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五节 石亭小酌(2/2)
宋应星要走林清华急忙叫道。

    宋应星睁大眼睛问道:“有何不可?”

    林清华看了看袁继咸随后又看了看宋应星说道:“如今正逢乱世正是诸位这样的仁人志士建功立业之时怎可轻言归隐?那桂王暴虐无道人神共愤岂可让他嚣张?”

    袁继咸看了看林清华说道:“桂王无道?那恐怕是小人造谣吧?我可听说桂王宅心仁厚是个好皇帝呢!”

    “好皇帝?哈哈!真是笑话!”一直站在一边一言不的莫不计终于开口了他走上几步说道:“要是他真的是好皇帝那他为何在南直隶、江西、苏浙一带横征暴敛?为何会逼得百姓造反?要是他宅心仁厚他怎会与沐天波合谋害死中兴皇帝?依莫某看那桂王应该是阴险狡诈才对!”

    “这位是……”宋应星看着莫不计那张白皙的面孔问身边的林清华。

    林清华说道:“这位是我的师爷莫不计他这个人一向心直口快还望几位莫怪。”

    宋应星颔道:“不错莫先生所说的话宋某也曾听人说起过起初我还不大相信但当宋某看到那桂王兵丁的所做所为之后宋某也相信了。可叹啊堂堂大明居然会落到今日这步田地这可如何是好?”

    莫不计赶紧接口道:“所以说才需要诸位出马与楚国公协力将那桂王赶下去!”

    “将桂王赶下去?嘿嘿!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这样想?”袁继咸冷笑道“但却不知谁会是下一个登基的?袁某可不愿意担上这个谋逆的罪名还请楚国公另请高明。”

    林清华说道:“袁先生误会了林某只是想让全天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已绝非是为了一己私利。我知道袁先生在湖广一带素有威望能够服众所以我才数次上门邀请如今湖广一带已经安定下来只是还缺一个有威望、有才能的巡抚若是袁先生愿意出任此职的话湖广的百姓就有福了!”

    虽然林清华态度诚恳但袁继咸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无论如何也不答应林清华的邀请执意要离开武昌回老家隐居。

    林清华见无法劝说袁继咸当官只好放弃他望着宋应星与张自烈问道:“如今湖广一带官员奇缺二位既是饱学之士又有为官经验不如出手助林某一把也好让百姓早日安居乐业。”

    宋应星与张自烈对望一眼随后宋应星说道:“宋某已经实在厌烦了官场恐怕要让楚国公失望了!”

    林清华眼珠子一转说道:“既然先生不愿意出任官职那么林某也就不勉强了不过林某属下有几个作坊、工场而且如今又在武昌附近开了几座其中的一些机械实在是有些复杂林某属下的那些工匠并不能很快领会宋先生写的《天工开物》是很好的所以林某想请先生去作坊里指导一下却不知先生肯答应否?”

    宋应星略微沉思片刻随即说道:“虽然宋某写出了那本游戏之作但并非对此道非常精通不过宋某好奇心甚重早就听闻楚国公在河南大办作坊造出一些奇怪枪炮如今既然楚国公邀请那么宋某就不客气了等我送走季通老弟后一定去作坊中观摩一番也好开开眼界。只是这指导实在是说不上据宋某所知民间工匠之中卧虎藏龙高人数不胜数应该是他们指导宋某才是啊!”

    林清华心中一乐说道:“那我就恭候宋先生大驾了!”他转过头去看着张自烈问道:“宋先生不会立刻离开却不知张先生的意思如何?”

    张自烈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说道:“恐怕我是不能当官的了而且我对匠作之术不甚感兴趣唯对研读古书十分着迷。”他俯身从石凳下取出一个书袋从中取出一本书说道:“最近我正在专心写这本《正字通》实在是没有别的心思。”

    “《正字通》?什么书?”林清华接过张自烈递过来的那本书翻了翻却见其中倒有一大半是空白很显然这书只是刚刚起了个头。

    张自烈解释道:“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书就是一本字书而已。”

    “字书?”林清华问道“字书是何物?”

    张自烈与宋应星一起睁大眼睛两人难以置信的看着林清华。

    林清华有些不好意思忙说道:“几位别见怪我是粗人出身虽然认得几个字但毕竟这太咬文嚼字的东西我懂得不多还请张先生不辞辛苦替林某解释一下。”

    张自烈恍然道:“原来如此。”他指着那本书说道:“这所谓‘字书’就是将人们所写的这些字一个一个的钻研一番找出它们的来历解释它们的意思此之谓‘字书’。”

    “那不就是字典吗?”林清华终于明白过来忍不住喊道。

    “字典?”张自烈喃喃道“公爷将此书称‘典’这可实在有些抬举张某了。”

    林清华脑子中灵光一闪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于是便对张自烈说道:“我有意编一部大部头的书却不知张先生有无兴趣?”

