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传开了奴家怎么做人!”
王秀才笑道:“前几日那个刘大户再三的请我去府里他大儿子家坐馆不如我去应了他。搬到府里去住再买个小婢支使。家里多个人自然少闲话。”
尚氏虽然心疼钱到底妇人家的名声要紧遂依他行事。王秀才就把这十来个小学生都转托给镇上另一位李先生自家先去刘大户家应承坐馆就便托他在府里买房那刘大户为着孙子尽心尽力替他在府城莫家巷寻得一间小院一扇红漆小门进去左右各有两间厢房当中一个天井种着一棵桂花树。南边三间正房房后还有几步地方搭了个葡萄架儿架边还有一口小井色色齐备。房主要价却低只要三十六两银刘大户又不是自己住不问他根底只说便宜屋舍俱牢固就替他垫了订金。王秀才自家看也觉得好又托刘家买了个十岁的丫头取名叫做小梅。刘家又送了两车家俱来王秀才择了日子两口儿搬来。第二日王秀才就到刘家去教书。尚氏带着小梅收拾这几间屋把东厢两间外间做客座里间做书房。只墙上空落落的不好看。尚氏从前做小姐的时候也学过琴棋书画就自己寻了几张纸画了几笔兰描了几朵梅再抄了几句诗。粘在脱了石灰的壁上正好遮丑。
忙了几日尚氏稍觉得满意拉相公来看王秀才道:“娘子好本事呢就这几幅字画也要不少钱吧?”
尚氏摇头道:“这是奴家胡乱画着玩的不然墙上那几处脱了石灰不好看相。”
王秀才笑道:“闺房里的东西却不好叫外人看见。咱们取下来贴卧房里罢。”
尚氏却是不曾想过这些忙依着他喷水都揭下来。王秀才随到街上使二钱银子问一个开字画店的时山人买了四幅山水回来补墙壁。
自此尚氏就留心不肯写字画画只一心操持家务。连那两件顾绣衣裳她觉得都是自己妆扮了惹来的祸事才要搬家都收拾起不肯再穿家常只几件青布衣几条马面裙平常到巷口杂货铺都带着小梅去。王秀才起先还怕娘子抛头露面又会招蜂引蝶在莫家巷住了个把月却无异样也就放下心来日日去刘家教他家几个童子读书不提。
松江地方风俗收茧那几日学堂都要放假要叫子弟们在家助忙。王慕菲得了空问娘子:“我还去桃花镇收丝如何?”
尚氏支开小梅取出银子道:“搬到府里来花去了四十多两相公取一百两去如何?把这几十两留个根本。”
王秀才道:“去年那样好赚为何不都把我去收丝。”
尚氏笑道:“天底下无只赚不赔的生意留些银子在手里心安呢若不是我当初苦留那二十两你进学哪里觅钱使用?”
王秀才虽然心里不以为然当着娇妻面前却不好说得挣钱要趁早的话。将着一百两银子再去桃花镇先到旧主人秦老汉家借了间屋。就到四乡去收丝。
奈秀才们肚子里若问诗书都有几句要找会做生意的十个里边也挑不出一个来。王秀才收丝验看都不会流水价收了十来担依着娘子的旧例送到当铺去当当铺里的朝奉看了不肯收道:“王先生这十来担都是一样只外头是好丝里边俱是陈年旧丝卖不出价钱的。”
王慕菲奇道:“旧年我娘子去收丝你们怎么不说?”再三的说人家都不肯只得把丝寄放在秦老汉家雇了个骗回家接娘子来看。尚氏扒开看看叹息道:“里头还夹着烂棉线碎石子人家如何肯当。也罢把好的拣出来当银子奴家再合你一道去收这些回家去拣拣织些绢自家做衣裳还使得。”
秦老汉叫一家大小都来帮忙拣出四担好丝挑到当铺当了王慕菲又和刘家告了半个月假两口子忙了十来天屯了二十多担丝等大客人来换了二百来两银子和七八担陈丝家去。
王秀才免不得叹息:“百无一用是书生哪我堂堂八尺男儿就不如你一个三络梳头两半截穿衣的妇人会趁生活。”
尚氏笑道:“我家没有兄弟从小儿我爹爹就手把手教我和姐姐做生意奴家只爱读书所以后来家事都是姐姐做主。若换了我姐姐在此必然不只这些出息。”
王秀才摇头道:“令姐哪里有你半分好凶巴巴的也只你那个姐夫当她是天仙。”
尚氏再把银子都看过了成色分几处藏好方道:“我姐姐只是性子直些其实最是心软。当年不是她赠我一匣金珠又故意丢钥匙在我房里我如何能跟你配夫妻?”
一番话说的王秀才消了气要讨爱妻喜欢走到樊家楼花一钱银子买了个灌糯米的猪肚教伙计切成片使细绳捆了荷叶包提回家。走回莫家巷口却叫他遇见上回换金子的那个少女。
暮春天气那女孩儿穿着藕色的小衫系着一条白纱裙袅袅经过头上簪了一排茉莉花经过处都有香气依稀有二三分当年初尚真真的影子。王秀才想起初遇真真微笑摇头怕猪肚子凉了不中吃快走几步抢到少女的前边进巷一溜烟跑回家。
姚滴珠时常把玩那几颗金子却是记得王秀才的。今日偶遇故意装作不识走过要看呆秀才会不会上来寻她说话谁知那人反抢到前边走进对面的一个红漆门她就留了心。第二日早起上学她父亲催她:“日头都出来了怎么还不去女学?”
滴珠只倚着门慢慢提鞋提了鞋又系衣带连两只胳膊上的镯子都理了一回才看到对门的呆秀才出门扭着着对门里笑说了几句满面春风去了。滴珠就不再磨蹭提着裙子一路小跑追上去经过那人时看他目不斜视的样子呆的好玩轻笑一声脚下却不肯停一阵轻风样跑过几条巷子才靠着墙喘气。想想方才自家也觉得好笑笑了几声突然觉得脸上烧回头看那秀才早不知哪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