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尔迪摩遭殃后,美国政府也迅意识到,唐帝国战略航空兵的打击重点已经转移到了美国本土东北部地区,而且以轰炸大城市为主。在三月五日的时候,美国总统召开了一次特别军政会议。
当时美国总统最想知道的就是航空兵能否确保东北部地区的安全,而阿诺德根本就不敢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保证,只说将尽量提高防空力量,确保安全。换句话说,连一向骄傲的阿诺德也知道美国航空兵已经无法确保美国本土的安全了。
得到了阿诺德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之后,德拉诺立即下达了一条命令,那就是尽快把东北部地区的工厂设施转移到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面的内6地区去,同时尽量转移大城市的居民,特别是工厂工人。
在总统下达了这条命令之后,疏散工作全面展开。而在此之前,巴尔迪摩的疏散工作已经开始了。当时没有遭到轰炸的大中型城市的居民都在向内地转移。可问题是,美国东北部地区是美国城市分布最密集,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这里居住着美国四成以上的人口,有可能在短期内将所有人都疏散走吗?而且能够将所有人都疏散走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当时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过了65oo万,要疏散这么多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做一个纯理论的计算,一节列车车皮可以运载2oo人,一列火车2o节车皮,那么一次可以疏散4ooo人,如果依靠铁路,就需要动用16ooo车次。将美国东北部地区的所有铁路都用来疏散人员,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辆卡车可以运载2o人,5o辆卡车组成一个车队,一次运载1ooo人,那么就需要动用65ooo趟车队,这需要占用美国东北部与内地公路线至少四个月的输送能力。更重要的是,不管是铁路,还是公路。能够用来输送人员地都只占到了运力的很小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绝不是任何人都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而且也不可能只带人,不带生活用品。如果都算上,那么所需要运送的人员与物资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美国政府也不可能让东北部地区的所有城市都变成空城,唐帝国的战略航空兵也不可能停止轰炸。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美国才能够将东北部地区的工厂,以及大概一半的人员疏散到内6地区。很明显,唐帝国不会给美国这么多的时间。
话又说回来。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内6地区又绝对安全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如果罗云冲肯承担损失,美国没有任何地方是绝对安全的,“鹏”式轰炸机的最大打击半径足以覆盖整个美国本土。
迫使美国进行战略疏散也是战略轰炸的一个重要目的。任何工厂在搬迁的时候都不可能进行正常地生产。而且重工业的搬迁工作相当麻烦。这会严重降低美国的生产能力。当年,在英美航空兵大规模地轰炸德国的鲁尔区的时候,德国就被迫将工厂转移到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以及柏林附近,结果导致德国在25年与26年的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了近四分之一,差点就坚持不下来了。
根据当时帝国情报部门的初步估计,当美国大规模疏散东北部地区的工厂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将至少降低两成。同时,因为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工厂多半是零件加工工厂,其中以为战车。战机提供零备件的工厂为主,这就必然影响到美国6军以及航空兵地作战能力。这份评估在战后得到了证实,如果说在29年3月份之前美国航空兵还能够勉强与帝国战略航空兵对抗,在墨西哥作战的美国6军也能够勉强顶住帝国6军远征军的强大攻势的话,那么从29年3月份开始,美国在这两条战线上都失去了支撑能力,崩溃只是先后的事情!
如果从总体影响来看,轰炸巴尔迪摩的意义更为重大。虽然在巴尔迪摩死于轰炸的美国人并不是很多,比起波士顿与纽约。乃至美国东南部的很多中型城市都要少得多,但是正是对巴尔迪摩的全面轰炸让美国被迫开始向内地转移工厂。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战略轰炸才走上了正轨,而且战略轰炸地真正意义也显现了出来。
罗云冲在8日就拿到了情报,得知美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业与人口疏散。当时,他面临着一个选择,一是继续集中轰炸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大城市,比如弗吉尼亚比奇就是他选定的下一个目标。要么转为轰炸工业目标,即分散轰炸,不再集中攻击大城市,因为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很多工厂是在中小城市,而不是完全集中在大城市的,反而是大城市的工厂相对数量要少一些。
很明显,继续轰炸大城市,可以赶在疏散完成之前杀伤更多的人员。毕竟,所有向内地转移的居民都将成为工厂的工人,继续为美军生产武器装备,弹药物资,这就会助长美军的战斗力,让美国坚持更久。而分散轰炸工厂,则可以削减美国的战争潜力,让这些工厂永远都无法恢复生产,可是当时情报部门提供的参考意见是,任何转移的工厂在三到四个月之内无法恢复正常生产,而且要达到全部产能,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而半年之后,局势肯定会有重大改变。
就在罗云冲犹豫着是否应该转变轰炸方式的时候,一名高级参谋提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建议,那就是趁美国忙着转移工厂与人员的时候,集中力量轰炸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大型军事目标,比如诺福克军港,以及位于特拉华州的米尔福德航空兵基地,先摧毁美国东北部地区的防御力量,然后再展开全面轰炸。
经过了反复思考后,罗云冲采纳了这个建议。而且他先就选择了诺福克军港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