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两侧的童子都站起来,仔细地看着王易制作耕戈的过程。
耕戈其实就是伏弩,又称窝弩。它形式上与弩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设计成了陷阱。放置时扣弦张弩,置于敌人必经之路上,然后堆草藏形,加以隐蔽。弩机的悬刀上拴一长线,这长线另一端系在一个短木桩上,长线横悬于路面之上。当敌人通过时脚触长线,牵动悬刀,则劲弩齐,箭如雨下。
古代修建陵墓,必须“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伏弩虽然比较常见,但制作起来也很费神,没有聪明才智万万办不好。
耕戈威力巨大,且常有出奇不意之效,明代戚继光率沿海军民常用此法杀伤来袭倭寇。直到地雷出现,它才慢慢从战场上淡褪,但至今仍然是猎人狩猎的绝佳伴侣。
而王易这个耕戈非常复杂,他在山道上按地势差异左右分置两列耕戈,并用同一根线触。而他又在绳线上设置绞盘和滑轮,一来可以承受大黄这种强弩的力量,二来可以造成射击延时,使得两列耕戈不会同时弩,给敌人造成更大伤亡。
王易组装耕戈的整个过程清晰地展现在童子们的眼前,近些天来他教授童子们布置陷阱和潜藏夜行的技巧,童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现在经王易这么一演示,对布置耕戈也有了个大致印象。
王易掸掉身上的灰尘站起来,面色平淡地说道:“好了,以后我会在课上和你们细讲弓阱,现在你们继续隐蔽。弩队按原计划部署。其他人,沙石预备。”
那些童子很快隐没在山林间。又有五十名童子腰系箭囊,手捧劲弩抄到前方对准道路,一前一后分开两组,形成交叉火力。
其余童子则把丈余长的利矛放在地上,然后又取出两只竹筒,将其中一只倾泄,倒出数十块棱角磨得极锋利的石子;而另一只竹筒则翻开盖子,里面全是磨得极细的砂粒。
少年其实很容易被培养出杀手气质,他们性格单纯,考虑的东西往往比较少,大事临头的时候固然会紧张,但不至于成年人那般烦躁。
王易的安排让大家都有种踏实的感觉。王易甚至让五十个童子在这条道路的引退之处准备了十多个巨大的石球,在彭脱后退的时候,这些童子可以居高临下把石球推下来。而且这些笨重的石球外面还裹覆了许多油性植物,届时燃烧起来,声势和威力都会十分骇人。
毛玠被王易密不透风的伏击网惊得大汗淋漓。他在城头上目睹那个血腥的尸观的时候还没有双腿颤抖,但在王易这里,他双股像筛糠一样抖动起来。
当然,他更惊讶于王易的智慧和他率领的团队。这里的人物的举止和装束都是那样怪异却富有效率,而这些特点和他们的年龄是极不相衬的。让毛玠胆寒的是王易居然在血战之前向他的童子们教授布置陷阱的技术,并且亲自示范,而那些童子竟然也恭恭敬敬地叫一声老师!
这种团队,这样的领袖,历史上恐怕只有墨翟率领的那群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墨家先贤才能媲美了。
王易的形象,在毛玠面前不断地高大起来。
但其实王易还是万分紧张的。他安排好这里的一切后,将徐盛周仓等武人召集到一块,说:“现在还需要一个马术娴熟的人埋伏到城里,一旦彭脱溃退,或者城里生了其他什么变故,都要及时回来汇报,以便这里的埋伏作出相应的调整。”
乐进挺身而出,似乎是当仁不让。
王易见乐进一脸冷酷,隐隐觉得不够把握,说道:“最好再有一人,可与文谦呼应。”
徐盛走了出来,他刚才是被乐进抢了先。
看到沉稳睿智的徐盛,王易就放下心来。他说:“你们二人一前一后出,从山后的小路抄到城中去,尽量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诺!”两人像大军之将,朗声应道。
王易将两支铁铩送到他们面前,对他们说:“若敌人来,就横举铁铩。若敌人退,就高举铁铩。”
铁铩类似后世的十字枪,较普通矛槊更为醒目,是马战的利器。
“文向,你入城后,先与老彭打个招呼吧。”徐盛接过铁铩之时,王易突然这样吩咐道。
徐盛的脸色登时变幻了无数色彩。这时乐进也接过铁铩,他用它格住徐盛的铁铩,笑着对王易说:“还是我去吧。”
“文谦……”徐盛颇为不解。
乐进却开口吟出一乐府:
“枯鱼过河泣,
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
相教慎出入。”
这诗以鱼拟人,是曾遭遇祸患的人警告伙伴的寓言体诗。徐盛醍醐灌顶,他朝王易行了一礼,与乐进扬鞭离去。
空中高悬上弦月,平丘城却是万籁俱寂,静得恐怕。
彭猛在一个角落撒完一泡热尿,快感使他浑身一颤,抖得全身甲叶铮铮作响。他随手在裙甲的内衬上擦掉手上的污渍,悠悠走进县令府邸里。
一入内厅,二十几个汉军士卒便警觉地从四周出现,个个手里刀片雪亮。
“是我,彭猛。”彭猛伸伸手,二十多个雪亮光片隐没不见。
他们这些在大战中残存的郡国兵本来士气就不佳,根本没有大战的打算。当时王易要把他们安排在城里的时候,还让这些士兵兴奋了一阵。但他们想不到城中吏民胆小如鼠,竟然都撤了出去。要不是现县令府邸内的那几箱珠宝,这些人恐怕也会逃出城外。
王易热情接待乐进让彭猛觉得受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