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今日IT的霸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谁是今日IT的霸主-第11部分(2/2)
霸》本身带〃毒〃的问题的确让金山人忙活了一了阵,但有关这件事情的传闻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 的说法。一位记者朋友透『露』,在事件发生后,金山公司在紧急召开说明会上透『露』,带毒的原因是公司买进的一批磁盘没有仔细检查;而另一位〃业内人士〃则透『露』是由于拷贝机本身带而引起的。在金山公司自己的正式声明中也没有对情况的原因做理为详细的阐述。

    也许是出于金山公司〃全部收回换新〃的诚意和对金山公司的信任,风波澄清后,《金山毒霸》的销售不仅未受到影响,相反还在全国范围形成了网上网下一片热销影象。

    时间到了2001年4月,这股热乎劲儿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大有借机再热一把的势头。围绕cih做起文章的金山公司为cih病毒开出了一劳永逸的新『药』方,为新装金山毒开动一面内置了cih病病终身免疫程序。金山公司希望这种软件能够成为cih的终结者。

    其他厂家也没有闲着,打开互联网,你会发现几乎任何一网页都突然出现了众多的反病软件的广告。最早从对付cih出名的瑞星公司从2001年3月26日到4月26日间,在各地同时展开了带有公益『性』的广告宣传活动,在福建全省搞了一个〃远离病毒困扰、保障信息安全扫毒月〃。对这些厂家来说,4月份是块肥肉,cih是个由头,都想找机会捞上一把。

    市场是健忘的,但我们却不能不提醒反病软件仍然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金山毒霸》事件从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偶然的,反病毒软件(尤其是单机版)处于低价位和高质量的要求的夹击之中,任何来自成本方面的压力都有可能造成质量的漏洞。

    成本的压力 产业化的要求

    目前反病软件的『毛』病并非出自技术本身,如果仅仅从技术角度而言,我们的反病软件从技术角度而言,我们的反病毒软件在流行病毒的查杀能力上甚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由于使用了质量不好的软盘导致返盘率过高,有些企业由于管理不严格导致软件拷贝过程中染毒,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成本的压力,这种压力所产生的后果一是硬件质量下降,一是在监测过程中造成漏洞。由于用户承受能力的限制,反病毒软件仍然面蜊着降价的压力,靠提高价格缓解成本太力行不通,惟一的办法就是规模化、产业化。

    目前国内反病毒软件的生产厂家,除瑞星、金山等大企业外,还基本上停留在手工作坊的水平、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与杀毒软件所代表的高科技行业相差甚远。瑞星公司总经理助理田亚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记时表示,国内的反病毒软件产业化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要软变观念,二要培育市场。

    观念的转变即包括用户也包括厂客。对厂家而言,随着病毒和反时代已经结束,需要所有工作人员和部门之间的的协作,观念和组织架构要走规模化的道路。

    在对市场的培育方面,田亚奎先生认为,目前在些厂家经常采用的低价位策略是不可取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价格过低,必然要在质量和服务方面打的扣,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而企业也会丧失继续发展的能力。令人欣喜得是,4月的促销烽火虽然烧旺,但却几乎没有大规模降价的消息,也许是大家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

    市场生变杀毒软件洗牌

    在品种繁多的软件市场上,杀毒软件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这是因为:在盗版横行的中国市场上,杀毒软件无疑是正版率和国产品牌使用率最高的通用软件。

    与当年的wps相似,由干市场环境的改变,一场杀毒软件的变局也正在悄悄地酝酿着。

    市场变数带来机会

    最近,公安部组织力量对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杀毒产品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评测结果显示:国产杀毒软件无论是单机版还是网络版都比国外品牌『性』能占优。

    直到目前为止,国产单机版杀毒软件仍然占据着国内杀毒市场的大半江山。国产品牌如创源、瑞星、江民、金山等,为争取市场份额频频出招。而国外杀毒厂商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国内企业级市场上也雄霸一方,在单机版市场上,仅有少量产品撑撑门面。这就是目前的市场格局: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各做各的一块。

