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6章:必先利其器
贺知章醉了,醉的不省人事。醉的如同烂泥,杨钊差人将之送回府才算罢休。
看着滚滚而去的马车,杨钊忽然觉得唐人很可爱,尤其是那些诗人,他们光明磊落,放荡不羁。总是在现实中沉沦,然后在理想中生存。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同时,又有着一颗火辣滚烫的心。他们愿意去奉献,却只能引吭高歌纵马红尘。他们有才华,却不愿意同喧嚣的尘世同流合污。于是许许多多鬼斧神工的诗篇便诞生了。
感慨完,杨钊便转身回去了。
庞氏看着由杨钊和贺知章两人喝空的酒坛,感慨不已。但是她所面临的问题,却远非几坛子酒那么简单。
贺知章的诗集,不用说了,那是一定要刊印的。但是杨钊那边又怎么交代?秋后算起帐来,庞氏似乎根本就不是杨钊的对手。**年来,庞氏书坊在她的领导之下,坐火箭一样,从一个小小的永乐县,搬到了如今的长安城。从一个小小的书坊,变成了如今的庞然大物。这一切是谁的功劳?
庞氏心里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杨钊的主意。没有杨钊,也许她还是多年以前的那个小商人,远远达不到今日的规模。当初杨斌谋夺杨钊家产的时候,她不是不想帮忙,只是杨钊已经“死”了。为了一个死人,去得罪郑拓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执金吾卫副将,还是明哲保身,坐观其变,等待着投靠最后的胜利者?
两相比较之下,庞氏选择了后者。无论如何,她都不能看着亡夫所留下的书坊,毁在自己的手上。可是人算终究不如天算,杨钊不但没有死,而且加官进爵,日子过的越来越悠哉,即便是巨无霸的郑氏,都拿杨钊这样一个刺儿头没有办法。至于郑拓?
郑拓被杨钊给打残的消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而郑氏明显选择了忍气吞声,似乎一点报复的意思都没有。让人奇怪的同时,又不得不仔细思索这其中的内情?
有心人思索过来思索过去,唯一的结论就是杨钊的风头太盛,两年之内连中三元,升官n级。这样的待遇,不说大唐朝,就是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
人们想不明白。杨钊为什么会那么受老男人的宠信,如果那一天传出了杨钊用巫术控制了皇帝的传言,所有人都不会有半点奇怪,因为事情反常到已经过了大多人的认知。
庞氏暗中漂了,就坐在不远处的雨桐一眼,这个丫头,她很熟悉。当年,雨桐只有十来岁的时候,庞氏就知道了这个小姑娘。但是现在,庞氏却感觉到一阵阵的陌生,雨桐似乎早已经不是哪个傻乎乎的小姑娘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钊升官以后,连带着周围人的地位也陡然水涨船高。以前任凭呼喝的小丫头,如今也成了必须敬畏的存在。想到这里,庞氏就觉得心酸,她的几个儿子都是纨绔子弟,似乎根本不懂得家业来之不易。如今已经年过四十,依然要勤勤恳恳抛头露面。几个儿子根本就不能独当一面,她不期望儿子能如同杨钊一般,只要有杨钊的十分之一,她就是做梦都能笑醒。可惜的是。这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杨钊走了进来,看了庞氏一眼。
“今日此来,我杨钊只有两件事。其一,还望婶子给我交个底。活字印刷之术,婶子的书坊,到底研究到了甚子程度。”
看着杨钊询问的眼神,庞氏暗中松了一口气。只要杨钊不一上来就算账,事情就还有转还的余地。三品大员,整个朝廷也就那么多人,每一个都是实在是惹不起的。
“这个不瞒大郎,书坊中,关于活字的研究,已经可以使用陶活字,虽然陶活字损坏的相当快。但胜在印刷方便快捷,如同大郎所言,其成本较低……不如请大郎移步,前去看看如何?”
做生意难,做大生意更难,庞氏陪着小心,先是介绍了基本情况,然后才提出让杨钊自己去看看,虽然以杨钊此时的身份去不去都一样,但话还是要说的。
“哦?”杨钊没有什么反应,陶活字,看上去很先进,但对于杨钊来说,依然原始的可以,因此并没有什么惊讶的表现。
“既然婶子说了,去看看就去看看吧。”说着杨钊站了起来。招呼着雨桐一起随着头前带路的庞氏,向着书坊的内部走去。
庞氏书坊在长安城中,占地颇大,一排靠近河流下游的房子,便是书坊的心脏:印刷作坊,很难想象,大唐市场上销售的书籍,有进一成的量,都是出自这样一个地方。
杨钊面无表情的看着出来进去的伙计们忙碌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