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时代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章 口粮(2/2)
  “军爷,这是小人吃的米啊,难道这也要收税?”谭老汉胆颤心惊的问道,毕竟以前关闸对行人随声携带的少量货物从来没有检查过,更不要说交税了。

    “老人家,你一餐要吃多少米饭啊?”武大伟突然态度和蔼的问道。

    “老汉一餐半斤米,军爷怎么问这个?”

    “老小子听能吃的啊,即便如此,你一天也只能吃掉一斤米。可是你这袋子里有二三十斤米。剩余的米不会倒掉了吧?”

    “这个,军爷,小的留着明后天吃。”谭老汉憋了半天,只蹦出了这句并不让人信服的话。

    “大胆,你分明就是带着米去澳门卖。官府三番五次下令,不准私自走私粮食到澳门,你这是走私通夷,触犯了国法,来人,把这老小子给我抓起来,投入大牢。”武大伟突然变脸道。

    谭老汉一听要关进大牢,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明朝政府,虽然允许葡人借住澳门,但对葡人防范很严。平时,对澳门葡人的各种物资控制很严,特别是粮食,严禁私人贩卖粮食给澳门葡人。因为只要控制住了粮食,就不怕澳门葡人作乱。虽然一直有商人走私粮食给葡人,但忠于职守的官员一直都打击粮食走私到澳门。十年前,广州府推官为了打击粮食走私,对走私粮食到澳门的加重处罚,只要查到,不管多少,粮食没收,走私者重打四十大板,带枷游行。

    所以,澳门人从官府买粮食,价格比广州市面上要贵上好几成甚至一倍,因为税率高。

    高建修通过几个月的观察,现澳门人很少到内地购买粮食,这是个奇怪的现象。毕竟澳门近四万人口,除了三四千每天固定往返于澳门与香山的工匠、小商人自己带自己当天的粮食外,其余三万人每天应该消耗两三万斤米,也就是两百多石大米。澳门人的粮食基本都是内地供应,并没有从外洋经常性大规模的进口。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肯定澳门人吃的粮食,基本上都是通过走私从内地进入澳门的。但是,经过多方打听,高建修并没有现这个特大走私团伙。后来,自己观察每天进入澳门的一些工匠们,进入澳门的时候,随身携带的袋子在傍晚回来的时候基本上都空了,终于破解了澳门人走私粮食的秘密。

    每天都有三四千人进出澳门,只要其中的一千人,每人带十几二十斤米进入澳门,一天就是近两万斤,供应澳门人一天的口粮,基本就差不多。再加上在福建等地零星进口,澳门人的粮食基本解决了,不需要从广东官府高价采购,受制于人。

    高建修以前的把总,其中可能也有现进出澳门的不少人都带一两斗米进澳门贩卖,但没有一直把其中的关节想清楚,所以,对这些人也是挣一只眼闭一只眼,顶多从这些工匠小贩那里多收几文钱进入自己的腰包。

    而高建修不同自己的那些前任,不但要钱,更要打击澳门人,讨好两广总督张大人,所以,决心把这条粮食走私渠道给切断,自己好从中渔利。今天,就是开始。

    “大人,这些米真不是到澳门去卖的,小的冤枉啊。”谭老汉偷偷的塞了一把铜银给武大伟。以前,偶尔也有士兵对其携带大米进澳门进行勒索,几十个铜板就搞定。毕竟现在一石米在广州也就卖二两银子,二三十斤也就值二百文钱,到澳门去卖也能卖到二百五六十文。自己赚的四五十文基本都给对方了,对方也没必要赶尽杀绝。

    “行贿官差,罪加一等。老汉,你就赶快认罪吧,后面的人还要出关呢。”武大伟可不敢收受贿赂,几天前被砍的脑袋还在军营前挂着呢。

    “军爷,你就饶了小人吧,小的也是一时糊涂啊。”谭老汉见对方油盐不进,才知道是动了真格的,只好跪下来求情。

    “念在你是初犯,又是年老之人,这袋大米除了你五斤的口粮,其余当作走私物资予以没收。四十大板就免了,以后再敢走私大米,绝不轻饶。在这里按个手印,你就可以走了。”武大伟旁边一个士兵拿着一个小本子说道。

    “是是,小的这就按。上面写的是什么啊?”谭老汉虽然不识字,但也知道手印不能乱按。

    “上面写的是,没收你多带的大米二十五斤,这是要上缴国库的。快按,不要耽误了别人。”

    “可是上面写的好像是三斤啊,军爷,你是不是搞错了。”谭老汉早年当过伙计,虽然不识字,但大写的数字和斤两等计量单位这些字还是认识的。

    “老东西,这本帐簿是要上缴朝廷的,我要是在上面写没收你二十五斤大米,你就是走私犯了,就要关进大牢打四十大板,还要带枷示众。老子这是替你开脱,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拿着帐簿的士兵骂道。

    “是是,小的该死,小的这就按手印,多谢军爷。”谭老汉见对方动怒了,立马按手印,带着剩余的五斤大米狼狈出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