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寻我道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十三章 牛人荟粹(2/2)
祖国守卫边疆在艰苦环境里创造出这么多的成绩表示了一下敬意。一番话说得钱所长满面春风笑逐颜开继而对这位大有来头的杜总裁高山仰止佩服得五体投地。

    直到这时杜远才话风一转慢慢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杜某受家中长辈派遣来东疆开拓生意但手下人才实在是太少了点不知可否与流放管理所一起合作一番……”

    流放管理所一向是个清苦的单位虽说是可以对着众犯人作威作福但是毕竟地处边疆苦寒之地。而且被送来流放的犯人的身家大都已经被各府各衙榨了个干净管理所只能靠着让犯人做苦力榨出些许工钱来做外块。近三年来匈奴闹得越厉害以至年终奖放的时候每每是钱所长头痛病作的时刻。

    杜远一出手就封了个五十两的大红包给钱所长还为每个犯人开出工作一月五钱银子的‘高薪’。钱不忧见有如此好事当即拍板成立了流放管理所下属第三产业――东疆人力资源管理及劳务输出商社。钱所长自任为掌柜。一份白纸黑字盖着公章的契约立刻就写好还签上了杜远和钱不忧的大名。

    既然合约已经敲定按国人的规矩自然是要胡吃海喝一场。钱所长殷勤地把杜远请到流放管理所下属招呼所的餐厅内开了一间贵宾包厢请杜远小酌两杯。

    酒过三巡杜远与钱不忧二人已经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恨不相逢未嫁时就差没斩鸡头烧黄纸结拜兄弟了。两人一口一个“大哥”“兄弟”的叫得挺亲热。

    杜远只是稍微流露出有一个远房长辈全家被流放到东疆希望钱所长照顾照顾的意思。钱不忧就豪爽地大手一挥说这不过是一桩小事而已兄弟我这便把人给你带来只要他不离开东疆境内随便你把他们接到哪里休养都行。

    果然金钱便是世界上第一的能源驱动力。在大红包的刺激之下钱所长的动作不可谓不快不到盏茶功夫便把费正彬那位老朋友一家人给带到了包厢里来。费正彬见杜远办事如此利落而且他那位老朋友一家还弄了个因病休养、监外执行的正规国家文书。不禁唉声叹气地自叹不如叹为观止。直说自己已经老了今后的江湖便是象杜远这样年青一辈人的江湖了。

    只是有一桩事让杜远大大觉得失望原来那费老头的老朋友虽然是在军械所干了一辈子的老军工说话之间流露出的谈吐才干也很不错但他居然在军械所的职位是精忠报国尽忠职守效忠皇上思想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换个现代点的称呼便相当于是某国有企业的书记。所以虽然是个老军工但他居然对军械制造、炼钢制炮俱皆是十窍通了九窍。

    那钱不忧倒也擅长察颜观色见杜远脸上有几分不愉之色便详问究竟。杜远知道现在只要不提造反这两个字这钱所长对他一定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便实话实说告诉他说想找几个懂炼钢炼铁制造兵器的人才自己炼制点武器这样匈奴来打谷草的时候也好有个保障。

    钱不忧笑得非常愉快。说:“兄弟咱这别的没有各色各样的技术工匠倒是不少兄弟你既需要便尽管挑去就是了。”

    杜远闻言高兴得恨不得在这钱所长的胖脸上‘叭叽’一口忙问这里还有些什么人才。

    钱不忧一个一个地细数给他知道:“四川唐门自前金入蜀之后便站错了队投了前金那一方。所以唐门在大明各地的势力都被扫荡一空。光唐门制器坊便有二三十人被流放东疆到了我手下。”

    顿了一顿钱不忧续道:“还有前金从了逆的匠户、各地解送来的犯了事的工匠、咱们这流放所内登记造册的各类匠人不下千人。兄弟你便是要再组织一个军械所都不成问题。”

    杜远听得幸福得快要晕了过去这哪里是一个流放管理所呀这里有着全国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要什么人才便有什么人才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技术工人集中营呀。

    杜远一高兴自然也就豪爽起来当即又和钱不忧签订了一个新合同凡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每月工钱提高到了一两银子。

    虽然这一两银子里要钱所长个人提两钱的抽头管理所还要提成三钱但对于那些匠户来说有钱拿已经很不错了。何况杜远还包吃包住何况还从此脱离了干苦力的命运。所以管理所里的匠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感动地流着泪把杜远的长生牌位供在了自家的神龛内。

    钱所长也挺高兴他每月都可以有数百两银子的进账管理所也有了自己的小金库。感激之下自然对杜远更加的亲热简直就是有求必应。

    杜远也挺高兴他这一趟一下子便招了上千名各类工匠外带两千名苦力。其中还藏龙卧虎不乏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一下子缓解了向阳坡劳动力紧张的局面。最最主要的是这些劳动力都十分的便宜。每个月两千余两银子的工钱便足以应付。简直就是物美价廉得无以复加。

    一想到这些人马上就都是自己的手下工人了奸商杜远的笑容愈愉快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