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萌芽(下)
    接下来他开始了研究强化材料的装置他将这种装置命名为“原子重组机”因为原子经过排序和能量强化后实际上已经被重组了。

    原子重组机的研究稍微遇到了一点麻烦。仅仅是能量输出的度、流量就已经相当难以把握了。输出的能量要么太多将材料彻底毁坏要么就太少根本不足以进行强化。后来他在零点能动机能量输出口上加了一个小东西这才成功解决了这种问题。

    那个小东西是一个能量控制阀门。当然也有着能量的计量功能。能量控制阀门和零点能动机的反应矩阵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矩阵的排列从而达到控制反应烈度实际上也就是控制能量输入流量的目的。随后在能量控制阀门上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可以在反应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或者减缓能量的流动。这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能量的输入变得相当稳定其度、流量波动率被下降到了百万分之一这已经完全足以满足原子重组机的需要了。

    不过光是有了稳定的能量还不够。能量本是是没有思想的不知道应该往什么地方去或者不应该往什么地方去。这个问题也造成了他的一定困扰。后来他经过大量的实验终于设计出了一个特别的矩阵能够对能量的去向加以控制。当然这种控制并不是完全智能化的。以前龙翔用神念过滤材料中不合符要求的原子这一功能就无法做到。这个矩阵只能无差别的将能量引向每一个原子对其进行强化。这样一来被重组的材料虽然性质得到了很大改善毕竟还是不能和进行过过滤的材料相比较。在目前来说这并不构成一个问题但是研制更高性能的计算机对材料要求也相应提高的时候这就会成为一个瓶颈。要想弥补这一缺陷同时又没有龙翔的那种微神念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标准无尘实验室中结晶二氧化硅材料。这样一来不合格的原子比率就会下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要求再高点就最好到太空中或者无重力实验室中结晶出真正完美的晶体。不过这些都只能等到以后再说了。就凭手中的这些材料制造比现有计算机先进上万倍的计算机还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的成品原子重组机是一个类似于扫描器之内的玩意。操作的方法也就是将能量射口对准事先已经做好需要形状的材料扫描一番就是了。零点能会自动从上到下的对材料晶体粒子进行固化。然后原子重组机会在固化完成后零点能微量的溢出到空气中的时候自动终止能量输出。目前原子重组机只能强化形状规则的表面光滑的材料。对于制造cpu材料来说已经这完全够用了。

    不过龙翔最重要的成果还不是这个而是从原子重组机的设计中得到启研制出来的“矩阵预制器”。顾名思义这个设备的目的就是通过微观的能量变化控制粒子将各种不同功能的矩阵输入到材料中去。有了这个他的所有研究成果从量子计算机的各种设备到零点能动机到原子重组机甚至这种“矩阵控制器”本身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大生产。

    这样一来矩阵的设计就远远跟不上需要了。还好“盘古”已经完成。龙翔自己编制了一套软件全面的模拟了矩阵的设计。当然由于“盘古”还没有形成电子智能这种“设计”其实也还是很笨的。只是通过对矩阵阵列的不同排列模拟环境测试出其作用然后进行筛选、归类。有了“盘古”的强计算能力这一种想法终于能够实现。如果是采用普通的计算机那根本就无法进行下去。仅仅是阵列的小小改变将会形成的不同矩阵数目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要说进行环境模拟并测试其作用了。

    最麻烦的工作完成后剩下的就好办多了。在“盘古”的帮助下他轻松的完成了大量不同型号、不同功能数目多大上百款的笔记本设计。几乎市面上每一种笔记本电脑都有一种新的笔记本与之对应其目的当然是争取其用户从而抢夺其市场了。出于对计算机性能个方面参数的自信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在他所有的笔记本设计中除了cpu和内存与其他的笔记本不同外一切其他设备都采用了相同的配件。他的想法是现在市场站稳脚跟再慢慢的把笔记本配件市场吃掉最后独霸整个笔记本市场然后再称雄整个计算机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