小巧的下巴撑在支起的双膝之上。那张清丽的粉脸上泪痕隐现,单薄的娇躯在晨风中显得如此柔弱无助。

    秦思远发现女子的神情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让他的心中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怜惜之情,这股怜惜之情即便是他在面对梦柔时也未曾有过,他走过去将外衣轻轻披在她身上,柔声问道:“你在想念家人吗?”

    女子长长的睫毛扇动,慢慢睁开清澈的大眼睛,发现秦思远的脸就在自己的眼前,不禁娇靥一红,娇躯略微缩了一下。

    秦思远看到她的眼中隐现红丝,不由又怜又爱地问道:“昨夜一直没睡吗?”

    女子微微点头,一双明眸随着秦思远,看着他在自己的身边坐下,玉脸变得红红的,有如天边的朝霞,使得娇靥益增艳丽。

    编贝玉齿轻咬了一下樱唇,女子低低地说道:“你们这样吵,叫人如何能入睡?”

    秦思远尴尬的一笑,饶得他是脸皮甚厚,在如此清丽脱俗的少女面前也不禁老脸微红。昨天他回到山上后,发现这个女子正安静地坐在他的洞内,胜利的喜悦令他豪兴大发,大半个晚上几乎都在与唐依、和田稚子欢好,苏小娇和韩雨嫣已经习惯了他的“淫行”,抵抗力较强,而这个女子则是第一次经历,自然是大受干扰。

    对于不好继续的话题,秦思远一向是采取回避的办法,这是他应付女人的绝招,因此他连忙将话题转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子犹豫了一下,见秦思远烁烁发光的双眼契而不舍地盯着自己,脸色微微一红,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道:“我叫风飘絮。”

    第九卷外交第四十三章风飘絮

    第四十三章风飘絮

    秦思远敏锐的双耳还是捕捉到了她的声音,喃喃自语:“飘絮……飘絮,飘絮也该有一个落足的地方!”

    风飘絮的大眼中期翼的神采一闪而隐,慢慢低下头去,轻轻叹了一口气。

    秦思远似乎注意到了她的反应,问道:“你怎么会在那只运粮的船队中?”

    风飘絮好半天才观抬起头来,说道:“我是一名歌女,一直随着歌舞团到处演唱,五天前,突然有一支军队袭击了我们的歌舞团,他们也没怎么伤害歌舞团的人,只是将我掠了去关了起来,三天前,又有人将我送到了船上,我也不知道他们要将我送到哪里,只是隐隐约约听说好象是让我去见什么总督大人。”

    秦思远顿时什么都明白了,一定是这个女子的美名早已传到了孙宣的耳中,他命人将她弄到自己那里去。孙宣的好色是出了名的,前一阵子他被刺杀,就是因为当年他强迫了一个女子,那个女子隐名埋姓了多年的弟弟实施了报复。秦思远不由心中暗笑,那孙宣倒和自己是“同一路人”,只是他喜欢用强迫的手段,而自己更喜欢让女人心甘情愿地投怀送抱。

    “你知道么?那个你要见的总督叫孙宣,是吴州的总督,那些袭击你们歌舞团的军队一定也是吴州的军队,想必你的美貌早已传到他的耳中,甚至他已经见过了你的画像,所以才着人将你抢了去,这是他一向惯用的手段,只是没想到我带人袭击他的运粮船队时正好将你救了出来。”想通了其中过节的秦思远用有些讨好的语气说道。

    “他何必用那么霸道的手段,以他的权力地位,只要他一声令下,歌舞团还不是得乖乖地将我送给他?”风飘絮对他的话有些无动于衷。

    秦思远有些诧异地望着她,问道:“你难道愿意去侍侯他么?难道不愿意被我救出来?”

    “去侍侯他又怎么样?被你救出来又怎么样?谁会在意我的命运?”风飘絮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显得特别柔弱无助,令秦思远心中的怜惜之情更是大增。

    “当然不一样,我会非常在意你的命运!”秦思远信誓旦旦的话语脱口而出,“你难道没有发现跟在我身边的女子特别快乐吗?只要你愿意,你也会和她们一样快乐。当然,你若是不愿意,我会给你找一个合适的人家,让你过一辈子安定、舒适的日子。”

    老实说,风飘絮的美丽对秦思远有非常大的诱惑力,尤其是她那一幅柔弱无助的样子,令秦思远的抗拒力几乎等于零,很想立即将她搂在怀里轻怜蜜爱,细心呵护。不过,对方认命的语气让他下意识的挂上了一副大义凛然的面具,不自觉地说出了让她自己选择的话,其实这话一出口他就非常后悔,生怕对方会选择后者。

    好在风飘絮并没有立即作出选择的意思,她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地方,神情有些恍惚地说道:“这世上真有地方能让人过上一辈子安定、舒适的日子么?”

    秦思远正色道:“当然,帝国之大,远非你所能想象,虽然如今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很多地方都不太平,但有些地方还是很安定的,很适合人过日子。”

    风飘絮举手理了理鬓边被风吹乱的头发,姿态之优美无以加复,就在秦思远暗自惊叹中,她呐呐说道:“即便世上有安定的地方,也未必能让我安定下来,吴州不就是很安定富庶的地方么?可总督大人的一声令下又给我带来了什么?”

    秦思远摇头道:“孙宣之所以让人将你抢了去,是因为看上了你的美貌,说实话,你长得实在是太美了。不过,世上之人并不都像他一样好色,即便是好色之人,也未必会像他一样采取强迫手段,所以你也不必因为他的行为就将世上所有的男人都看得坏了,也没有必要对生活失去信心。”

    风飘絮转过头来,目光凝注到秦思远的脸上,问道:“我看你身边的几个女子都是世间的绝色,连我也自愧不如,你是不是也是一个好色之人?”

    秦思远想不到她会问得如此直接,顿时大感尴尬,用手挠了挠头,嘿嘿笑道:“这一点你倒是说对了,我确实很好色,不过我决不会使用强迫手段,我身边的女人都是心甘情愿跟随我的。另外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你的美貌绝不在她们之下。”说到最后,秦思远的神情严肃起来,双眼直直地望着风飘絮的俏脸。

    风飘絮慢慢低下头去:“如果……如果……我……”她的粉脸突然涨得通红,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