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物语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373——376 北条上京
    373

    大家好像对这本书明明是在用第三人称的语气叙述,却在用第一视角展开故事有些不满,那好,本章开始,我就试用一下第三人称吧,如果大家看着习惯的话,就沿用下去吧。

    在三月的中旬,离开了美浓之后,北条家的大队人马,终于浩浩荡荡的抵达了安土城。

    此时,距离春日祭,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北条氏规等年轻武士,比不上北条氏政和北条纲成那么稳重成熟,它们对与织田家,是极端反感的。

    但是之后,从尾张到近江,沿途,他们得到了织田武士们的盛情款待,使得原本满怀愤懑的他们惊愕不已。

    他们本想存心挑剔织田家的无礼和慢待,说白了就是想找茬,热出一些是非来。

    可是无论怎么瞪大眼睛,亦丝毫寻不到借口,找不出异样。各地大名城主无一例外郑重相迎,若大名不在,则由城代、奉行等重臣出迎,非常周到。

    北条众人每到一处,吃的都是精米,马粮、干草、木柴等也都准备周全。

    这样一来,反倒是他们变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想不到这些近畿人对我们这么客气,完全看不出来有敌意嘛。

    嗯,说不定是织田将军的命令,听说他是个非常严厉的人。

    呼,他们这么客气,我无论如何都不好意思火,弄得现在浑身不自在。

    是啊,这样一来,反倒显得我们北条武士小家子气了……不过也不能就此放松警惕,可不要忘了,织田家可是本家目前最大的敌人啊!

    6奥守大人说的对,那织田信长虽然是大将军,但也是第六天魔王,是个蛇蝎心肠的男人,一旦我们对他没了防备,可就危险了。

    此处的6奥守,指的是北条氏辉,彼时其官拜从五位上6奥守。

    大队人马由若宫街道,经粟田口来到安土町,聚在两侧迎接的百姓,表情令他们颇为意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平民因为身份低贱再加上反感暴力的关系,总是对武士和军人充满着畏惧和憎恨,这在哪个地方都是如此。

    但是北条武士们所见到的,却并非是这样。

    百姓无丝毫惊慌,个个平心静气,只是不断盛赞这些关东军甲胄样式威武,以及他们携带的礼物的豪华。

    一些杂在老百姓当中,长年退隐居住在安土城的公卿,原本也和北条武士一样忐忑不安,因为大军开赴,总归不是什么能令人安心的事,但此时也都平静下来。

    如此庞大的队伍上京,百姓却丝毫无惊慌之色,即便在天皇权威还比较有效的平安时代前期,也不曾有过这般气象。

    对了,说到庞大,就要说说这支队伍的详细人数了。

    不过这似乎是个谜案。

    日后,北条氏政自夸自己上京,足足带了关东八万铁骑,当然了,只要大家脑子没有没有犯二,就知道这个老家伙的话一点可信度都没有关八州撑死了,能聚集的军队也只有八万好嘛?你难道把他们都带上京了?

    不过织田幕府的官方资料,却记载的非常含糊,只说了氏政公携数万兵马入京,而大将军身边的御用文人,太田又介牛一先生,则在他的著作信长公记中说:北条氏政公所率领之大军,一万有余,军备华美,令人称羡。

    太田牛一作为织田信长公的近臣,其所见所闻,自然是有理有据了,但与其同时代,并且身份更加高显的明智小五郎,所言却不是这么回事,在云州笔记中,他叙说自己参与了迎接北条武士的仪式,并且大致统计了北条军的数目,约有两万。

    因为信长公记和云州笔记都是后世研究战国史的重要史料,再加上一万有余和约有两万实际上并没有太多误差,所以后世的人都认为北条军的实际数目就是在一万到两万之间。

    本来事情的讨论就该到此为止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天,在日本热海旅行的某个年轻人,却意外地在某座山上,挖出了另一本有明智小五郎所作的日记型史料武州狂言的稿。

    且不说那个因为同时在此处挖出了明智家的巨额藏金的年轻人有多幸运,这本书的出现就是一件震动日本史学界的大事!

