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堆里重新拣出来的……”桓震挠了挠头,叹道:“怎么传得这样快?”点头道:“既然你已经听说,我就不瞒你了。当日场中八位同考,没一个赞成将你重新取录,我拿着你的卷子去同徐老大人力争,从正午说到半夜,说得嘴也干了,好容易劝服了他。”瞧瞧黄宗羲,道:“你是奇怪我为何一定要取你么?实话说罢,我早听说过你余姚黄太冲的大名,一看那卷,便晓得出于你的笔下,是以刻意取中的。”说罢,哈哈一笑。黄宗羲不知他这话是真是假,只是疑惑不已。
却听桓震又道:“太冲第二场‘原富’卷中答道,欲天下安富而必废金银,何以见得?”黄宗羲不假思索的道:“无他,银力已竭而已。”桓震点点头,道:“从前银但用于征税,一入大内,再与民间无关,自然银力会慢慢枯竭。但是如今我欲振兴工商,只要商贸流通,银子自然周转,其力怎么会竭?”黄宗羲一怔,听他续道:“而且太冲说废金银,那么难道要天下商人辗转各地购买货物,都驮着铜钱去么?”这个问题确是黄宗羲不曾深思过的,一时间低头无语。
桓震叫人取了一叠纸来,道:“这是一本落卷的抄本,我特地带来,给太冲瞧瞧的。”黄宗羲依言接过,一目十行地看了,抬起头来道:“此论未免太过幼稚,他说当行钞法,每岁造钞数千万贯,则可得金数千万两,岂不知世间焉有点纸成金之理?所造既多,则金与土同价,而况以纸为金,市井贩夫岂肯为哉!”桓震问道:“若说钞法不可行,为何宋时又有称提钞之法呢?”黄宗羲张开了口,眼中神色先是有些迷茫,后来却如恍然大悟一般,缓缓道:“有本钱而已。”
桓震击掌道:“太冲果然聪明!每造一贯钞,即以一金入库,民之欲用钞者,必先将银输官,欲得银者,亦必还钞于官,如此则一钞等于一金,再无可疑。”黄宗羲颔首不已,露出十分钦服的表情。桓震笑道:“我有个朋友深谙此道,不过眼下他在辽东金州,往后有机会,我给你们引荐引荐。”
徐光启在那边唤道:“老夫这里如此热闹,百里怎好意思独自躲清静?”桓震一笑,对黄宗羲道:“咱们过去罢。嗯,我记得你指分了中书省,是员外郎么?”黄宗羲点头道:“大人知之甚详。”桓震拍拍他肩头,道:“明日到任之后,好好做事,有甚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便是。”
众考生散去,徐光启却留了下来,问桓震道:“老夫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桓震不明其意,顺口道:“徐大人请说。”徐光启示意他坐下,道:“我朝自古以来,无朝官领外兵之例,百里是否……”桓震霍然明白,他是要削夺自己的兵权了。这怎么可能随便答应?且不说辽东十几万兵自己苦心经营了这么久,以自己目下的处境,若是一旦将兵权拱手交出,恐怕第一日交权,次日就要死于非命。可是正如徐光启所说,朝臣领外兵的确招人非议,而且两万多辽兵在京畿、通州一带驻扎已久,耗费粮食不在少数,附近居民已经略有怨言,一定得赶快想个办法解决。
当下笑道:“下官正想与大人商议此事。而今天下兵非不多,只得力之兵少耳,而得力之将更少。全国卫所之兵合三百余万,除西北些许之外,皆不能御寇定乱,全仗别设边兵任之。下官不知道养这些兵有甚么用处?卫所屯田,本相辅相成之制,不过眼下的情形大人也看见了,军伍销耗,耕者无人,屯粮不足,便加民粮,又加盐税,又加京运,至万历时竟有加征之说。长此下去,国力安得不竭?”
徐光启道:“那么可有良策治理之?”桓震一字一顿的道:“废除卫所,还田于民!”徐光启一惊,卫所屯田,是本朝太祖开国以来便遵行的制度,号称养兵百万,不耗百姓一粒米,可是时至如今,确如桓震所言,已经败坏不堪了。虽然如此,但他骤然提出要废卫所之制,那也太叫人惊讶,废卫所必除军籍,军籍一除,兵将从何而来?若说招募,国家财力远远不足,但以目下而言,九边之地虽然都有边兵,可是腹里仍须仰仗卫兵防守,说撤就撤,又没有新兵补充,不但令许多人失其职业,也大大不利地方安靖。话说回来,边兵都为督抚、总兵控制,安知他们不会心怀异志,挟兵叛乱?
