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到皇太极奉崇祯皇帝起兵“清君侧”的消息以来,唯一受了攻击的地方就只有朝鲜的义州,而且还是郑忠信前去踏营,中了埋伏,并不是多尔衮主动来打。不论如何,这总是说不通的。当下停了步子,问道:“明人不说暗话,今日你约我来此,若是居心叵测,此刻便请动手;死一个姓桓的并不是多大不了的事情,再说靠本抚带来这一百人,也未必不能全身而退。若是当真有话要说,可以不必如此大绕圈子,有话快说,有屁快放。”那通译脸色十分尴尬,“有话快说”直译便可,不知“有屁快放”又要怎样译给多尔衮听?
发布多尔衮笑道:“大人请勿心急,多尔衮有一件礼物,要送与大人。”说着拍拍手,只见几名女真士兵抬着一领滑竿,走了进来,滑竿上坐着一名胡服女子,两眼瞪得大大地,似乎十分惊恐,眼珠转来转去,不住向桓震打量。桓震更加摸不着头脑,顺口问道:“这是什么人?”那女子听见这一句话,眼泪刷地流了下来,伏在滑竿扶手上抽泣起来。多尔衮指着她道:“用你们汉人的称呼,这位乃是田太妃。”桓震一时还没明白“田太妃”是什么意思,却听那女子泣道:“身陷虏中近年,今日重闻华音,死也心甘了!”
发布桓震忽然明白过来,她便是崇祯皇帝的田妃了!当日崇祯北狩,田妃也跟着一并被掳了去,没想到却在这里相见。只是桓震向来不曾见过她,全然无法辨别真伪,更不知多尔衮忽然将她带出来意欲何为,当下道:“那又怎样?”
发布多尔衮道:“不怎样,只是略表诚意而已。”桓震只觉好笑,鞑子也懂得诚意的么?却听多尔衮续道:“日前贵国太上皇以辽东土地相邀,求我大汗借兵复辟,我大汗思前想后,只觉我两国盟约已订,太上皇客中孤苦,一心想回故国,此情可悯,但大汗却不愿因此坏盟,是以阳为起兵,以安太上之心,其实并不欲与贵国再启兵端。”一指田妃,道:“因此令多尔衮充作使节,今日且将田太妃携来,略表我国诚挚之意,倘若贵国肯奉迎故主,那就送太上还朝。”
发布桓震心底微微冷笑,这多半是皇太极身边范文程之流的汉奸出的点子,以为崇祯一旦声言复辟,那就没了退路,回国之后必定设法将小皇帝赶下台去,自己重掌大权,到时不论桓震还是温体仁,就都一个也跑不掉。自己若是不肯接纳崇祯还朝,那便要给人扣上一顶秦桧的帽子,当年英宗给也先掳去,于谦也是如此这般,明知英宗回国之后定会拿他开刀,仍是别无选择地从也先手中将他接了回来。
发布这一手驱虎吞狼,使得虽不算太高明,以至于桓震一眼便看穿了,可是一时间却也想不到什么良策来对付。一口拒绝罢,朝廷中那帮早就看自己不顺眼的东林便得其所哉,要趁势群起而攻了;就是此时,皇太极起兵的消息传到关内,恐怕温体仁也正在头痛不已,毕竟所谓“清君侧”,那清的对象首当其冲地便是温体仁,其次才轮到他桓震。若是婉转答应,当真将崇祯弄了回来,岂不是给自己寻来一个大麻烦?还有个法子,便是接他回来之后暗下杀手,叫他有命回辽东,没命还京城。细细想来却也不好,人都知道自己与崇祯有极深的过节,他死在自己辖地,就算再怎么分辩,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时只觉崇祯就如一个烫手山药一般,接也接不得,甩也甩不脱。
发布多尔衮见他沉思不答,催问道:“大人意下如何?”桓震心中没甚主意,只得与他周旋道:“太上在贵国生计如何?日来有何说话?”多尔衮微微一笑,道:“大汗待太上甚好,专辟一馆与居,日常用度,都自官库供给,绝无缺乏之虞。太上闲暇之时,唯有感怀故国,与我国汉臣诗赋酬酢而已。多尔衮不通汉人文字,并不明白他们说些甚么。”桓震却知他这是佯装大度,其实崇祯写下的每个纸片,必定都经过翻译,送给皇太极过目。
发布又问些乱七八糟的闲话,心中却反复权衡,究竟接还是不接崇祯,对自己较为有利。按说他现在独掌一面的辽东王做得挺不错,一应事务也都照着自己预想慢慢走上正轨,此时此刻实在没有必要将崇祯搞来添乱。可是如果自己不要,皇太极会不会把崇祯送给别人去?虽然他只是一个过气皇帝,但毕竟是朱家正统,对于除了温体仁之外任何想做周公的人来说,都是天赐的一个成王。至于做了周公之后还政与否,就不是成王说了算的了。
发布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隆重推荐《鬼子六大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