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安远堂二爷(上)修改版(2/2)
东西,将来可能有大用处……别问为什么,你记下就是。”

    郑世安,开始为以后考虑。

    言庆不清楚他的想法,但还是用力点了点头。

    就这样,郑言庆的生活里,除了原先的写写画画之外,又多了一件事情。

    他前世就好书法,也临摹过许多帖子。虽说重生后换了一副身体,但底子犹在。

    但纸笔昂贵,非普通人家能拥有。

    即便郑世安打理安远堂的财货,也不能明目张胆的贪墨。

    于是,言庆就效仿古人,用树枝在沙地上练字。先把基础打好,日后再以纸笔书写,当水到渠成。不过习武之后,练字的时间就随之缩短,早晚习武,日中练字。

    时间一天天流逝,冬去春来,转眼两载。

    郑言庆在不知不觉间,已渡过了五载春秋……

    按照古法计算,郑言庆七岁了。

    和同龄人相比较,言庆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出众之处。不过在大人的眼里,他还是有些古怪。比如说,他不会和其他的孩子玩耍,也很少惹是生非,性子沉静的,好像一个小大人似地,非常懂事。以至于许多人都说,郑世安有一个好孙子。

    但对言庆而言,两年的时间,让他对这个时代,又增加了很多了解。

    就比如搏击之术,古人创造搏击之法,是为了在天地之间,寻求生存之道。古人所面临的生存环境险恶,为了裹腹,要不断和猛兽战斗。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技击之法,到后来,又融合各家思想以及养生之道,而创造出独特的战斗手段。

    与言庆前世见到的那种所谓的套路武术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两晋时期,又有6静修揉合炼气术,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才流传到今日。

    朵朵教给言庆的降龙功,是一种强大气血的功法。

    以气血养神蓄精,是降龙功的根本。按照古代养生学的说法,人在七八岁时,齿更生,气血初成。降龙功就是要激潜能,强壮气血运行,从而使血脉旺盛。

    等到七八岁时,则气血远胜常人,精气神三宝更盛。

    朵朵在一年之前,借助丹药之力,成功激气血,得以凝气壮骨,进境一日千里。

    言庆则依旧处于打基础的阶段。

    按照朵朵的说法,言庆如今年龄还小,过早激气血,会使身体产生不良的反应。

    所以,即便郑言庆已熟练降龙功,却始终不曾突破。

    言庆自己也不着急,他练武本就是兴趣使然,能有成就当然最好。若是不成,能强壮筋骨就行。郑言庆自己不着急,朵朵更不会逼迫他。本来教给郑言庆降龙功,就是为了换取辅助的药品。言庆越是不在意,朵朵就越是开心。因为每次开出的丹方,有一大部分都成全了朵朵,她又何必去操心言庆的进度,白费心思?

    “朵朵,你上次说,非士不可以用槊,又是什么意思?”

    练功之余,言庆总喜欢拉着朵朵聊天,以增强见闻。

    朵朵解释道:“这个‘士’,有两层含义。槊,是马上兵器,威力宏大,但极难用好。《马槊谱序》里说:马槊之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想要使一手好槊,有很多讲求。一方面,要达到化神易筋的水准,才能够把槊施展起来。

    另一方面,用槊、避槊皆有秘术,为各家所传,不为外人所知。

    故而,又有出身的讲究……总之,马槊威力宏大,却很难练成。你要是想学槊,除非特殊机缘,否则难以精擅。小秀才,我劝你还是死了学槊的心,好好练功吧。”

    马槊谱,是梁朝简文帝萧纲所著,记述了各种马槊的使用方法。

    但这本书大都由门阀世族掌控,一般人根本无法碰触。不知道安远堂里,是否藏有此书?

    言庆知道,郑大士可能藏有这部《马槊谱》,但恐怕不容易找到。

    他也不是非要学槊,只是朵朵说话的口吻中,带着一丝轻蔑和嘲讽,让他很不舒服。

    朵朵那意思分明是嘲笑他,一个贱口出身的家伙,也想学槊?

    好在郑言庆养气的功夫不差,虽然被朵朵嘲讽了一句,却没有表露在脸上。好歹他也是个四十多岁的人,有必要和一个小丫头斗气吗?不过心里,还是有了别样的打算。

    贱口,就是贱户的意思。

    郑言庆知道,这是个讲求出身的年代,如果身上总挂着一个贱口出身的名头,终归会被人轻视。要想引起李世民的注意,就必须做出些事情,最少也要摆脱贱口之名。

    可更改户籍,并不容易。

    且不说官府中的手续会如何繁琐,如果让人知道他想抬籍,郑家这一关就不好过。

    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事件才可以!

    郑言庆一想到这些,不免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朵朵起身,“我要去洗衣服了……小秀才,你也不要想太多,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别看朵朵平时挺冷淡,说话也有些尖酸刻薄,但其实心地不错。

    想是觉得刚才说的重了,所以开口安慰。

    郑言庆笑了笑,也站起来道:“那我去煎茶,爷爷快回来了,正好能为他解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