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重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十三节 上门要钱
    汪涵带的是英语,而且是毕业班,而富山中学这么些年一贯的作法就是:初二升初三之后马上开始补课,补足一个月。

    虽说这一个月就收费2o元,但家长们都很支持学校补课的举动。原因很简单: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在土地里刨食的苦处,累死累活也赚不到什么钱。所以自然要孩子好好上学——除了考大学,哪里还有其它的出路?

    所以在七月份,汪涵还是要正常上课,每周同样是只能休息一天。七月头他把书带了回去,七月中汪增富就到了徐州,第一次迈进了小商店的门。

    这并非是说他良心现开始想和儿媳妇打好关系,而是上门来要钱的。

    汪涵这次带回富山乡5o本,能送的人自然就很多,而且在和同事朋友聊天的过程中也不小心漏出来了说道自家儿子汪新出书能拿到的版税有1o%了。这便有懂行的犯了算计,看看定价,看看书上标着的印刷数量,又找来前一本《玩具总动员》看了定价和印数,最终计算出来汪新出这两本书至少赚了两万多——他们看到的《玩具总动员》是第一次印刷,只有一万本……

    虽说算出的数字比汪新实际上拿到的少了一大半都不止,但1991年的两万块钱是个什么概念?在富山乡这个穷地方,即便是公办教师,每个月能拿到2oo的也只是少数,两万块等于一百年的工资呢!

    所以同事们要求汪涵请客。

    于是汪涵便在一个周末摆了几桌,花掉了小半个月的工资,如果不是从徐州带了些钱回来,他还真摆不出这样的场面。

    而同事们却也没有来白吃的,几个亲近的便帮着张罗,有些闲钱的便要么买个相框要么送个相册,还有十来位同事甚至凑钱给做了个长一米六宽一米二的大匾,道是“热烈庆祝汪涵老师培养出个作家”,便算是那实在生活紧张的老师,这种场面却也不能落后,买张好纸写些祝福的话儿或者泼墨留赠——总是要表示一下的。

    于是汪涵便出了名。一传十传百,传的无非就是这两句:“人家汪老师的大孩是个小作家呢!”

    “听说出书赚了好几万!”

    传来传去就传到了汪增富的耳朵里。

    汪增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后一句上:几万?

    多方确认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之后,汪增富先是骑车到了乡里,要汪涵去徐州一趟,要钱,因为家里正准备起新房。原本手头只有不到两千块,要盖个土坯房的,现在一听说儿媳妇手头有钱,汪增富怎么可能不动心思——红砖青瓦的房子多好!

    但汪涵却第一次拒绝了汪增富的要求。

    一直以来,孙慧玲小店里赚到的钱是存到一个折子上,汪新的稿费则存在另一个折子上,汪新的开销都是从他自己的存折里出。

    第一本书《玩具总动员》出版之后,拿到的稿费因为数目太大,要说全部交给汪新自己支配,孙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