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星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四章 昭德初会
    看着眼前的佛殿,我无比的诧异,这简直跟我的想象天差地别,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这一定不会是名扬青岚的大昭德寺,连界山慈悲天神殿一处最差的偏殿都不如,不能够啊!

    依着昭山山势,用篱笆矮墙圈出一个偌大的范围,一间主殿算是用青石筑成的,伞状的圆弧殿顶,没有涂白,而是黑土泥的本色,殿后稀疏的三十几间静室,全部木制结构,以手编素毯遮挡窗户,简陋的有些寒酸,不过十分的整洁,打扫的一尘不染。

    迎面是一个高大的山门,四根石柱,三根横梁,支起了一大两小,三个解脱门。

    风闻“三解脱门”是有讲的,左为空门,寓指诸法本空,而不著於空;中为无相门,寓指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於中道;右为无愿门,寓指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凡俗之人虔诚出入“三解脱门”,可免一身罪孽,可回归本来,知性而智达。

    看到中门横梁上的“大昭德寺”匾额,我的心算是定了,没走错。

    这个大昭德寺的风格我很欣赏,如邻家小院,少了一份俯瞰万物的神圣,多了一份普度众生的底蕴,希望它表里如一,让世人的心更暖。

    我之所以来这儿,源于那块“梵天神牌”。本来像借鸡生蛋,冒名顶替这种事,我根本不屑为之,可它能让我以另一种身份见到叠伽圣师,比我懵懂的胡碰瞎找要强很多,不失为一种捷径。

    再说“梵天神牌”并非我巧取豪夺而来,良心上我没有亏欠,剩下的事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也管不了那么许多,毕竟尽快的完成我来青岚的全部目的,尽快的返回龙翼,才是我的本愿。

    昭山山腰,大昭德寺在这儿还有二十几间“如意寮”,每一间都建在一处风景绝佳的丛林中。

    “如意寮”,因含有祈求延长色身寿命,进而延续法身慧命的意思,又称“延寿堂”;取其“省察行苦,以兴悲智”之意,再称“省行堂”。

    “如意寮”大多一半隐匿于山林,一半探出林外,即符合佛家含而不露的禅境,又能晨观旭日东升,暮瞻夕阳西落,吞露嚼英,吐故纳新。实乃佛陀避世精修,精研佛法,无限接近大道的不二圣地。

    一间位置飘忽洒然的“如意寮”内,一个不染凡尘,飘然若仙的仙子,凭窗而立,她的侧脸在艳阳的辉映下,流光溢彩,如璇如瑶,圣洁无比。

    “妃雅啊!你即将踏上你宿命的缘法,你可要守住佛之大慧,不昧,不慞,不曜,不慯,以大觉圆满之坚毅心,以委肉虎蹊之慈悲心,以嫠不恤纬之匡世心,澄清玉宇,涤荡青岚,还众生一片净洁的天空。”

    当代大梵天神殿指派的济世者,梵尼静庵最杰出的“勤策女”,入世应劫的“梵尼”,集万千荣宠于一身的“仙子”梵妃雅,面对行将展开的,波澜壮阔的,鸿篇巨制的,无法预知的,遍布坎坷荆棘的鼎世戡乱之路,她的心有一些澎湃,有一些潮红,有一些憧憬和摇曳。

    她知道,未来的一段时间,青岚大陆的历史,将由她,和她带领的几个人共同抒写。

    这种缘法,是上天的恩宠,是神佛的眷顾,自己即便毁身以侍,坠入轮回,也要在浩瀚磅礴的青史之上,留下重彩的一笔。

    昭山山南,“如意寮”包围之中的一处突出的巨大的石基上,几个形态各异的年轻人汇聚于此。

    中间站着一个魁梧的壮汉,他比普通人高出两三头,散,浓眉,重瞳,高鼻阔嘴,浑身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又与周围的山、林、自然契合的无比和谐,仿佛他本就是这昭山的一部分,不分彼此。

    石基西侧一方凸岩上,躺着一个短,灰披肩,绑腿,罗汉鞋,又矮又瘦的黑脸小子,他双眼眨也不眨的盯着西落的骄阳,目光神秘莫测。

    东面,一个清瘦娇小的年轻人,坐在石基边缘,双脚凌空的悠荡着,一派怡然自得的模样。他长的眉清目秀,一双手白皙柔嫩,晶莹玉洁,可惜了,他有着一张蜡黄蜡黄的脸,着实减分不少。

    挨着一间“如意寮”,紧贴石基的后沿,立着一位短,围着黑色披肩的英俊的男子,他的脸犹如刀砍斧凿一般棱角分明,充满着一种威霸的味道,而他的眼睛又净洁明亮,儒雅无比,气质凡脱俗,如“苍鹰飘逸,递相竞轶……。”,堪称是世间少有的美男子。

    石基正前方临崖的位置,“梵尼”梵妃雅面蒙丝纱,一身白色的纱丽,裙摆飞扬,宛如欲凌波蹈空而去的仙子,飘逸出尘。

    “各位师兄,黄昏将至,照约定的时间,我们已经多等了一日,龙翼大陆手持‘梵天神牌’的玛族弟子仍然未到,明晨我们循例出,不再等了。”

    梵妃雅那清澈的声音如天籁般传入众人的耳中。

    “切!就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