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谨慎的步伐,再平的道路也会跌倒。”
“革命党人中不乏漏*点四溢、视死如归的勇士,却唯独缺乏眼光深远的智者,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家。”宋耀如用期盼的目光注视着肖志华,“志华,你应该是最合适的。”
肖志华谦虚道:“耀如兄,可不要把我抬得这么高,更不要对我期盼如此之大。”
宋耀如应该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多血汗型,好冲动,虽然他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比某些革命党人要高尚,更要执着。自一**四年他与孙逸仙相逢相识,到被其政治鼓动家的口才所倾倒,认为孙逸仙确实比他接触的人物站得高,看得远。便将其视为中国的华盛顿、林肯,一直是全力相助。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觉得孙逸仙在理论上有了长足的进展的同时,也少不了与他的观念有冲突之处。比如孙逸仙和他曾着重研讨过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援助的问题,并说明他已经在日本结识了宫崎寅藏、平山周、萱野长知等一批浪人,并即将与一些日本政要如大隈重信、犬养毅等相识相交,这些人对中国革命都颇为热心。
宋耀如对此却是有不同意见的,他很反感日本浪人在上海的流氓表现,同时当初的梅生事件对他刺激也很大。所以,他认为让外国人卷入中国革命事宜,一定要慎之又慎。而且他对孙逸仙有教无类似的争取各种人物也颇有微词,一些人很明显是野心家吗!
自从与肖志华做过几次谈话后,特别是肖志华对争取外援这种乞讨式的革命的形象描述,让宋耀如震惊而后彻悟,与他那说不出什么正当理由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后来,当肖志华将《国路》交给他后,他已经确信无疑地认为肖志华就是中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或者托马斯·杰斐逊,并以激动万分的心情给孙逸仙写密信,以毫不吝啬的夸张词语写道: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即将明的奇药而受景仰。是的,他多才多艺,极具天份和卓越的人类知识,不久必将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他更将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一位手执明灯指引革命方向的理论家,一位制定国家各项法律的法学家。我以万分激动的心情告诉你这个喜讯,请你,我的老朋友,中国未来的华盛顿,请牢牢记住这个名字,肖志华。他必将是你和革命成功最有力的、不可或缺的助手和战友……
“我的期望并不过分。”宋耀如很肯定地说道:“对革命,你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能力。”
肖志华沉默下来,将目光转向幽远的天空,久久无言。是的,我有一个强国梦,一个至死不忘的梦。但现在加入是否草率了些,自己的某些观点与革命党人的差距很可能形成隔阂,并有在革命党内部造成分裂和论战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