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百零五章 借兵(2/2)
微微侧头。

    “八九不离十,”汪三郎道:“去年春夏气候还好,可是入秋之后,霜降得太早,冬天更是冷得离谱。”

    “咱们这边吃得都已粮食为主,影响不大,但突厥和契丹就不行了。”

    “天冷得太早,他们根本没备够牛羊吃得草料。”

    “牲畜冷得厉害,又没有足够的吃食,冻死了不少。”

    “所以,契丹人才会在大年下的跑去攻城。”

    柳福儿眉目凛然。

    如此,也就解释得通了。

    想到此,柳福儿幽幽叹气。

    这些年,全四四处派送探子,但也只是在徐家刘家等地。

    至于北边,因着他们与梁家和她的关系,全四半个人也没送来。

    这就导致她对北地情况的陌生。

    汪三郎哪里能看她这样。

    在心里盘算半晌,又算算自家兵力,他沉吟了下,道:“最多我只能出八千人,多了我是真不成。”

    “够了,”汪三郎孤身一人在汪家,那些族老,个个都不是善茬。

    柳福儿知晓他难处,道:“你就出人,其他的不用你。”

    她现在最缺的就是能打的人。

    至于粮草辎重,想法子从别地方抠出来就是。

    “那行,你先走,我回去准备准备,两天之后,他们就来追你。”

    汪三郎说着,站起身要走。

    “多谢你,”柳福儿起身相送。

    “跟我说这些干什么,”汪三郎将茶一饮而尽,目光炯炯看她养得白皙许多的脸庞。

    岁月似乎格外的优待她,一别经年,她似乎还如当初一般,只是昔日的一点青涩已转为雍容和淡雅。

    让人见之便不能忘怀。

    汪三郎眼底闪过一丝微光,只片刻便黯淡下来。

    柳福儿并没有留意,她正探手去拿搁在边上的幕笠。

    “小心点。”

    她优雅的递了过去

    “好,”汪三郎接过来,咧嘴一笑。

    幕笠扣在头上,轻纱落下,遮住他脸。

    送他出了门,柳福儿重又坐定。

    没多会儿,船轻轻一震,离开阜头。

    柳福儿沉吟片刻,吩咐,“去汾州。”

    汾州地处昭义和河东交界,那里地势平缓,土地肥沃,粮食的收成从来都还不错。

    这些年,别处硝烟四起,唯有这里,在田家和梁家的庇护之下,不但过得安逸舒坦,就连粮食也不用再送去蜀地。

    这余下来的,自然也就被这里的郡守据为己有了。

    柳福儿心里打定主意,遂放松了心情。

    一晃就是小半个月。

    船进了汾州,柳福儿出舱室,转眼四顾。

    汾州郡守得了守城报信,急急迎去府衙边上的阜头。

    刚好与才下来的柳福儿打了个照面。

    汾州郡守不由暗自心惊。

    要知道从卡口到府衙的水道是绕着城走的。

    一般的船少说也要行小半个时辰才能到。

    兵士从城门是朝着近道,一路疾奔过来的。

    他接到消息,再出来也就一刻钟工夫。

    这么一算,柳家这船足足快了近一刻半的时间。

    这时间这么看是少,但要是放在别处,那可就不得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