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美娇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历史的点点繁星(2/2)
“这就难怪程大人被今上信用了。”

    “小声些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也敢说不想活了?”

    “……若说襄阳大战听说也是险到了极处太宗皇帝的救兵在荆州被鞑子兵阻住襄阳城里看看粮食弓矢火药都尽了城中的军民都在惶惶不安只有程大人和襄阳府尹牛大人——就是牛相爷的公子也是我们河南人力劝今上出城一战果然鞑子兵坚城之下屡攻不克也将疲倦得很一战便被杀得落花流水。若是早出城几日鞑子兵还有余勇可贾若再晚出城几日城内的兵也困乏了。真真是恰到好处。”

    “我怎么听说这战后太宗皇帝下了旨切责今上和程牛两位大人说守城实是有功可惜操之过急不等大军到来便自行出城虽然小挫了鞑子兵却让其见机逃遁了。”

    “这个怕是只有史臣才知道究竟如何了。”

    史官就知道真相么?

    共和年代历史学家依据非常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太宗实录》、《世祖实录》编纂的《顺史稿》在《程系列传》上就丢了个不大不小的脸按照《程传》襄阳守城时程系简直是张孟谈、张巡、王坚、崔可夫的完美综合体。

    但当代史学者如果撰文夸赞《顺史》编纂得当一定会被无数的声讨淹没最有力的例子就是程系列传通读全篇一个忠贞不二的建国元勋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无论时人笔记还是近年随着牛佺墓被盗而流出的牛氏日记都记载了程大人在大顺革命时期最关键的襄阳会战期间生了不可救赎的动摇。

    《程系列传》中指出程大人在襄阳之役有两大功劳一是在战役最关键的时候现了清军阵线的弱点力请世祖从小北门出城反击终致襄阳大捷居功至伟;二是与襄阳府尹牛佺大人出资募集死士准备在襄阳不守的情况下护送世祖出城忠心可鉴。

    但考诸史料难以理解的是当世祖出城之后这批本为担任护卫的死士却在程、牛二位大人的带领下控制了城内的制高点和军械仓房并将留守部队缴械还举着白旗打开了清军最为密集的大北门……

    当然程系后人给出了完美的解释死士占襄阳是为了肃清内奸开大北门举白旗则是迷惑清军减轻世祖出击压力的高深谋略。如果当时清军不是已经溃败襄阳一战会是什么后果?程大人的后辈一定会告诉我们清军慕先辈盛名定是骑马入城后滚鞍下马就降来几个降几个。

    当然很多历史学家以充分理由怀疑《牛氏日记》的真实性最重要的也是不可辩驳的理由就是牛佺吃饱了撑得把这种自己也有责任的事情记载在日记里因此在主流的说法里襄阳依然是众志成诚、值得中华民族永远纪念的典范防御战例。

    ——摘自高熊《永昌三年》

    “骑队突击!”

    伴随着旗牌官的挥舞大名府各县马弓手和马捕快组成的骑队向清军起最后的冲击轻骑所过之处清军被弓射、刀砍、棒砸死伤惨不忍睹阵线完全崩溃。

    北伐的顺军本已将大名一带的清军完全击败趁势北上保定府。谁料正与守军鏖战时数千清军绕过顺军主力直扑大名府。大名府尹赵卜竹急忙收拢各县兵丁迎战包括捕快、弓手、叉手、盐检、猎户、壮丁不过千余人。本以为到了殉国的时候谁想这股清军并不经战几番打击之下竟然全部溃败了。

    “这回怎么着也能弄上一两个贝勒贝子的级好机会啊封侯啦这么多年机会总算让我逮到了”清丰县新任县令梅心良很是兴奋。

    “老哥我看弄上十个佐领参领都没问题刚才我起码见过二十面大旗!”内黄县尉贾廉也很兴奋。

    没一会一个内黄县的捕快拖着一具尸体跑回来大叫“内黄县捕快朱六四砍死了鞑子参领满德哈!”梅、贾两人凑去一看可不是吗?正兴奋的时候又报清丰县步弓手砍下了清军贝子济尔巴的脑袋梅县令一听也牛气起来。

    可是两个人没牛气多长时间脸色就变了。当战果越来越辉煌的时候两位大人的脸色就越来越怪。

    内黄县的兵丁杀了十六个亲王三十三个贝勒佐领参领一百七十一人。清丰县的队伍虽然只有二十六个佐领的战果但是砍死五十一个亲王的脑袋还俘虏了十几个郡王贝勒。总大名府此一战的战果亲王级就斩杀俘虏二百人之巨……。

    赵知府有点头大照实上报吧?朝廷肯定说他神经病不报吧又是明明白白这么多亲王。结果还没等赵知府上报朝廷的通报下来了保定一战歼敌如麻斩亲王数十郡王上百。赵卜竹心里还琢磨是不是亲王都上我这来了?还是现在鞑子管小兵就叫亲王?

