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清当军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430 科技催化剂
    甚至连刚刚兴起工业的非洲自由之邦都接到了来自泉州的订单,请他们生产一些蒸汽机所用的配件,华路当初可是帝国的机械天才,而非洲除了宝石之外,其它的矿产丰富,华路一手主导着非洲的工业发展,虽然还无法制造出蒸汽机来,但是各种配方制造却是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质量绝对过关。

    大量的资金注入,而且还是军管产业的生产,总算是让萧远看到了帝国工业总动员所爆发出来的威力。

    包头矿产业主要供应的就是天津与青岛,而澳区矿产和非洲支援则供应给泉洲,短短的两个月的时候,五艘半成品的海军军舰就已经下水了,甚至各种尝试性的武器也开始装备了。

    中华人民帝国最大的好处就是创新,允许民间参与,大胆的创意与改革一向都是帝国的特色,而海事局也不断的收到新的更改图纸。

    最新下水的一艘战舰已经开始在船头和船尾的甲板上装上了口径更大,可以远距离支援火力的海防重炮改进版,最多的当属多管火箭炮,使得这种钢铁大船变成了一个海上飘浮的巨大火力平台。

    而且这种钢铁巨舰由于自重大,抗风浪性更强,比木船要提上了几倍有余,在三五米的浪高下仍然可以正常航行。

    而且最近的改进图纸是以钢铁级驱逐舰为蓝本,在上面铺上长达一百五十米的钢铁与木料混制的甲板,用于起降飞机,简直就是一个简化版的航空母舰。

    随着帝国对内燃机的仿制越来越纯熟,在飞机制造方面,也拥有了突破式的进展,虽然仍然是飞行速度较慢的双翼飞机,但是飞机的航程和载重却有了飞跃式的进步,现在帝国可以造出乘员五十人的大型双翼飞机,续航的距离可以达到一百公里,而军方的侦察飞机轻装上阵,个头虽小,却也有着超过了三百公里的续航半径,只不过问题就是,飞机如何在甲板上起降是个问题。

    虽然萧远和楚雄心里都有着不错的主意,但是却都闭口不言,无论是萧远还是楚雄,不可能永远给庞大的东方帝国保驾护航,所以自主创新才是帝国未来该走的道路。

    随着机床类的基础加工工业有着突破的进展,内燃机的制造有着突破性的进展,内燃机的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性能也有了突破的进展,让帝国拥有了第一条空中航线,第一架空客飞机投入运营当中,而且还是民间运营。

    私人购买飞机的是新区一位工业主,苦恼于跑东跑西的烦恼,再加上手上有钱,所以一口气买了三架乘员五十人的大型空客飞机,开创了帝国的第一条空中航线,从新区至扬州,中间要起降多次用来加油,但是速度已经从帝国最快的火车还要快上几分,只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可以从新区飞达扬州,区别就受天气影响较重,雾天无法飞行,雷雨天不行,冬天太冷也不行,不过总体来说,仍然是一种进步。

    飞机总算是进入了民间,而民间资本的介入,却可以加快飞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