不由得连连摇头,说了自己的担忧。最后一节却顾虑到桓震的身份,没敢出口。桓震道:“徐大人所虑甚是,但下官都有应对之法。如今天下卫所兵,虽有从征、归附、谪发种种不同名目,但要之都是以世籍取兵,一兵自成丁至七十,少说也要在军中服役五十年之久,不得复还为民。是天下之兵尽取于户也。”望了徐光启一眼,见他不表示反对,这才接下去道:“若是兵不取于户而取于口,设或天下共六千万口,以百口出一兵,可得兵六十万,以之防守腹里足矣。而九边战事繁多之地,可以优禄招募,就如戚继光募兵一般,严加训练。而兵粮则取之于户,今全国户有一千五百万上下,以腹里六十万,边兵六十万期之,不过十二户养一兵耳,何患而不成?往后没有甚么卫兵边兵之分,只有腹里九边,京畿地方,戍守之处不同,设或一行省之内,得兵二十万,则分为十班,取一班入卫京师,余九班万戍守郡邑,越三年而一更替。撤卫之后余出的土地,就分给还籍为民的卫兵耕种,兵只管打仗,民只管种地,京师之兵既足,九边战卒不乏,地方安靖可保,而农事亦不为挂误。方才所言,只是略数,人多地窄之处可以多征,人稀地阔之处不妨少征,调其余缺可矣。”
徐光启一壁听,一壁沉思,待得桓震说完,仍是久久不语。过了总有大半个时辰,这才道:“此法或有可行之处,但要在天下骤然推广,不免震荡太巨。”桓震笑道:“这个好办,先择数地试验就是。腹里之处,可择一南京为窄乡,一贵州为宽乡,九边就以辽东,大人之意如何?”徐光启缓缓点头,道:“这法子倒不错……”忽然想到,难道这是桓震为了能够继续掌握兵权,特地抛出的一个计谋?若真如此,他的心机却不能小看。但这法子对国家的确有利,让他试试料也无妨。
桓震笑道:“那么明日下官便去中书省与众人商议,核定每地详额,选择恰当之人办理。”犹豫片刻,道:“方才下官说天下得力之兵少,而得力之将更少。唐宋以来,出将入相本寻常事耳,唯我大明文武绝途,截然不相挂涉。领军者不得输饷,输饷者不得预兵,操兵者无权节制,节制者不能操兵。边兵唯知有大帅而不知有督抚,更不必指望彼等心中有朝廷国家。欲除此弊,除非以朝臣领兵。下官意中,想在中书省下,复国初参议府之制,专理军事,为天下征伐之首,未审可否?”
徐光启彻底警觉起来,设参议府,难道他要毛遂自荐,自己来兼任参议么?不由得十分怀疑地瞧了他一眼。桓震笑道:“下官心中却有一人,颇充得此任,便是故辽东巡抚袁崇焕了。”徐光启大讶,没想到他竟会提出袁崇焕来,这个名字已经许久不闻了,去年北京城破之后,他便不知下落,时至如今,谁还能担保他一定仍在人世?
桓震道:“下官一年半以来,无时不在努力寻他,派了人往他东莞的老家去守株待兔,料想袁崇焕尚有亲族好友,不会毫无联络。终于不久之前,自他的至交陈子壮那里探来消息,袁帅去年南下以后,一直在水南妹夫唐某家里做客,下官已经遣人致意,劝他以国家为重,不计过往,再出仕途。”徐光启又惊又喜,袁崇焕之冤他早知道,对袁的一片忠肝烈胆也敬佩不已,若是此人出面来执掌兵权,那可比把天下精兵交在桓震这样反胆包天的人手里要好多了。原本如果桓震提议自任这个参议,他是拼了老命也会反对的,可是袁崇焕来做,那么想必也就无妨。只听桓震笑道:“此事也不必瞒着大人,下官请袁帅出仕,其实是想他来主持伐虏大局。既然敌我都知道那十年之约只不过是唬人的,谁先出手,谁便占了先机。何况近来皇太极学得精了,开始在虏邦禁烟,金州烟场收入颇减,正好给我一个藉口寻隙生事。辽东新军训练已久,还没经历实战,就算不能大胜,亦可借此练兵。袁帅若肯就任,下官便要提出此议,到时候还请徐大人多多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