    与云州物语中,年轻人的奋向上不一样,武州狂言中更多的是类似中年人的唏嘘感慨,大概与明智本人被贬谪的经历有关,彼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奋向上,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心境,其年少时总是豪情万丈,而中年少了当年的豪气,也少了年少时的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尽管写这本书的时候,明智也不过区区二十七岁而已。

    因为自身的经历,所以明智先生对信长公,有着不小的怨言,这些怨言都写在了武州狂言中。

    为了不使自己因此犯罪,明智在完成狂言之后,只保留了自身的故事与在关东的见闻,而怨言则仅仅保留在了稿中,没有与全书一起刊行。

    而之后不久,稿便神秘消失,明智本人对此三缄其口,而元禄大狱中,石田三成曾经想搜寻到稿作为处决明智父子的证据,但没有结果。

    这个那个幸运的年轻人将稿从地底下挖出来,许多事情的真相才得以披露。

    扯远了,接着讲,武州狂言的稿的史料真实性自然远远过之后的文本了,另外,史学家也在这其中找到了更多关于信长公时代的,不为人知的事件的内幕。

    其中,明智对于北条上京的记叙是,奉公方谕令,安土诸奉行备齐三万人之口粮,以待关东公北条氏政到来。

    而后,稿中还记载,明智在关东修筑江户城的时候,与曾经参与上京的北条美浓守氏规有过对话,也说到了氏政公三万军在安土城。

    如果北条上京的人数是三万的话,那么之前的结论就要商榷一下了。

    史学界再度为此展开了腥风血雨的争论。

    倒是那个幸运的年轻人,因为挖到了明智的宝藏,而了一大笔横财,自此变成了一方金主。

    之后,他更是用这笔钱干出了许多了不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当然,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此时映入轿子中,北条氏政眼帘的街道,反映出了一派太平景象,甚至包括与世俗事务无关的南蛮教堂和佛门宝殿等宗教工程在内,到处都在修房建屋。

    恍惚间,北条氏政甚至都要以为,这里便已经是京都了。

    二十多年前,自己还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家臣,奉父亲的命令去京都求官,那时,琵琶湖沿岸战火不息,房屋残破,饿殍遍地……与当年相比,此时,琵琶湖岸边的百姓、大地、城市和天空都完全变了,似乎真的到了太平盛世了。

    北条氏政心中有些苦涩,这一切的太平景象,都是那个男人的努力啊,自己在关东呆的久了,没想到天下还有这么了不起的人。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股熊熊燃烧在其心中的火焰开始蔓延了,北条氏政好久都没有爆,都以及自己已经丧失的好胜心和斗志,在这一刻,又重新的出现了。

    与织田信忠不一样,织田信长毕竟是朝廷册封的大将军,是天下武士的领袖,织田信忠好歹还可以以美浓国主和织田家督的身份,亲自出城去拜访北条氏政,织田信长就不行了,架子该摆的时候就一定要摆,不然就会坏了规矩。

    不过呢,为了表示对北条家的重视,将军大人还是派了幕府执权明智小五郎前去迎接。

    忘了说一句,此时的另一位执权,羽柴秀吉,好不容易才躲过了之前的劫难,总算得到了清白,不过呢,他的工作也丢了将军大人最终决定,羽柴军的任务取消,不用防卫京都了,留在长滨城等着幕府的命令吧,而羽柴秀吉呢,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能在随随便便进入京都了,只好在之后的将军行程中,与将军一起上京了。

    不管羽柴秀吉多么的倒霉,这回他也只能认栽了,最要命的是,他跟本就不相信那十几个关西浪人的随口胡言,再加上一群忍者的小道消息,就把自己折腾成这个德行,但问题是自己又查不出幕后的元凶,到底是何方神圣!

    而且,更麻烦的是,因为这件事情,他欠了明智小五郎一个不小的人情。人情不比金钱,金钱好歹还有个具体数目,还起来比较容易,人情就难办多了。

    羽柴秀吉的事情先放到一边,当北条军的人马行进到爱知川街道的时候,前路突然传来阵阵马蹄声。

    北条武士先前已经把七上八下的心给放下了,再加上道路两旁观看的百姓对他们赞赏有加,所以慢慢就忘了这里是织田家的领地,以为回到了关八州。

    突然听到了马蹄声,所有人顿时噤了口。

    北条纲成脸色一变,如果是敌人来袭的话,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他急忙驱马奔到最前方,朝着前面尘土飞扬的地方大声喊道:

    前面来的,是什么人?!敌人吗?……列阵准备作战!

    他声音洪亮,一股杀气蓬勃而来,道路两旁的百姓们都吓坏了,以为要开战。

    且慢!北条大人!我们不是敌人!对贵方并没有恶意,请不要对我们出手!

