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情录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百章 西湖结义(六)(2/2)
 杨聪不好拂朱骥的好意连忙道:“朱大哥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小弟眼下有孝在身而且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改日若想入仕途了那时候再麻烦朱大哥引荐。”朱骥知道杨聪话中之意便也不勉强说下去。赵小丰端起酒杯道:“朱大哥为官精明能干宽厚待人一改前朝恶习老百姓人人称赞我等也佩服不已来!我们敬你和大嫂一杯。”朱骥夫妇陪众人喝了一回酒朱骥又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都是当今圣上之意若当今圣上不圣明即使像再下岳父大人这样的好官也难免有好的归宿更不能为老百姓谋利益啊!”杨聪知道他所说的不错这明孝宗即位以来确实做了不少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废除了许多刑罚和苛捐杂税就是官吏的不法行为也收敛了许多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政治也清明了起来历史上后来把他执政的这段时期称为“弘治中兴”。

    赵小丰笑道:“于大人碰到了一个昏庸的皇帝而朱大人却碰上了一个英明的皇帝这结局自然不一样啊!”朱骥听了笑道:“所以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当今圣上英明因此天下归心百姓安居乐业朱某常常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朱某碰到这样一个像尧舜一样贤明的君主若是碌碌无为而过将来岂不是形同草木腐朽于地下如果能像我岳父大人一样为老百姓办些事情将来还能给子孙留一个英名两位贤弟你们认为如何?”杨聪和赵小丰点点头知道他是在暗示两人不可埋没自己的青春及早入仕途为官像于谦一样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业。

    杨聪笑道:“刚才我与赵大哥一起游西湖的时候小弟突然想起了宋朝的诗人林升的那《题临安邸》来。”赵小丰笑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杨聪笑道:“不错!”朱骥笑道:“为何呢?”杨聪笑道:“靖康耻犹如雪君子恨何时灭?踏破贺兰山缺朝天阕!当年岳飞一心精忠报国却冤死在风波亭下为何呢?只因为他要迎二圣回朝收复祖国河山所谓伴君如伴虎天颜难测啊!咱们这些凡夫俗子不问国家大事倒还能乐得一个自在。”朱骥夫妇也听出了杨聪的弦外之音那于承珠笑道:“家父生前曾经写有一诗叫《石灰吟》他最喜欢这诗不知道杨兄弟读过没有?”杨聪摇摇头笑道:“愿闻其详。”于承珠听了随口诵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杨聪听了知道她也在劝自己笑道:“于大人一心为国为民公而忘私死而无悔实为我等的楷模再下敬佩得很哪。”于承珠笑道:“家父当年虽然含冤而死但他死而无憾当年他蒙冤而死之日北京城里的老百姓一路沿街焚香痛哭家父当年领北京城的老百姓抗击外辱保住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性命也使中原无数百姓免遭亡国之辱和颠沛流离之苦他虽然死了但至今万民敬仰永垂青史正顺了他老人家的心愿——‘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啊。”朱骥也趁机笑道:“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恒当年自毁长城把宰相李纲赶出朝廷结果亡了国被金人剥光衣服、披上羊裘当牛马牵到金朝阿骨打的太庙当祭祀品还被关押在五国城。两人受尽折磨宋徽宗活活病死在土炕上尸体还被金人架到石炕上焚烧油被用来点灯而宋钦宗也被赶去背石头折磨而死。”赵小丰笑道:“当年先皇如果肯听于大人的话也不会被掳掠到北方受辱了可见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也是报应。”朱骥见赵小丰谈论当朝之事连忙岔开话题道:“人各有志志不可移大家别谈这些啦!来!大家喝酒!”

    众人又喝了一回酒朱骥突然道:“再下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知道两位贤弟答应不答应?”杨聪问道:“朱大哥你有什么事情就尽管说出来我们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赵小丰也点头道:“大哥你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你尽管直说。”朱骥拍手笑道:“好!朱某生平难得一个知己咱们三个今日难得如此投缘咱们就来一个桃园结义、结为异姓兄弟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何?”杨聪听了吓了一大跳他吃惊地看了看赵小丰赵小丰听了也吃惊不小他瞧了瞧杨聪两人一时间都愣住了。朱骥见了两人的情形笑道:“怎么?两位贤弟是不是觉得朱某的为人不耻于结交么啊?”杨聪和赵小丰连忙道:“不不不!大哥是朝廷的重臣我们只是草莽之人与大哥结为兄弟有失大哥的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