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至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四七章 落井下石
    驸马至尊第一四七章落井下石

    干世民,方面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去套嫔妃们的话,心用引们究竟是从哪里知道吐蕃之事的。又为何对此这么关心?另一方面,让心腹侍卫去街上打听,百姓们这个消息的来源又在何处?

    结果是嫔妃们大多是听他的那些妹妹和宝贝女儿们说的,而百姓们的消息来源都指向了国子监。

    李世民正准备命人去把孔颖达叫来,恰好这位“关西孔子”自己跑来了。

    这几天国子监里乱哄哄的,学子们的心思似乎都跑到了和亲这桩事上去了,上课也不专心了,还逼着老师也要在他们上书朝廷的表章上签名,如果哪个老师们不答应的话,就拉着他进行大辩论。国子监的那些博士、掌教们,本就是些严防“夷夏大防”的酸儒,对汉家公主和亲颇有微词,被学生们这么一激,竟然大多数也都在表章上签了字。

    孔颖达不是那种遇到什么事就要汇报的主,他原还想着凭威望自己把这把火给灭了,可眼看着这火烧得越来越旺,马上就要烧到自己身上来了,唐观和长孙淹已经开始缠着他要签名了,他实在是没法掌控了,不得不跑来向皇帝求援了。

    听孔颖达把事情经过讲究,李世民面无表情地呆在那里,半晌没有。

    这事傻子都能看出来。起因就是房遗爱上的那堂课,再想起房遗爱和公主慈善会的关系。李世民可以断定自己心目中的那只黑手就是房遗爱。

    这个结果让李世民既既意外又不意外。

    自己的这个女婿怎么看也不像个乱臣贼子!他这么做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他能得到什么好处?没道理啊!要么是房玄龄指使的?可这也不像啊!房玄龄素来忠心,这一点上不该怀疑。再说了,就算房玄龄起了什么坏心,以他谨慎的做派,不会让儿子做事做得这么显露,查都没怎么查就暴露了出来。这是李世民想不明白,感到意外的地方。

    李世民何须样人?英明天纵,乾纲独断,知人,识人,也会用人,天下英雄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朝中大臣们哪一斤,他不走了如指掌,任他玩于股掌之上,但唯独这个女婿,让他隐隐的有一种看不明白的感觉,总觉得他和其他人有点不一样,具体不一样在哪里却又说不上来。拿他和高阳结婚后判若两人这事来讲,真的是“得沾仙体”的缘故?他鼓捣出来的黑板、粉笔、公主慈善会,样样都让人感到新鲜,感到不可思议。还有他的那些法治之类的思想也都透着怪异;让人琢磨不透。所以,房遗爱无论做出什么来,似乎都能让人接受。这也就是李世民不感意外的地方。

    确定了房遗爱后,李世民的怒火慢慢地降了一点下来,对于房家父子的忠心他并不怀疑,或许这并不是他一开始想象的那样,是个阴谋,而不过是房遗爱年少无知。痛恨和亲的一种表现。可自己明明记得有一次和恪儿谈起吐蕃和亲之事,他也在旁边,当时他的态度是支持和亲的呀!

    李世民摇了摇头,要孔颖达详细叙述房遗爱上课时究竟是怎么讲的?孔颖达老于世故,早有准备,将一张录有房遗爱那堂课全部讲话的纸呈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在手中看过后。略一沉吟,说道:“这也就是说,房驸马只是把吐蕃请婚之事告诉了学生们,并没有挑唆学生们起来反对和亲?”

    “应该是这样。那天课后,房驸马并未在国子监停留,而且至今也没再来过国子监,同时也没现学子们和他有什么联系。”孔颖达答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冲远,你回去告诉学子们,就说联说的,国事自有联和朝中大臣们来管,他们只要安读书就是,不要枉议朝政。至于和亲一事,联到时会给他们一个说法的。”说罢,挥挥手,示意孔颖达退下。

    如果说国子监之事是房遗爱不知轻重,把国家大事当成了儿戏,拿到课堂上作了课题来研讨的话,那么公主们四处乱窜又是怎么回事?也不是房遗爱挑唆的?他了解自己的这些妹妹和女儿,她们不比那些学子,没那么多的想法,也没那么热血,更没那么心齐。她们如果没有一个人来组织和领头的话。是绝不会这么做的。李世民想到这里,心中的火不由得又在往上窜。房遗爱啊房遗爱,无论你究竟是想干什么,也无论你是好心还是恶意。竟然敢交通内宫,在天子身边煽风点火,就凭这一点,也绝轻饶你不得!

    想到这里,李世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