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争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十章:鹰扬(2/2)
黑闼拦截杀去。

    另一侧李君羡、程咬金也带人和吴黑闼、牛进达的部下绞杀在一处。

    厮杀最激烈的却是宋金刚的人马和刘黑闼部。这两个都是应世煞星,虽不为正统,却也非同凡响。

    历史上,宋金刚统帅铁骑,勇克晋阳,几乎动摇了李唐的大本营。天命之子李世民悉发唐军精锐,也只能采取坚守不出,耗尽了宋金刚部的粮草,才打败对方。

    刘黑闼,则在夏王窦建德兵败身亡后,再度起兵,攻陷河北。杀败唐军大将、良臣无数,最后秦王李世民不得已在交战之地上游蓄水,用两败俱伤之策,才平定了刘黑闼之乱。

    此时,此刻,两个乱世煞星战场相逢,很快杀得天昏地暗。

    宋金刚人多,精锐却不足。刘黑闼兵精,人马略逊 。

    平局,又见平局。

    郝孝德在城头见了,终于下定决心出战:“儿郎们听着,随我杀官军!有畏敌不前者,斩之!有立功者,赏酒肉一顿。杀!”

    万余贼军倾巢出动,很快如洪流般朝鹰扬军本阵冲来。

    “全军出动,杀!”杨积善也实时下令,大吼着挥刀冲向前方。

    杀声正隆,齐军后方忽然响起呼喊,有人大叫着:“官军败啦,杀官军!官军败啦。杀官军!”

    竟是刘黑闼另一个兄弟樊川带着平时隐藏在外的百余探马杀到,

    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本由贼寇改编来的队伍很快溃散,任杨积善如何暴怒都喝止不住。

    宋金刚匆忙带人撤回,沉稳的说着:“将军,事不可为,撤吧!”

    杨积善只得下令撤退,又被刘黑闼带人猛攻,再立不住阵脚。

    “啊给某死来!”临别之际,杨积善怒气无可抑制,咆哮一声纵马赶到樊川跟前,将其一刀削首。

    如此,稍微收拢了数百人马,在诸将的奋力死战下才得以走脱;

    “哈哈,程大胡子有种的别逃!”后方传来牛进达大大笑。

    “兄弟!”刘黑闼抱着樊川残破的身躯,大为悲痛。这伙来袭人马将领的勇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后方正行军的高驷,得到前军战败,刚建立的鹰扬军只剩下不到两千,不由脸色铁青,扬起马鞭就往前急奔。

    龙武中军由副将贺怀亮统领。

    崔略打马跟上来,说着:“主公,你要打算如何处理?”

    “丧师破军,无能!杀了他(杨积善)算是轻的,但又不能以败仗就打开杀戒。先生,你说该怎么办?”稍微平息了怒火,高驷放缓马速,问着。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杨将军自是杀不得,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说道杨积善,高驷不由冷哼一声,这家伙看来只能做个斗将,没有帅才的天资,不堪大用。

    “不错。真正的精锐,要打不垮,拖不烂,败而不馁,勇于亮剑!” 高驷感慨着,说道:“那就必须易将了,你觉得水堪当大任?”

    “宋金刚能审时度势,李君羡治军严谨,程咬金粗中有细,这三人都是将才,可惜资历不足,暂时还不能担当鹰扬军主将职位。”

    “崔先生,照你这么说,还必须从外部调入一将了。而且此人必须锐气逼人,才当得起鹰扬军的统领。”

    崔略道:“若论亲疏和能力,柳庄、常何、斛斯政等皆可,若论锐气之盛当属彭石头。只是,小彭校尉年纪太轻,骤然间难当以服众。”

    高驷皱眉思索片刻,坚定地说着:“不然!霍去病十八岁封侯,一样年轻。将不在年老而在勇,来人,传彭石头过来!”

    一个卫士领命打马而去、

    不久彭石头带到,他还不知何事,面上尽是懵懂之色。

    “石头,兄长一直觉得你是个将种,平时也让你多加历练。只是乱世争雄,多有危险,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否活到最后。现在有个机会,去当鹰扬军的主将,敢接令不?”

    “太好了,我早等着这一天!高大哥,瞧着吧,我会把鹰扬军带成一直精锐之师。来日横扫塞外草原大漠,永不后退!”彭石头脸上的稚嫩之气渐消,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三分成熟气概。

    高驷揉了揉额头,硬起心肠,说着:“很好!我就喜欢你这充满大志的眼神。有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后你就叫彭玉成,字玉麟。”

    说完,就打马向前再度急进。

    “末将领命!”彭石头应着。

    没有人知道,就从今日起,骠骑大将军彭玉成从一个平凡的少年崛起杀场,如石灰黏土,经过锻造后变成了巍巍大山,百战扬名。

    临近黄昏,高驷一行,带着数十卫士,穿过官道,赶到了鹰扬军残存的驻地。

    到了军营偶,看着一片惨叫哀嚎的士卒,心下不胜酸涩。

    “兹任命,彭玉成(即彭石头)  为鹰扬军主将,宋金刚为副将,李君羡、程咬金为校尉。杨民行贬为步卒!”

    崔略宣读了任命。

    高驷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道:“安抚士卒后,晚上中军议事。”

    “诺!”几人纵然心中不满,但打了败仗也无从辩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