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抢新郎
黄帝纪年32o6年的七月江南名城凌水城凌水县里一片热闹景象晌午未到太阳火辣的热情没能减少凌水百姓看热闹的心情他们蜂拥在大街小道的两旁笑嘻嘻地观看一支支迎亲的队伍。一股股热浪从锣鼓和铜号中出颤动着传向四面八方传到人们的耳中引起他们一阵阵的笑声。
就在阵阵笑语中也不时夹杂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譬如:你踩了我的脚了;我的裙子;谁抢了我的头衩;这男人真丑不是这个机会谁家女人要他?西门的二寡妇也抢了一个老男人这么大岁数了也不害臊;东门王麻子太不要脸了就他家那傻儿子愣要了对方两车嫁妆…………等等等等。
热闹的场景热闹的迎亲场面热闹的看热闹的人群一眼看去凌水城真是热闹非凡呀!只是仔细再看迎亲的新郎们表情不一有的明显不乐意有的翘嘴嘲讽万分有的哭丧脸还有未成年人坐在马上摇头晃脑地看四下的热闹更有甚者还有几家的迎亲队伍中根本没新郎的人影。
新人们透着奇怪路面看热闹的人群也奇怪这些人都以大妈和少女为主就是有几个男人不是老就是小就这样他们在看热闹的同时也不忘用警惕的目光打量自己周围的女人们。
这种警惕是有必要的。这不这位大娘大概觉得有必要提前给孙子上堂成*人课抱着孩子站在人群中看的津津有味还不时和旁边的人一起评论新郎们的表现议论那家的嫁妆丰厚那家的新娘漂亮那家的仪仗抢眼。正说的热闹时旁边伸出一双老手抢过她怀中的小孙子。
“哟好水灵的孩子。大嫂你是左家巷的吧俺那孙女可漂亮正好配你家孩子。咱明天就把喜事办了?”
被吓愣的大娘赶紧去抢孩子:“别闹俺孩子还不到八岁。”
旁边有人幸灾乐祸:“够了够了年龄够了先订亲免得孩子长大被丑媳妇抢了。”
大娘不乐意了使劲抢过孩子瞪了后来人一眼:“就你那样还是赶紧替你孙女抢个女婿孩子长的丑不抢以后就惨了。”
这句话出口不例外地引一场口水大战。俗话说的好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一大群女人在一起嘿嘿。口水战打起来不外乎张家长李家短八卦消息满天飞扬了。就在口水大战逐渐升级的时候引这场大战的大娘却趁机脚地抹油——溜之大吉边跑还边对怀里的孩子进行教育:“这世道男孩子都不敢带上街了。乖仔咱千万看好了谁家有钱闺女还漂亮咱就趁机娶了她谁让这几天男比女俏。”
与大街上的热闹景象相反凌水县衙的正堂上县太爷李春双手紧握额头上股股冷汗两眼直瞪瞪地看着大门口嘴里不停嘟囔着怎么还没回来之类的话。他的师爷在旁为他扇风不停劝慰着时不时也把眼光撇向正堂门口。
要说李春此人也算干练有余经验不足他在凌水任上不到两年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事。凌水城有前江南盟主金林坐镇从来不出大事他这个七品芝麻官当的清闲自在可这两天他终于尝到辛苦滋味了。
按说娶亲也不是啥大事可如果娶亲是因为应付朝廷的征召秀女入宫的命令就是大事了。据衙役的汇报朝廷的秀女征召令下达的第二天凌水城生因抢大街上的成年男子引的小型斗殴两百多起最终确定失踪男子达上百人因喜烛香腊被哄抢引的商贩告状1o余起……
最让李春郁闷的汇报是:由于斗殴拉扯产生的地上财富使得凌水城大小乞丐一夜暴富大多数人脱离贫困走向温饱少数几个居然直奔小康了。
为了制止这种混乱局面李春下令衙门里的全体人员除了他和师爷第三天都上街维持秩序特别强调了一点:不许徇私枉法。李春没有想到由于他治下有方他手下的衙役们都是善人不会对一群老妇女小媳妇动手动脚于是乎……
派出去的人不到一个时辰在大街上被抢了三分之一丢了三分之一逃回来的三分之一也不好看衣服基本上不能再称之为衣服官帽没有一个戴回来的虎威大棒是半夜被人捡回衙门的随之回来的是一个斜眼一个口吃的衙役他们哭丧着脸手里捧着其他衙役丢掉的帽子嘟嘟囔囔地诉说着自己被抢又被扔出门的悲惨经历。李春悄悄松口气凌水城的老百姓还是能分清好坏的没有狗屎一起端也算不错了。
正当李春为治安问题苦恼时衙役来报神捕叶子回来了。李春当下大喜忙吩咐衙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