    “何书?”听到林清华想编部大部头的书张自烈有些动心。

    林清华说道:“如今各地方言相差甚大南方尤其如此往往过几个村子人们就听不懂对方的话了这可十分不便。虽然朝廷中官员们之间相互谈话多用北方官话但现在北方沦陷于鞑子之手而南迁后的朝廷中又多是南方官员因而此时朝中的方言又渐渐的多了起来若再不想些办法的话恐怕以后南腔北调搀和在一起谁也听不懂对方的话。”

    张自烈显然也很是赞同林清华的话他点着头应和道:“不错虽然张某当年也曾学过些北方话但毕竟说的不大利索即使现在跟公爷讲话我还感到有些吃力呢!”

    林清华微笑道:“所以我想编一部大字典其中除了详细的归纳各种字的由来演变以及意思之外还想将字的读音也确定下来若干年后也许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就能互相听得懂对方的话了。”

    张自烈略微沉思一番随即摇了摇头说道:“这字好办可这读音就难了。古书上是以拼字的方式来读字音的但就如公爷所说各地方言不同读出来的字音本来就不一样如是再按照这些字的方言来读的话就更是大相径庭了此事甚是难办啊。”

    林清华解释道:“其实我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来给字注音只需先行训练一批能熟练运用这种方法的读书人就可以了。”

    “哦?”张自烈闻言一凛忙问道:“不知公爷有何妙法?”

    林清华神秘的笑道:“那就要靠先生帮我了!不如先生也暂且留在这里小住些日子一则可以与宋先生做个伴二则林某也可向先生求教一番共同研讨一下这种方法。”

    张自烈看了看宋应星见其微微点头似乎也赞同林清华所言。于是他便说道:“若是只钻研些字那么张某愿助公爷一臂之力但若想诓张某做官张某恐怕不能从命了!”

    林清华哈哈一笑说道:“先生别把我想的那么阴险既然先生不愿意做官那么我也就不再勉强了。先生留在这里需要什么书尽管说我一定尽力协助而且假如需要些帮手、银子的话也说出来我全力协助你希望先生能写出一本真正全面的字典来流传后世!”

    对于张自烈这样的读书人来说如果真的能够写下一部流传后世的经典作品那么不啻是无上的荣耀虽然他本人并不敢妄想与孔子、庄子等人比肩但最起码他还是想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听到林清华的鼓励张自烈心中不禁波涛起伏他向着仍旧坐在石凳之上的袁继咸稽道:“还望袁兄见谅恐怕我不能与你同去乡下踏青了。”

    袁继咸脸色有些青但他毕竟还是官场上的老手了所以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说道:“我知道你一向爱书如命而且很想写一部流芳百世的大作既然楚国公支持你那你就尽管留下。我先走一步在老家开个小小的园圃搭一座草庐一边饮酒看菊一边等候二位前来与袁某相聚。”

    说完这些袁继咸站了起来向着几人行了个稽礼并说道:“想来下人们已经收拾妥当了我也该去看看了如果马车也备妥了的话袁某就走了。”他转身又对林清华说道:“听说公爷的军队又把吉安给占了而且兵临云南、广西袁某好生佩服公爷的用兵之道。不过常言说的好‘兵者凶器也’穷兵黩武实乃劳民伤财之事如今湖广、四川虽定但这些久经战乱之地民生凋敝地方残破眼下最要紧的不是用兵而是息兵养民。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还望公爷好自为知。”他顿了一顿随即又说道:“袁某就只能说这些了若是公爷允许的话袁某这就离去了。”

    林清华还礼道:“袁先生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使得林某刹时清醒过来。既然袁先生不想为官那林某绝不勉强袁先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若是先生需要人护送的话林某愿派一千精兵护送先生回乡。”

    袁继咸说道:“公爷美意袁某心领但这样一来恐人非议所以还请公爷免了。公爷留步袁某告辞。”说完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后花园。

    亭子中的几人望着那空荡荡的后花园的院门相顾无语。

    见几人有些冷场莫不计赶紧说道:“来来来!丫鬟们已将酒杯送来这里还有几壶好酒不如我等痛饮一番也不枉今日相聚一场。”

    几人被莫不计拉坐下来随后便开始饮酒谈话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林清华知道时候不早了随即站起来说道:“二位先生既然袁先生已经走了那么二位不如就搬入衙门之中如今我在那武昌府衙之中建了个小小的客栈专门供各方名士居住那里现在正住着十几位学问很好的先生相信二位一定会喜欢那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