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 皮卡车变身法拉利
    在临开会前萧强又通知让情报中心的人也一起来。

    情报中心直属于学科协调委员会其成立的初衷是搜集科学情报由学科协调委员会筛选后提供给各个研究人员作为研究过程的参考资料。

    寰宇公司利用自己控制网络的优势从网上筛选出了许多有用的资料。

    虽然网络上的信息未必可靠有些资料更是虚假捏造。即便真的研究成果。其核心部分也不会放到网络上来但寰宇公司通过这些信息。却能对世界科技研究进度有一个完整地认识。经过辨别筛选国际科学研究的方向也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寰宇研究人员面前。

    这还是萧强在寰宇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这样的大规模的动员会。以前的投影机、处理芯片、硬盘等项目。都是交待给秦运强让他们学科协调委员会经过讨论以后。按步骤交给下面的具体学科展开研究。

    因为萧强清醒地知道自己掌握的只是个方向而不在于具体的技术。

    他不敢越厨代疮。告诉他们该如何研究。这既是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是不想研究人员养成事事依赖于他的习惯而不是在研究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绩。

    所以当各个学科接到开会的通知都是一愣。不知道萧强刚度过婚假回到公司就急忙召开这次会议到底有什么重大的科研项目要交给他们。

    照萧强这个动员规模应用科学中地几个主要学科都全体出动。这个研究项目需要各学科协调一致显然非常之大乃是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

    学科负责人都来了。能够从实验室抽身的研究人员也来了。只有几个试验正在关键环节的科学家。暂时无法放下手头工作而没有参加。

    几十号人聚集在寰宇大厦第十层的多功能会议室团团围成了一圈。

    他们讨论着老板召开这次会议地主题会是什么。很快他们就形成通一意见。公司将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协同研究。

    至于项目。则是众说纷纭。

    生物化学部门猜测会不会和国际上的基因图谱破解有关系从公司召集计算机、光学电子等部门来看。很有可能是让他们给与生物化学技术支持。

    本来自动化仪器也是个前沿学科。但萧强没有叫他们来。应该不是自动化机器人之类。

    光电部门则认为有可能是图像识别的实用化攻关。这个项目也是需要计算机部门的大力配合并且需要某些医学、生物科学帮助。这个项目。对于国防、医疗、地质勘探等多学科、都具有现实意义。

    萧强步入会场地时候他们相互之间、正争得面红耳赤。看到老板进来了。才安静下来。

    这间多功能会议室。布置得很像联合国安理会的会场。

    会议室中心凹陷四周逐阶抬升。会议桌一层一层像个同心圆将中央的会场包围中间有几条通道。供与会人员进出。

    在最内层的一圈椭圆形会议桌边坐着几个学科地负责人和他们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其他的与会人员则坐在他们后面成扇面形展开。

    萧强从外层慢慢走进去。一面走。一面和每一个研究人员握手简单说两句话。

    这些研究人员。有许多人他都叫不上名字来。几年来。寰宇公司地展太快了。研究人员从最初的六百多人、膨胀到现在的三千多。要不是后面继续招募的研究人员。都送到了非洲基地恐怕寰宇公司才开始扩展地盘工程设计人员就会现自己的图纸又要重新修订了。

    他非常有耐心地问着这些新加入的研究人员几时入地公司主要负责什么工作感觉习不习惯有什么问题没有。

    虽然他的年级是如此之轻。但他刚一走动那些研究人员就争先恐后挤过来想要和他握手。

    萧强所代表的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而是一段传奇。

    忙碌了好半天萧强才来到中间他没有急于坐下宣布会议开始而是摸了摸沙软垫笑着说道:“公司大楼建成好久了。这里我却还是第一次来。想不到这里的设施比影城的包房还好早知道我就应该早点过来了。”

    众人都出善意地哄笑。

    萧强何止没到这里来过就是寰宇公司他也只是走马观花看过几次。这栋大楼里他没去过的地方还多着呢。

    “好。言归正传。今天我请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会议是希望和各位讨论一下关于公司未来展的重点项目。”萧强就这样站着环顾着四周言到“当然、其实每个科学领域都同样重要没有谁更重要之分。但这是指纯科学领域。在商业领域中、实用领域中。有些项目关系重大。因此就实用性而言相对来说要更强一些。”

    他说地是实话大家也都明白虽然有些学科感觉很委屈但也承认这是现实。

    就拿材料学科来说它属于比较底层地研究项目。它的研究成果都是直接为光电、计算机等部门提供支持。

    化学、数学等科学也是同样如此。

    人们看到地都是实实在在地产品。因此只看到了这些直接研究部门地成绩而忽略了没有这些底层研究人员地努力、很多产品根本就没有办法走出实验室为大众提供服务。

    所以这些学科对于寰宇公司按照贡献度来进行奖励、都非常感激。这表明公司肯定了他们地研究成果没有忘记这些为了其他学科默默工作的研究人员。

    现在听到萧强表示。是一项关系深远地实用学科材料科学地与会人员最为沉默——肯定不会和他们直接相关。

    其他几个部门则开始交头按接耳。猜测会不会就是自己刚才说的那个项目。

    萧强看了看他们地表情。提声说道:“那么我想在这里听听大家地意见:在国防、技术研究、工程建设、金融经济、娱乐卫生中什么东西是必不可少。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

    他话一说到这里这些研究人员略一思索就明白他想要说什么了。

    计算机部门地人全都群情激昂、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其他部门则显得有点失望。

    但他们也不会因为失望就胡说八道。在计算机部门整齐的回答声中。也参差夹杂着其他人地回答:“计算机!”“电脑技术!”

