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兵他们吃了个大败仗一路败逃下来溃不成军。
“大人莫急!您先行退到后方休息莫将率领火枪骑兵营掩护四营撤退阻击匪寇的攻势请大人放心。”刘铭祺信心十足地安慰道。
“好刘千总这次就看你火枪营的啦!”王总兵振了振精神道。
“托大人的福我火枪营定能让这群草头小匪命丧此处有来无回。”说完刘铭祺转身命道:“小宝护送总兵大人撤离到安全地界休息。还有把我马袋里的那瓶好酒带上给大人压压惊。”人在为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信心和关心这一点刘铭祺自暗其道即便是生死危急关头也不忘把总兵大人的马屁拍的啪啪响让心灰意冷的王总兵又重新点燃了生的希望心里更是对刘铭祺赞赏尤佳。
刘铭祺命小宝送走王总兵后没一会儿大批丢盔卸甲的将士们败退撤逃而过二万多的人马已然少了半数可想而知这一仗的惨烈程度有多让人胆寒。只不过短短数日匪寇们便连胜两战清朝大军元气大伤。
待四营的人马相继回撤过后紧跟其后的是张牙舞爪的匪寇们挥舞着大刀长矛穷杀而至喊杀声震天。
说明白点他们已经不是那些靠抢夺财物骚扰百姓占山为王过着强盗生涯的绿林匪寇了。现如今凭借他们锋利的武器充足的粮饷加上罗刹人的火力支持做后盾俨然是一支经过特别训练特别组织的造反起义军的规模。各个兵种相对来说配备齐全进攻队形有条不紊布局严密攻中有守守中藏攻。猜得不错必有懂战略懂军事的能人在幕后指挥才使得这群乌合之众的匪寇们战法灵活兵种间配合十分周密。
刘铭祺只简单的用眼睛一扫便心知肚明。在这冷兵器时代匪寇们的进攻中主要以步兵为主两旁侧翼以弓箭兵为辅按理讲队伍里面应该掺和着一至二个火枪营在其中却未见其身影想必是匪寇一时气焰嚣张觉得对付像大清朝这样的孬兵孬将根本不需要用上精锐之营便也能打他个落花流水杀猪焉用牛刀乎。对不起说错了是杀鸡焉用牛刀才对。
沉着一口气的刘铭祺脸上挂着冷冷地笑心中暗道:“算你们走运一路杀来如洪水泛滥一而不可收拾。不过今遇到后世而来的聪明绝顶文武双全风流倜傥用兵如神的刘铭祺可就要你们触触霉头啦!”
话归正转就在匪寇们进入火枪营一百米有效射程之内后“开火!”随着刘铭祺一声大喝一百支火枪骤然同时齐鸣无数颗弹珠迎面飞向了冲在最前面的匪寇他们应声倒地跟割麦子似的齐刷刷地倒了一排相隔几秒的空当另一百支火枪也轰然有序地再次响起两百只火枪交替射击装药装弹忙而不乱稳扎稳打。
匪寇们一排接着一排的应声倒地远远地传来了哭爹喊娘的哀嚎之音。虽然只经过了短短的三日培训便能挥出今日的射杀水平让在一旁指挥若定的刘铭祺的心里欣然不已。
匪寇们的两翼弓箭手开始了疯狂的还击遗憾的是弓箭的射程仅仅只有六七十米的距离完全不能对火枪营的兵卒造成威胁和伤害所射过来的弓箭软弱无力地掉落在火枪营士兵的脚下等于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这种近距离的短兵相搏就算是匪寇们调集来八门大炮也奈何不了他们更何况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单靠两百支火枪要想压制住匪寇上万人的追击显然是力不从心匪寇们很快意识到他们已经受到了埋伏拦截此次出其不意的伏击已然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怎么会想到整日在康襄城歌舞升平的大清朝边防军会配备一支火力强大的火枪营因此错估了战场上的不确定因素。
慌乱中的匪寇们纷纷架起厚重的生铁盾牌以此来抵挡雨点般飞袭而来的弹珠追击的脚步依然快地向前扑进。
九十米、八十米、七十米、六十米刘铭祺望着匪寇们循序渐进地冲来脸色也不由得紧张了起来黄豆般大小的铁珠根本无法穿透匪寇坚实的铁盾再冲上来十米那几百名匪寇的弓箭手可就要有威的机会了。
刘铭祺心里清楚地知道这种以卵击石的阻击稍有不慎后果便是死路一条他可不想当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豪杰。他知道生命是宝贵的失不复得四百多个兄弟跟着自己卖命可不能让自己给遭尽了。
想到此刘铭祺突然大喝一声:“火枪营的兄弟们上马撤退。”话毕火枪骑兵营的士兵们以丛林为掩护解开矮树下的拴马绳纷纷跃身上马两腿一较劲转眼间消失在丛林深处。
匪寇们被这一出其不意的迎头痛击打得七零八落恨得牙根直痒痒在匪头的指挥下继续疯狂地向前追赶不甘心让半路杀出来的火枪营打乱了歼灭清军的全盘计划。
匪寇们刚追出二三百米的地方突然从前方又传来一阵枪响几十名匪寇再次中招纷纷倒地。匪寇们猛然恍悟过来原来又中了清兵火枪营的埋伏再次在慌乱中高举铁盾冲杀枪声渐停只是远远地传来快离去的马蹄声。
匪寇们一时泛起了糊涂难道大清朝有两个火枪营不成神出鬼没的躲在暗处屡次伏击?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少奸巨猾的刘铭祺采用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略战术完全将匪寇们主动追击的优势变成了被动挨打的劣势。
就这样反复几次彻底地打熄了匪寇们乘胜追击的嚣张气焰灰溜溜地夹着尾巴退回了山林深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