    过了一会儿,十几个骑马的人在烟尘中出现了,领头的那个人带着风折乌帽子,穿着阵羽织,腰间别着一把太刀,看上去像是一个武士,但是没有穿足具。

    等那人接近了,北条纲成才注意到,原来他挺年轻的,而他身后的那些人,择一个个都是旗本的打扮,应该是他的家臣。

    我是将军左右旗本统领组头森兰丸长定,奉将军大人指令,前来迎接北条大人。

    你是来迎接我们的?!

    北条氏辉拍马向前问道。

    是的。

    真是可恶!你既然是来迎接我家摄政的,为何只带十几名武士,难道幕府就是这么对待我北条家的吗?!

    听他的语气,似乎是对幕府只拍了十几个旗本前来迎接的事情非常不满,森兰丸正想说话,忽然听到北条军中,一定轿子中传来一个中年人的声音。

    住嘴!6奥!你所说的话才是可恶!

    北条氏政将头伸出了轿子之外,在斥责了北条氏辉之后,他和颜悦色的对森兰丸说道:

    你是将军大人的旗本统领?今年多大了?

    见过北条大人,我今年十有九岁。

    才十九岁?真是了不起,不过十九岁就当上了旗本统领,看来你一定是一个很有本事的大人物了。

    哈!北条大人谬赞了,我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不过是因为父亲曾为织田家尽忠身死,将军大人怀念旧人,对我多加照顾而已。

    呵呵,这么说的话,将军可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真君子了……对了,他不会只派了你们十几个人,来迎接我们数万人吧。

    当然不会,北条大人能够上京,乃是天下之大幸,将军大人对此非常重视,已经派了执权明智小五郎大人大人,安土府知事堀秀政大人,日野城主蒲生氏乡大人,佐和山城主丹羽长重大人等,在离此处不远的观音寺迎接北条大人,而在下,所要做的,不过是区区一个向导。

    原来将军大人早有准备啊,他可真是费心了,既然是这样,就有劳森大人带路了。

    不敢当……各位大人,请!

    大概是一刻钟的工夫,北条武士在观音寺见到了在此等候的明智等人,他们对于后者的礼数感到很满意,唯一以意外的就是,身为幕府执权的明智小五郎过于年轻,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

    至此,北条家与幕府,算是正式进行了接触。

    接下来,负责招待的任务,责无旁贷的落到了明智小五郎的身上。

    在他带领下,北条氏政住进了新修的重元寺之中,而他的家臣,也在其余幕臣的安排之下,住进了各大寺院和宅邸,至于军队,则驻扎在町下。

    北条氏政一进入重元寺,便对前来迎接他的僧侣们双手合十,道了句辛苦了。他语气非常平静,甚至显得拘谨,完全看不出是个手握广大领地的大领主。

    北条大人能够到来,实在是可喜可贺,现在安土城中的名人,高僧,学者,茶人,都会带着礼品,于今晚6续去您的下榻处拜访。

    明智大人,这些事情可以先放到一边,我现在跟关心,将军大人什么时候召见我呢?

    大人不需要担心,将军大人已经说了,明天中午,在安土城的本城之中,将会举行一个盛大的见面仪式,届时您将与将军大人正式会面。

    见面仪式?呵呵,将军大人实在太客气了。

    一边笑,北条氏政一边打量着寺里面的装饰摆设,问道:

    这重元寺可真是豪华精致,啧啧……如果不是正殿中摆放的那尊佛像的话,我都要把这里当做是哪家的大人的宅邸了,哈哈。

    原本陪在一边的几个僧人,顿时双颊泛红,这重元寺虽然名义上是家佛寺,实际上它的作用主要是供那些达官贵人的下榻,也就是说,这家佛寺的主要业务是宾馆。

    不理会和尚们的尴尬,北条氏政接着问明智小五郎。

    明智大人,盖这么一家佛寺,恐怕花不少钱吧?

