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九六章 十年(六)
    清早长安人惊奇的现在灞桥畔出现了一座高足有八丈左右的巨型高台。

    四面呈马面墙的形状分为三阶。

    每阶有八百名禁军守卫最高出需仰头仔细关望才能看得出痕迹和轮廓。

    上插旌旗看上去格外庄严。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分列在四角拱卫。

    自灞桥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守卫森严。

    从长安一路过来每隔百步定然能看到盔甲鲜明的卫士沿途还有护兵巡逻。

    这是要做什么?

    长安人虽然已经知道生了什么事可却不明白为何要做如此大的排场呢?

    晌午王辇在八千禁军的护卫下自未央宫而出缓缓的向灞桥方向行驶而去。

    刘辨在车中闭目凝神虽竭力做出平静之态但心中却起伏跌宕惶恐不安。

    十年整整十年!

    老天爷似乎真的是很会搞怪十年前他为帝王却被董卓赶下了皇位。十年中他惊恐不安历经了许多寻常人无法想像的磨难;而十年后他重新成了帝王。

    而扶持他登上帝王的人恰恰是董卓的儿子!

    十天前当董和刘辨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刘辨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错十年中他无时无刻的不再想这一天的到来。母亲也一再的告诉他董卿一定会把他重新推上王位。一年两年……刘辨等这一天已经等的麻木了!

    十天之内兴建起祭天神坛。

    在许多人听来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时董自信满满的说:“大王只管放心十天之后定会让大王登坛祭拜天地。”

    图澄在冷笑夏侯兰在冷笑。

    至于童渊和邓展。仿佛是在看一个疯子打量着董。

    而现在祭天神坛果真建了起来莫不成是在提醒世人他刘辨才是真命天子?

    如果在几年前刘辨也许真的会兴奋的叫喊。

    可是当王辇在灞桥神坛边停下来地时候激动惶恐。一下子没有了只剩下了奇怪的平静。世间种种不过是过眼云烟。帝王虽高高在上在我佛眼中。不过蝼蚁。有甚好兴奋有甚好惶恐……只愿今日事能使天下战火平息能令百姓安居。

    文武大臣山呼万岁;百姓齐齐跪拜。一个个兴奋无比。

    刘辨走下王辇。迈步走上了神坛的台阶。一开始身边还有文武大臣的陪伴。

    但是随着一阶阶的走上去陪伴在刘辨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原本已经平静的心。突然生出了一丝恐慌。以前不管做什么事情。董卿都会陪伴在我身边。可是现在。董卿不在这里只剩下我一人。真地能走上顶端吗?

    不管是图澄还是童渊在刘辨登上神坛的时候就被挡在了下面。

    深深的吸一口气刘辨一步步的朝前走。八丈余地神坛如果放在后世计算就是十八米上下四五层楼高的样子。可是这十八米的台阶并不容易登上。

    当刘辨走到了最高处时所有的杂念都消失了。

    朝神坛下看去官员百姓变得格外渺小。寒风呼啸拂动周围旌旗猎猎作响。

    刘辨站在高台中央大声的祈告天地。

    其内容无非就是:汉室衰落百姓遭难愧对于列祖列宗。而今有忠臣辅佐我刘辨重登皇位。在此祭告上苍请求护佑令汉室永存令天下百姓安康。

    这祭文是早就写好地内容背下来就是。

    刘辨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不过当年何进把他推上皇位的时候远没有今日地隆重。而且当时于太庙祭告天地时还有一个何进站在他的身旁而刘辨尚年幼。可今天刘辨在诵读祭文的时候却生出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高处不胜寒!

    是地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没有了舅舅也没有董卿。周遭什么人都没有只有寒风呼啸旌旗猎猎。鸟瞰苍生的感觉虽然美妙但是这种孤单谁又能体会?

    不我尚有诸佛护佑只要我心中有佛祖地存在那么佛祖就在我地身边。

    有时候有些事情真的是说不清楚……

    按道理说刘辨在这时候应该生出那种睥睨天下地豪迈之气可谁也没有想到竟因孤单使得他心中竟生出朝佛的念头。而这一念头也注定了他此后的命运。

    告祭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焚烧祭文。

    刘辨把祭文投入了鼎中见火舌乱窜卷轴那明黄色的锦帛正准备进行下一个仪式却见神坛四周的凹槽中突然喷出了火焰迅形成了一个火环之后向中间的祭坛冲去。

    青紫色的烟雾蒸腾而起把刘辨的身体裹在中央。

    神坛下大小官员以及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下意识的全都跪在了地上山呼万岁。

    紧跟着只听一声巨响。

    一股紫青色浓烟冲天而起。

    “保护皇上!”

    夏侯兰不由得大吼一声向祭坛上冲去。

    就在众人要冲上祭坛的时候却听浓烟中传来了刘辨的一声厉喝:“尔等怎敢在此骚乱还不给朕下去。护卫何在?凡有未得朕命妄自登坛者格杀勿论。”

    护卫闻听锵的抽出了兵器。

    夏侯兰等人不得已又退了下去。

    此时高台上刘辨手捧着一方大印眼中却闪动着泪光。

    他已经不再是许多年前那个懵懂的孩童。刚才生的异象也着实吓了他一跳。

    祭坛碎裂。一方玉玺却出现在他的面前。

    刘辨如何认不出那玉玺的来历?自董卓死后失踪了近八年的传国玉玺出现在他的面前。

    脑海中浮现出董临行前说过的话语。

    “皇上当年我董家欠你地终归会全都还给你。好好的守住。莫要再有闪失。”

    是如今董把欠他的都还了!

    可是董卿朕欠你的。又该如何偿还?

    刘辨手捧玉玺立于高台之上朝着函谷关方向看去似乎要穿越过时空的阻碍。

    “刘景升走了?”

    他强压着怒火低声的咆哮着:“刘景升为什么要走?他难道想要与天下为敌吗?”“刘荆州昨夜匆匆地离开雒阳。直奔军营。后来也不知是怎地早上小人去请他的时候他不在府中。到军营时现大营中空荡荡。只剩下一两千老弱病残。”

    “父亲不如孩儿立刻带兵。把刘表抓回来?”

    站出来说话的。正是曹操的长子曹昂。在演义中。曹昂本应该死于曹操征讨张绣地宛城之战当中。可如今由于张绣在雒阳时就被董卓杀死以至于宛城之战也就成了不可能生的事情。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曹昂依旧好好的活着。

    对于这个长子曹操甚爱之。

    其人孝廉明大义更礼贤下士颇有曹操之风范。兼之文武双全以至于许多人乃至于曹操自己都把曹昂视作接班人。带在身边时常给予曹昂指点。

    “万万不可!”

    鲁肃站出来说:“如今会盟在即万不可轻举妄动。如果这时候动手各方诸侯难免会生出疑虑。以肃之见当前万事以会盟为重。区区刘表不过冢中枯骨可立刻派人前往汝南命吕布于途中拦截。想那刘表定难逃出恶虎之手。”

    曹操这会儿也稳住了情绪。

    “子敬所言极是……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