    然而,上海创源公司总裁陈玮日前告诉记者:〃随着国内互联网热的兴起和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蓬勃开展,杀毒软件市场环境产生了两大变数:即网络环境的日益改善和企业级杀毒市场的逐步扩大。由于这两大因素的影响,病毒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全面的反病毒解决方案已逐渐地被企业所接受。〃

    前几年,江民公司的kv300几乎一统杀毒市场的天下,辉煌一时。那时,仅靠着一两个软件高手破解病毒样本就能竖起一面大旗。陈玮说:〃那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仅靠单机版杀毒软件打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据悉,基于这两个变数以及wps的前车之鉴,目前,许多杀毒企业都在技术、市场和策略上发生了变化。

    瑞星老总刘旭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保持国内单机版老大的优势外,还要把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推到国内主流企业级市场上去。金山正在谋求从产品型市场向服务型市场转变,并大力宣扬金山毒霸最核心的技术特点双杀毒引擎技术。

    而上海创源则表示:借此机会洗牌。陈玮说:〃这段时间,大家都忙着市场的时候,我们巳经偷偷地把技术做到了第一,下一步就是市场了。前不久,我们巳经把营销中心搬到了北京,并且把今年不同阶段的工作都巳经规划好了。5月,我们将召开经销商大会,并大量投入广告。今年的后几个月,我们将在市场方面投入1000万元。〃

    与此同时,国外品牌也不失时机地加快与本地市场的融合,以期在新一轮洗牌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决战〃三大战役〃

    业界人士指出,随着国内网络环境发生变化及病毒传播途径的改变,国内杀毒市场也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国际化、解决方案化、重服务,谁在这三大领域大获全胜,谁就赢得未来。

    目前杀毒越来越紧密地与网络安全结合在一起,杀毒不仅是要清除恶意破坏的程序,还得防住那些专在系统上开设后门的黑客程序。而企业级用户更是面临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要求厂商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仅靠单一的查杀病毒功能已经满足不了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因此,解决方案化已经成了不得不走的第二条路。〃这一点国内许多厂商还没有转过来,或者还做得不好。〃上海创源公司总裁陈玮说。

    陈玮之所以敢这样站出来〃指点江山〃,与创源在前不久国家863〃国家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项目招标中胜出有关。那次竞标,只有创源和另外两家有部队背景的企业中标。而且,创源的项目后来被评为〃a〃。陈玮说:〃863对a类项目控制在10%,而863又代表国内最高水平,所以我很有信心。〃在陈玮看来,一些名声很大的厂商没有表现,要么是因为技术没到,要么是因为一下子难以从单版机转过来。

    另一个让陈玮引以为豪的东西是创源的病毒库:目前库中有6万个病毒。而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瑞星的病毒库中只有2000多个病毒,kv3000和金山的病毒库中的病毒也只有3万左右。庞大的病毒库在过去很有用:以往衡量杀毒软件的标准是以查杀毒数量或是具备查杀某一类病毒的能力,用户购买产品也是为了清除受已知病毒感染的电脑。

    据陈玮介绍,创源目前不但有单机版,而且有防黑客、防火墙等系统产品,不但杀毒,而且防毒,服务方面,〃我们在全国有4个办事处,有60多个研发人员,40多个技术支持人员,和华中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建立了研究所,并将在上海建一个几百亩规模的软件园。我们是每日升级,而且是自动智能增量升级。我们开了两条800、一条119病毒急救,12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将解决方案发到用户的邮箱。〃

    yuedu_text_c();

    〃随着企业级杀毒市场上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国内企业级杀毒市场上将会逐渐地出现几大巨头争霸的局面。而那时的市场,国内品牌将会与国外品牌同场竞技。双方将会在技术与市场的较量中重新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格局。明天会怎么样现在还是个未知数,然而,有一点可以明确:我们适应整个形势,我们巳经悄悄走在了前面。〃陈玮坚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