    黄金四十两。

    呵!比我隐居的小田原城西苑还要奢侈啊。

    哈哈,不是我等奢侈,而是北条大人俭朴节约。

    近畿百姓眼见天下太平,定当欢喜异常。

    明智小五郎又道。

    是啊,我从音羽走到爱知川,再从爱知川走到观音寺,安土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很繁忙,到处都在建造房屋,热火朝天。

    因为前往安土城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了嘛。

    明智大人,作为前辈,我就稍微倚老卖老一下了……治理天下是长久的大事,你作为将军身边的臣子,也不可落后,要清醒地记住,要彻底去除心中的私欲,为天下太平尽心竭力。

    是!北条大人教训的是,晚辈铭记在心。

    看来这北条氏政和织田信长完全是一个德行,都喜欢教训人。

    北条大人,洗澡水已经准备好了。

    那么,我马上更衣吧。

    先等一下吧,大人远道而来,怕是早就难耐了吧,在下想先请主公用些茶。

    茶?好,还是明智大人想得周到,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诀口干舌燥了,早听说近畿的香茗对了,这重元寺里面有茶室吗?

    北条氏政起身,一副轻松之态。

    明智小五郎也松一口气,领北条氏政往寺里面的茶室而去。

    熟知历史的明智小五郎,原以为北条氏政是个很顽固,也很难招待的人,但现在看起来,对方的性格非常普通,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自己总是被命令做这样的工作?

    除了招待外宾,就没有别的什么事了吗?

    这间由十一个榻榻米组成的大茶室在建造的时候,是依了茶道名家千利休的想法,因为许多名人都曾经在这里体验茶道,所以明智小五郎便也想让北条氏政体验一下。

    到了茶室,北条氏政已经完全放开,瘦削精干的身体跪坐着,因为上面没有坐垫,所以颇不舒服,不过这幅样子,却表现得朴实无华、毫不矫情。他实际上也是一位茶道大师。

    明智小五郎一扫初时的沉闷和拘谨,望着北条氏政,奉茶。

    不错,这么很不错。

    北条氏政道,放下茶碗。他根本没在意杯盘之类,只是专心品尝茶的滋味,体会这里的一切。

    茶是好茶,明智大人的动作也很娴熟,看上去,平日里在茶道上面一定下了不少工夫,而且还得到了名师的指点……不过呢,大人的手艺虽然精湛,

    北条氏政朝明智小五郎笑了笑,那样子,就像是慈祥的父亲在盯着稚嫩的儿子。

    茶道的核心,乃是对自身品行的检验,和对人生阅历的理解,明智大人虽然煮出了一锅好茶,但却没有领悟茶道的真正精髓之处……呀!瞧瞧,我这个老头子,又胡说了这什么啊……哈哈,明智大人请不要生气,我人老了之后,就总喜欢胡言乱语,哈哈……

    不!北条大人您说的对,当初我的茶道师父也是这么讲的,我虽然可以学会茶道的各种程序,但是茶道的要旨,却要通过岁月的磨练才能学会。

    呵呵,看来我与你的师父的观点不谋而合了,能告诉我他的名字吗?有机会我也去拜访他一次。

    他是关西名将,小早川隆景先生。

    呀哈?!是毛利家的人?!

    是的。

    小早川先生据说的确是一个很有修养的文化人,虽然我没见过。但他毕竟是败军之将啊,明智大人你怎么会拜到他的门下呢?

    互相学习吧,弥补自身的不足,因为在茶道上,我才是败军之将,哈哈。

    说这话的时候,明智小五郎有点尴尬这个问题已经不止一次的被人问起过了,每次他都得找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来回答,毕竟,如果把实情说出来,对小早川隆景的名誉也是一种损害,大家会认为他是故意倚老卖老的。

    短暂的茶会结束之后,二人出了茶室,北条氏政去更衣,而明智小五郎本想静静在外面等候的,不想这个时候,北条纲成来了。

    北条氏政更衣毕,正想出门,明智小五郎正在与北条纲成做着闲聊的工作,慌忙折回,小声道:

    北条大人,既然您的家臣有事禀报,那我就不方便再留下来了,回见。

    跟北条氏政打完招呼之后,他离开了重元寺。

    北条氏政看着明智小五郎离去的背影,问北条纲成:

    我看你们两个人聊得挺投机的,怎么一见到我,他马上就离开呢?

    呵呵,老夫可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反正我只跟我说我有要紧的事情要禀报给您,如果明智大人也有兴趣的话,就不妨留下来听一听吧。

    上总!你这不是成心想轰人家走嘛,再怎么说,人家为了招待我,也算是出了把力的,我还没好好答谢人家呢。

    您不用觉得愧疚,答谢明智大人的东西,老夫已经给过他了。

    什么东西?我看你和他都是两手空空的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