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回(2/2)
道:“义妹夷州府库中的钱粮器杖有多少存货?”

    “这个啊请义兄、刘主薄稍等容我去取帐本。”

    甄出厅去理事楼取帐本不多时便转了回来。相随的两个侍女则各

    几本厚厚的帐本。翻开各项帐本。甄宓把七天前统类存货报了一遍。末了补充道:“钱粮要多少有多少衣甲器仗可能还差了点。泉州若以两万人马来计兵器虽能周全盔甲尚欠近万套;夷州的八千步卒也是不久前才配齐地五千水军地标准轻甲还差两千套左右。”

    6仁向刘问道:“子阳你怎么看?”

    刘道:“够了够了其实真要去收买山越。单是出钱粮与民用杂物便足矣。只是山越诸族与我泉州已数有往来我泉夷两州士卒器仗之精令其折服若是能拿出些器杖出来必然会事半功倍。”

    6仁考虑了一会儿道:“器杖地话……要不把夷州府库中的存货分三成出来交由子阳你见机行事。我刚算了一下眼下的三成也有两千多刀枪兵刃和三百多套锁甲。鳞甲成本稍高而且也是我们与河北互市的主要货物之一还是不拿出来的好些。”

    刘道:“如此足矣!主公准备何时运去泉州?”

    6仁道:“你打算在夷州呆几天?反正你动身的时候一并带去泉州便是。”

    刘点了点头。

    6仁又问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消息刘便把打探到地荆襄、东吴各方面的消息说了一下。其中少不了孙权下令在会稽沿海招慕海军、兴建船坞的事。关于这件事。6仁与刘都明白。孙权这是想对夷州下手的前奏。

    点了几下桌面6仁问道:“子阳你看我们是不是能在会稽那里搞点破坏?”

    刘摇头道:“主公可是想先行兵?此事万万不可。从大计而论。主公本意是不想与任何诸候为敌若是兴兵犯境一是有违本意;二则夷州兵马尚缺;三则我方胜不能守且无论胜败都会让孙权对我夷州师出有兵。再者主公主动出兵不但无利可图恐怕还会祸及柴桑6氏给孙权一个打压6氏宗族的最好借口。”

    6仁点了点头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对哦我都忘了!依我当初留给文若的路线朝庭诏命会先至柴桑再传回夷州子阳你那时也是这么过来的。怎么现在你在这里贞却没回来?算一算去年小兰身故那一趟船队至今都有一年多贞按我的意思一直留在柴桑等诏命地现在也该回来了啊。”

    甄接上话道:“三妹是和刘主薄一起回来地吧?她似乎病了一大早的回到我那里就不愿出房。”

    6仁道:“哦一会儿我去看一下。子阳泉州我就交给你了必要的话你可以随时差人来夷州搬援兵……切记万万不可轻视鲁肃。上回6逊被我利用族兄地关系阴了一回这回的鲁肃可没机会再阴他了。”

    刘笑道:“请主公放心会让鲁肃疲于山越之间的。别看山越乃是蛮族若是有人暗中指点他们如何对敌他们也是会听的。”

    6仁不置可否的抓了几下头。自己与刘现在在做的事到是觉得与后世的美国差不多——给某一政权的反对组织提供一定的经济与军事援助然后在两方的争斗中取利。曾几何时6仁对这种事可谓深恶痛绝却没想到自己也会开始做这种缺德事。

    “罢了罢了我这也是势在人为。我要是不这么做孙权一但完全扫平山越之乱我在实力未成之前泉州肯定保不住。泉州一失守夷州也得跟着倒霉。

    “这几年泉、夷两州的展很快两州的人口加起来已经过了三十万的样子。再加上粮食、原料、手工业渐渐达我手上的夷州还有了些初步工业的雏型钱粮收入再加上人口谁不眼红?该打的仗、要打的仗想躲也躲不掉那就认认真真的打管他卑鄙不卑鄙。能够赢得漂亮才是最重要的。”

    甩了几下头暂时不去想这些事6仁道:“子阳你要的东西最快尚需三天的时间准备这三天你就在夷州好好的散散心吧。我知道这一年你在泉州很辛苦。”

    刘又开始摇手中大的折扇笑道:“累是累了点不过我却也乐在其中。比起原先虽然出仕曹公却计不能从、事不能做我现在才更有些活着的感觉。到是主公你要多注意些身体……”

    6仁摆了摆手道:“我没事的。对了我上次有让贞从柴桑6氏调一批后辈来夷州不知道调来了没有。”

    刘道:“调来了。别驾是因为海上起了风浪才临时到泉州靠岸避风随船的那些后辈我见了一下都是些不错的后辈才俊。”

    6仁道:“明天请他们来议事厅坐坐我先见上一面再说……弈儿那里有没有消息传回来?我担心曹公会把弈儿留在许都。”

    刘道:“不会的。按郭侍郎传回来的信他依父命将奉孝回葬颖川守孝三月期满便会先去乐陵等候船队。算一算的话他会随下趟的船队一起回夷州。”

    6仁道:“他能尽快赶回来就最好不过。老郭就这么一根独苗现在完全交付到了我的手上……唉小雨这丫头只怕还得等两年才能嫁出去。”(ps:汉时古制好像是士族中人父亡子需守孝三年而在这三年中不得娶妻。)

    6仁的一句玩笑话引得刘与甄一同笑。只是6仁没有注意到甄自刘提及6仁要注意身体时就一直盯住了6仁心中在暗暗叹息:

    “义兄头上的白又多了好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