    这件事情很多年后才明白清廷北狩之前大肆封疆保定清军出奇兵攻大名前几个满酋带着勋贵令牌在城楼上看见出的兵士就往下扔拿到大的就是亲王、小的就是贝勒。预订的份额给用光了所以保定城里那几万兵反而没几个亲王了……。

    身体高瘦的落第秀才望了眼空空如也的米缸腹中更加饥不可耐还有黄脸婆娘那几许期盼几许失望的眼神不禁起狠心来:“且去米店借粮!”

    自古以来但凡能成大业的人物必定有王者之气办事来必定事半功倍当天下午秀才果然气喘吁吁地扛了一大袋米回家饱食一顿到了第二天早上更被抬进了宝山县衙与县令相谈甚欢县令怒责:“汝既知斯文又为何率流寇劫掠米店……”

    秀才也不知为何自己那一着急往前冲了数步几百饥民就跟着冲进米店连抢了十八间米店也只有王者之气可以解释这一切。

    既为流寇之县令即断:“罪不可赫斩立绝!”

    秀才疾道:“先祖曾为巡按……”

    一闻秀才尚有一二故旧在朝中为官县令当即改判:“情有可原监禁三年!”自古造反需朝中有人若是造反不成也能逃得一命此为自古不变之理。

    越明年饥民暴乱攻入县城秀才自狱中出后从贼为书吏兼管钱粮不敢以真名告人自称“早慢熊”于是就了早慢熊氏精彩的一生。

    “流贼早慢熊据宝山反官军屡攻不克其焰益嚣。熊贼素称体弱临阵必乘竹床仆者荷往之常以韦睿第二自诩。一日熊贼犯松江官军出战破其前锋贼骑回窜寇众大溃。官军欺熊贼乘竹床行止迟缓仅以步卒追之。比将至熊翻身下床箭步如飞一人绝尘而去官军追赶不及。其窜回宝山县城半响贼溃骑方至。”出自明末笔记《流贼录》

    太祖一片石兵败残局几不可收拾太宗转战各地时局不利其时早慢熊欲率所部降清在帐中密议诸将皆不能决其道:“尔等自有不尽荣华富贵!若鞑虏得胜则荣华富贵自不话下若前朝得胜自当用尔等征顺富贵亦同探囊取物反手观纹一般若官军弃我则尔等可反正于大顺亦可保此生荣华……”所部遂降清。

    此言此语早慢熊身体力行其时笔记载:

    “六月二十四日清军统字营入德州大肆烧杀吾同宗叔父牟远公与卒言大义为其所害。清兵管带早慢熊此名此仇刻骨不忘。

    七月十一日晨起一支兵马打大明旗号入临城士民欢呼迎王师待见其主将仍为早慢熊……

    七月二十五日早慢熊又入我临城已成顺军前营第三司马……”

    鞑虏于襄阳败北早慢熊率先举义投入王师授毅将军其立于马上对所部言:“尔等从前是妓女现从良也!”众愤愤曰:“多年为贼只做嫖客!”

    世祖在位时早慢熊曾因罪入狱狱吏问:“尔曾以李密自许?”

    早慢熊答:“休与吾并论吾成而王彼败而寇!”

    又问:“汝之罪罄南山竹不足书自陈或可求赦!”

    沉思良久曰:“无他某年月日吾尝宿妓……”

    此等英伟人物自不可盖棺定论:**《庄氏明史》直呼:“流寇早慢熊氏……”

    太宗实录称:“开国元勋总督安南军事毅将军早慢熊……”

    优秀的演义《早慢熊》则称早慢熊:“义薄云天再世孟尝举世无双……”

    近代以降对他的评价又有新的变化明末农民战争史第三章称:“卓绝的农民起义将领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农民起义军最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不过随着新史料的现又有了新的评价:“以早慢熊所为的投机主义分子在革命队伍中摇摆不定往往在关健时刻动摇……决不可评价过高!”

    后来干脆在他身上踩上一脚:“《早慢熊》这部书好就好在写了投降宣扬了投降主义路线可以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书中的早慢熊恰恰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推行一条投降主义路线……《早慢熊》这部书,为了宣扬投降主义路线,歌颂早慢熊一伙投降派,极力兜售腐朽透顶的孔孟之道,鼓吹一整套投降主义哲学……”-摘自“评《早慢熊》”一文

    近年以来史学界翻案成风早慢熊后人借早慢熊诞辰4oo周年举行学术性研讨会因此又有了最新的说法:“与会学者对不屠侯早慢熊一致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他能认清大局顺应潮流既能与时同进又能把握机会明哲自保急流勇退。这是一位在历史转折关头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人物为大顺王朝的建立和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下这几颗闪亮的星辰之后让我们重新把目光转向我们的主人公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