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
可惜当时夏侯兰没有听进去
不可能听得进去。
占领了阳之后夏侯兰的信心膨胀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莫说董俷是他的敌人就算董俷是他的好友就算是说那番话的人是他所信任的赵云也没有用。
“将军我们怎么办?”
夏侯兰一咬牙沉声道:“立刻退回阳只要能退回阳。我们就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不足万人的关中军匆匆被组织了起来。
好在从偃师到阳不过一两天的路程只要到了阳一切就变得好办了。
丢弃了战马丢弃了粮草……
此时地夏侯兰再也没有当初出征时的那般威风。狼狈的样子惶惶如丧家之犬。
出偃师之后夏侯兰带领兵马朝着阳方向急行军。
在途径氏的时候。兵马困顿的不得了。夏侯兰只好暂时停止命人埋锅造饭。
“将军吃一点吧!”
亲兵捧来那粗糙的口粮。可是夏侯兰那里还有胃口。
“你们自己吃吧等吃饱了。我们还要赶路……只希望阳如今不要再出事。”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了喊杀声。
公孙康率领本部人马。从远处掩杀过来那士卒们呼喊道:“莫要走了夏侯兰!”
饥肠辘辘的关中军可不是汉安军所属。
准确的说关中军各地行营是汉安军的基础但不是每个进入行营地士兵都能进入汉安军。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后从中选拔通过了才能加入汉安军。
而那些被淘汰的士卒大都是就地屯军。
这样一支人马。先是死里逃生早已经没有了半点战意。如今遭遇变故立刻慌乱起来。
夏侯兰扳鞍上马。持枪大声地呼喊。
可是谁又会听他的话呢?整个都乱了套被公孙康地人马杀得是落荒而逃。丢盔弃甲。
夏侯兰领亲军杀出了一条血路朝着阳方向奔行。
眼看着前方就是北邙山只要绕过去就距离阳不远了。此时天已经黑了夏侯兰身边只剩下了两三千人一个个精疲力竭显然都已经到了跑不动的地步。
夏侯兰的坐骑是一匹西域地大宛良驹如今也是在不停喘息。
“全军暂住休息一下我们连夜从北邙山穿行直抵阳。”
绕北邙山和穿过北邙山听上去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路程却是不一样。
从北邙山穿行出则直抵阳郊的东泽。
而绕北邙山的话路程就会增加一半。而且大路官道说不得会不会有伏兵?
士卒们闻听夏侯兰这句话都松了口气。
一个个席地而坐不听的喘息。好在这是五月如果是冬天的话恐怕也要冻死一半。夏侯兰也跳下马放那马匹自行寻找吃的他手持长枪靠一棵树坐下。
四周很静谧……
夏侯兰看着已经所剩不多的士卒暗自后悔。
抛开成见的话其实董俷也很不错至少他扶汉帝登基还为汉帝大肆造势。
朝中的事务他也从来不去插手。
除了把握兵权之外好像董俷并没有什么太过分的举动。
是从什么时候看董俷不顺眼?也许就是从十年前那一场关东诸侯讨伐战开始吧。
初出茅庐地夏侯兰那时候如同一张白纸。
别人说什么他就相信什么。后来被俘虽说归顺了刘辨可是对薰俷终归是有一层敌意。而这敌意来得很莫名其妙究竟是对董俷看不过去还是因为输给了吕布初上战阵就被俘虏心里面憋了口气的原因?哈还真的是说不清楚。
当初夏侯兰试图为汉帝招揽赵云田豫但没有成功。
那个时候夏侯兰生不生气?说实话地确是非常恼火可现在仔细想想赵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为什么不愿意答应他的要求?田豫也是一时地贤才可为什么放弃了汉帝而要跟随董俷?被逼得急了宁可领兵往那不毛之地也不愿意……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错了吧!
往昔的一幕幕景象在夏侯兰脑海中浮现。
从初随刘辨到后来刘辨在安定在朔方……
不管刘辨还是何太后于董俷相处的都很好。只不过是自己这些人在瞎起劲儿。
脑袋昏沉沉的夏侯兰有点犯困了!
突然间只听一阵喊杀声从北邙山中响起“莫要放过董贼军莫要放过夏侯兰!”
一支人马从山中杀出来为的人碧眼紫须手握宝剑正是孙权。
“夏侯兰孙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此刻夏侯兰一部人马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非但没有恢复了精神反而更加萎靡不振。就连夏侯兰自己坐在哪儿休息了片刻后也觉得是全身酸软。
咬牙起身可是战马却不知跑到了何处。
夏侯兰眼见着孙权领兵杀到忍不住闭上眼睛暗自叫喊一声:今日我命休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