    萧强点点头。又问道:“那么在你们地研究中。什么设备都不可或缺的部件是什么?

    “计算设备!”

    “计算机处理!”

    “数据计算!”

    回答各不相同、但实质全部一样。

    这一点。所有的科学家都不会否认计算机对于研究工作地重要性。

    现代科技。随着研究进度的不断深化、不可能再像早期的科学工作者那样。单凭着一些简单的试验通过肉眼和经验就能得出成果。

    现在科学要求绝对的精确。一个试验就可以得出海量的实验数据。只有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进行对比。才能明白试验成功与否距离目标还有多远其中的主要研究方向该做如何调整。

    因此。五六十年代的实验设备。还可以说只是一些电子元件。构成地示波器材。提供一些比较粗略地数据。但现在。几乎所有复杂的实验设备。都有计算机组件。对设备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现场计算提供直观的成果。

    由于计算机的加入有许多在以前需要无数次实验才能得到地数据。只需要某些高精密仪器一次测试。就能得出完善的资料数据。

    有些复杂的计算照以前一个个抄数据、手工计算的才法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得到正确的数字。

    它的现实意义在于。人们通过少数几次偶然并不一定能掌握其必然规律。那还属于早期的经验主义科学、而并非严谨的现代科学并不具有实用化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条件。

    但计算机处理系统地出现让人们通过相对较少地试验就能确切寻找到通往这个必然地正确道路、并不断改善、减少其中间坏节为大规模生产廉价工业产品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支持!

    现代科技腾飞地基础就在于计算机产业的飞进展!

    而利用计算机处理取得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计算机的进一步升级换代。

    两者之间可谓互为因果。

    所以计算机学科是一门跨度极大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底层学科又是一门前沿学科更是一门实用学科!

    所有人都明白萧强准备要把精力投向什么方向了。

    材料学科的研究员最为厚道、他们都打开笔记本电脑连上了会议桌下的网络插孔、进入本部门的研究成果项目资料库。将关于半导体材料的文档。都调了出来等待老板问起的时候能翔实汇报他们可以给与计算机部门的支持。

    光电系统地人迟疑了一下也将本部门研究成果中。关于光电元器件地研究进展作了初步整理。

    只有生物化学部门地研究员呆坐着不知道让他们来干什么。

    他们也是打开笔记本电脑在数据中翻来找去也找不到几项和计算机挂钩地项目。

    萧强看众人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其他学科感觉似乎从主角变成了配角有些不情愿单工作就是工作他们很快就整理出一大堆资料并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着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计算机性能有多大帮助其成本控制、和大规模制取又有什么难度。

    他让这些部门先自行讨论、先询问计算机部门目前的研究进展以及和国际计算机尖端科技之间的差距。

    “你说浅显一点、深了我听不懂!”萧强微笑着说道。

    计算机部门的人都哄堂大笑。他们都把这当成了一个笑话。

    工作报告主要是江胜海进行。他在微软公司待了几年现在带着他学到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和研理念。又回到了寰宇公司总部。而原来担任他副手暂时主持计算机部门工作的负责人。则代替到美国去学习美国人的管理方式。了解最新地计算机研究进展。

    江胜海可能知道萧强的一些底细说得果然通俗易懂:“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物转化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依然还有较大地差距。

    就最主要的工艺制造水平来说我们地实验室产品。刚刚突破微米障碍进入到了九十纳米领域。但即便是实验室产品、其稳定性依然无法得到保障。特别是突破到纳米级别以后进一步研究的难度很大。进展有延缓的趋势。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早得很。

    商业制造水平依然保持在一点三微米技术不过已经非常成熟。

    小量生产可以做到一微米技术。单稳定性、同样是一个大问题成本始终降不下来。”

    萧强微笑着安慰他道:“慢慢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你们能取得这样地成绩已经很可观了。这不像软件只要路是对了就可以取得飞跃。我们以前的科技底子薄只能先不断积累。再寻求突破。”

    “萧总说得没错。”江胜海非常赞同。制造工艺。并不会因为他们加大投入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逐步展。他定了定神又说道:“因为我们在声卡、显卡的研究上先行一步、虽然限于制造工艺水平无法取得好的市场效应但毕竟进入早也还有一块份额。最主要的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这两个板卡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将所有的收益。都用来并购欧美一些小地破产厂家吸收他们的技术、估计再有七八年。会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这几年。我们部门最大的收获还在于芯片制造、整机设计上。

    由于寰宇网在美国地拓展。大量地中小网站。都向我们购买廉价的服务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