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需要花费的银子不再少数。但是,这些都是值得的,等两年以后,博贺港繁华起来后,这些银子都能赚回来。更重要的是,高建修通过控制博贺港,把博贺电白作为一个支点,逐步向高州府、琼州府、肇庆府、廉州府甚至粤西渗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既然大家对于高建修控制博贺都没有意见,反正是带着大家财,那就开始庆功了。于是,就在石千家里大摆宴席。晚餐丰盛,不过高建修没什么印象。给高建修惊喜的是,饭后的甜点,竟然是花生。没有想到啊,在这明末也能吃到花生。
这个花生,据说是二十多年前从吕宋带回来的种子,现在在博贺已经开始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了。即使如此,这个花生也是富人吃的东西,穷人吃不起,因为物以稀为贵嘛。品尝了花生后,高建修这才想起早上吃的猪杂汤,就是用的花生油。劳动人民的智慧啊,现在都有花生油了。
想想明末,可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美洲来的农作物丰富了百姓的餐桌,欧洲来的枪炮促进了杀戮。既然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自己当然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这个时代。可是,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我高建修却“逆天行事”------以严海禁为己任,利用海禁财,这可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啊。
不过高建修何许人也,在明代经过两三年的沉淀,丝毫不以为耻,很快就为自己找到了理由。我可是假海禁,真开放。这不,在博贺港,让对外贸易半公开化,也算是让高州府百姓充分参与到对外开放中来,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又能财,简直是造福一方百姓啊。如此说来,我高建修不但无过,还有大功。需知道,自己可是为这方百姓的福祉,违反了朝廷律令,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虽然这大明律在高建修的眼里一文不值。
要说这博贺港,其实挺不错的,早上虽然有些雾气,一早就有渔民出海打渔去了。这些勤劳的渔民,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每个月都要出海几次,一次就是两三天才能回来。虽然回来后能有不少收获,但是他们要交税,海鱼的价格又被一些鱼贩子操纵,辛苦出海,结果所得甚少,勉强糊口罢了。
“大人在感叹什么?是叹那些渔民吗?”高建修身边响起一略带磁性的男中音,回头一看,就是这博贺除了钟秉坤外最大的海商陈景宏了。此人中等身材,国字脸,面目因为被海风吹晒而黝黑,倒也有些男子气概。而且,他是本地的土著,不是福建人。
陈景宏此人,一向被钟秉坤压制,由于没有机会作恶,所以名声良好。高建修一来,他是第一个赞成,在昨天晚上被推举为市舶司博贺办事处的副管事。
挺聪明伶俐的一个人,高建修正要跟陈景宏好好聊聊,就被一个亲兵打断。
“大人,钟秉坤抓到了。”
“好啊,赶紧给押上来吧?”高建修大喜道。
“这个,人还没有押到,钟秉坤跑到了电白县衙门李知县那里。我们让市舶司衙役去抓人,碰到了些麻烦。所以,现在咱们的炮兵和市舶司衙役把电白县衙包围了,正准备要攻进去的时候,碰到了高州府同知宋大人。宋大人教训了我们一趟,见我们还不肯撤围,就亲自过来了。让你去见他呢。”亲兵尴尬的回答道。
知府同知,可是正五品的文官,这个还不太好办了。也不知道这个宋同知是何许人也,好不好对付。
陈景宏确实是个精灵人,告诉高建修,这个题同知宋应昇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举人出身,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人,很有官声。
宋应昇?没听说过,自己对于明末姓宋的名人,只知道宋献策和宋应星。慢着,这个宋应昇也是南昌信奉人,跟宋应星只有一字之差,难道是老宋的兄弟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