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撤不下来了。
很快依靠人数优势冲上残缺的明军阵地的日军跟阵地上残余的明军开始了接触战,明军阵地上最后能活着撤回到二线阵地的只有二十几个人。
很快日军的第二波登陆部队也赶到了,在前面日军部队的接应下一部分重机枪和掷弹筒迫击炮等重火力被日军运到了岸上。
明军的二线阵地部署在地势挺拔的岩石山坡上,使用爆破技术开出的浅坑道直接对着日军登陆部队所在的海滩。只是由于距离有些远而难以为第一线的阵地提供更多的支援。7师师属炮兵团拥有16门重炮和24门榴弹炮。这些炮火被分散着部署在山顶的和反斜面的树林中,由前面的炮兵观察所负责提供射击诸元数据。由于遭受到日军舰炮的压制而损失了几门火炮。剩下的火炮在观察哨报回数据值后开始向日军登陆部队所在的方位开火,日军的舰炮也开始还击。双方部队阵地都笼罩在炮火硝烟之中。
由于明军的防御部队对这一带的地形和方位十分熟悉而且工事的防御性能良好,日军的炮火对他们几乎没什么影响。而日军的登陆部队却是处在没遮没拦的空旷地带。
被明军的火力死死压制在原来明军的一线残破阵地上的日军两个联队的官兵们尽管在极为被动的状态下但仍然使用各种火力与明军展开对射。
看到前面的部队登陆成功之后,香月司令官给后面早已准备好的部队下达命令立刻出。
当日军连续几轮的登陆成功之后,第56师团大部分部队都已经上了岸。尽管还无法在明军炮火和明军空军打击下建立码头把重装备都运上去,但是已经过一万八千人的日军部队终于上到了陆地上。
日军在荣成登陆成功之后明军派出了大批空军战机在海岸线附近对日军登陆部队展开袭击轰炸,日军费尽力气修建的简易码头不断被明军的轰炸机炸毁,无奈之下只能窝在山脚下的日军登陆部队向明军的山头阵地开始了地面进攻。
在损失了差不多一个联队还要多一些的部队之后炸毁了大部分位于山腰的明军坑道。在日军轮番打击压力之下明军部队被迫开始后撤。在3月29日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日军的登陆场码头才得以建成。很快日军在得到了在码头上卸载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重炮之后,大批的日军重火力开始威。明军第7师的部队在接到指挥部命令之后开始慢慢后撤。
当天夜晚日军占领已经空无一人的荣成县城。随后以56师团一部前出,连夜向文登开进。
第4旅团的两个大队在乳山以东的徐家一带抢滩登陆并在较为平缓的海岸上开辟一块登陆场。随后日军陆军第21师团一部在这一带上岸并在一部分日军空军的支援下向莱阳和青岛两个方向派出部队。
虽然在明军各部的阻击下日军部队进展缓慢,但是登陆场的建立使得越来越多的日军部队尤其是各种重火力和运载卡车上岸。日军的机动能力和火力密度迅加大,终于在31日下午占领莱西和海阳。从胶州湾北面威胁青岛。
作为山东最大的港口,码头设施完善的青岛无疑是日军最想占领的地方。负责坚守青岛的明军部队是明军第13集团军的两个整编师和山东地方部队的几个警备团。
由于青岛的特殊地势,负责指挥青岛作战的明军指挥官采取了守青岛而不守青岛城的战术部署。依托崂山以北地区的山势修建了大量的阵地和巨炮炮台以及防空阵地。
在明军山东空军部队的配合下,牢牢控制了制空权。29日日军开始进攻后在青岛城外的岸防炮台之后,明军指挥部下令城内的部队向浮山阵地后撤。浮山以及更被的北岭山等高地上都修建有大量防御工事和炮台,这些工事炮台大部分是满清统治时期由德国人在这里修建的。但是由于北岭山距离崂山主阵地太远而且四周均为较为平坦的地方,属于一座孤山。因此明军放弃了北岭山阵地并炸毁了山上的工事和炮台。
守卫孤山的是明军第第51师3团和4团的两个营以及拥有14门15omm榴弹炮和2门2o3mm51倍口径比巨炮。这是产自德国克虏伯军火公司的岸防炮。这种射程可以达到将近3万米的巨炮威力巨大,守卫青岛的明军部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这重达几十吨的两门巨炮安装在浮山山顶的炮台上。炮塔操纵部分加盖了钢板焊接成的穹拱形护板。因此尽管明军放弃了在青岛市区的防御,但是浮山炮台和崂山炮群相互呼应,完全可以居高临下把炮弹打到青岛市内乃至沿海范围内的任何一个位置上。
29日下午在基本摧毁青岛海岸上的明军岸防炮炮台之后,日军海军陆战队第3旅的一个联队开始在舰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实施登陆。日军的登陆舰队由南向北向青岛湾和汇泉湾一带平缓的海滩冲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