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十五章 戈登(2/2)
他决定新设立一个参谋处。

    统帅一支军队,尤其是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并非战略游戏里按按鼠标那么简单。人才的选拔、编制的确定,枪炮弹药的分配。军法的制定与执行。军令的传达方式,后勤的管。地形资料的搜集,敌方情报的分析……种种难题,只有身临其境才体到是多么的不容易。而解决这些难题,单凭统帅来做分析与决定的话,那曾纪泽也不用干别的了,光累也就累死了。所以,他需要建立参谋处,这个集中了多种智慧头脑的部门来帮助他统帅这支新建的近代化军队。

    李鸿章自然是参谋的不二人选,事实上,参谋与清国的幕僚有着相似之处,曾国藩派李鸿章担当曾纪泽的副手也正有此意。不过眼下李鸿章对西方军事接接触尚少,担当参谋的话于作战谋划方面有用武之地,但对于如何采用西式军事论,科的调配管事一支近代化军队还尚有欠缺。

    曾纪泽不得不又找上了威利,他把他的设讲给了他,并请他帮助李鸿章组织参谋处,但这位英国少尉却表现的有些无奈:“我的曾啊,我只是一名陆军少尉而已,我也不是万能的。现在你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一万多人,这相当于一个师的数量,你建立参谋处的设是很好的,但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这位颇有些自负的英国人还是第一次表现出无能为力,曾纪泽并不知道,他所出的参谋制度,即使是在当今世界也是比较先进的军事念,而这个落后而古老的国家,直到抗战时期才真正的建立起参谋制度。

    曾纪泽意识到,作为一名西方的军人,也许威利的作用已经发挥到了极点,现在的他,需要更高级别的西方军事人材来为他日益庞大的淮军帮助。

    曾纪泽立刻到了一个人——英国人戈登。

    这位英国少校精通于步炮作战,在原有的历史中,他是即白齐之后出任的已经解散的洋枪队第三任长官,此人公正严明,军纪严肃,拥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

    即使是因为杀降事件而与戈登反目的李鸿章也曾在日记中这样描术过:这个英国人的到来,真是天赐。他的言谈举止比我所见过的西洋人强过百倍,那些人大多傲慢自大,令人生厌。看这个英国人作战,真是疲惫的眼看见美景,沉重的心喜获甘露……如果有什么能和老师的识一样让我敬佩,那就是这个英官的指挥才能。”

    更重要的是,与只为金钱诱惑才接受雇佣的威利相比,戈登更多了几分人主义关怀,他曾在给他母亲的信中写道:“我,如果我能活下来,圣诞节之前应该能回家。我承受的损失惊人,1名官官伤亡,5名士兵伤亡1人。不要说我脾气倔强,但我真是不在乎升或荣誉。我知道当我离开中国时,我和来时一样穷。但是我,通过我的努力,数十万人的生命能够得救,我就心满意足了。”

    挽救生命云云,大概指尽早结束战乱,使老百姓不至于长期流离失所。戈登日后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了他并不是在唱高调。

    一支军队,士兵可以只为了钱而战斗,领导者却必须有更高的目标,曾纪泽的身边需要这样的,戈登是一个选择。不久以后,还将有更多这样的人加入,并聚集在曾纪泽的麾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