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驸马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25】练新军1(2/2)
完全脱离农业或者手工业生产。先是军队的编制问题,宋友亮决定采用湘军编制之法:以海阳千户所宋、姜、许、张、马、李、刘、徐、于、孙、杨、鞠、常、赵、王、左、傅、贾、吕、陈、鲍、谢等26姓军户从宗族、亲友中招募人选,然后经过几次筛选和增补,耗时一个月才最终成军,分为5o小旗、1o总旗,5领队,总数5o5人。宋友亮自任指挥,各级军官之中除刘满仓是外乡人、潘玉柱资历稍轻之外,其余都是海阳所老军户的后代。

    在战斗部队之外,宋友亮还配备了一百名工夫。工夫的职责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埋锅造饭安营扎寨,作用就等同于现在的工兵。如在野外扎营,则有战兵在外警戒,工夫在内安营。当时军队里对于此类工作,一就是直接安排士兵劳作,这会极大消耗士兵体力,直接影响战斗力。二就是就地征用老百姓,甚至拆了老百姓的房屋来建造军营,民愤很大。这些工夫除了力气大之外,一般都有过土木工程的经验。新军军规,即便在某地只逗留一晚,也必须建造坚固的营壕。

    第二部是选兵

    宋友亮选兵也参考了戚继光的两条标准:其一是注重士兵的成分出身,”不可用城市油滑之人”,”不可用奸巧之人”,”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可用乃惯战之人”;其二是注重士兵的素质,挑选那些身体丰伟、体格健壮、武艺精湛、反应伶俐、负有胆气之人,”而必胆为主”。所谓”胆气”,即人的”精神”,藏在人的心中。有胆气的士卒,平时勇于吃苦、勤于练武,战时勇敢、不怕牺牲。古时评断一个人胆量大小的标准之一就是嗓门够不够大,大嗓门的人胆子也大。

    接着就是效法后世的湘军,由各级军官自行去招募士兵,能最大程度地缓和官兵矛盾,做到官兵一心。但是,军官要对自己招募来的士兵负责,作为他们的保人。如果这些士兵中出现开小差、叛逃等情节,招募他们来的军官要付连带责任。所以,军官们招募士兵时也格外小心,谁都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由于这些新军完全脱产,所以必须给予他们较高的军饷,以消除他们养家糊口的后顾之忧。普通小兵每人每月2石粮、小旗3石、总旗4石,领队4石,另外衣帽铠甲、兵器军械、死伤抚恤、日常操练等等等等。当负责后勤的孙和京把一笔明细账算出来之后,巨大的数字让宋友亮的手都在抖

    海阳所的新军统统穿上了崭新的戎服,有的士兵自称从小到大就没有穿过没有补丁的衣服,穿上崭新的军装后,走路都扭捏起来,惹得其他人大笑不已。

    许二多飞起一脚踢在那士兵的屁股上,将他踹翻在地,笑骂道:”小子,认真操练,跟着宋公子,别说穿新衣,就是娶新媳妇儿也不在话下~~”

    众人一阵哄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