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8之金玉满堂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正文 10章、装逼利器(2/2)
李满堂主动跑过来,蹲在剧照老师跟前。

    “老师,您有不少剧照是吧?”

    剧照老师赶紧起身:“别蹲着,来。”

    旁边一个道具连忙让出座位。

    “一会儿吃完饭您给我来几张可以吗?”

    “好的,从开机到现在我都有,一会儿您过来随便挑。”

    杭祺和制片人他们几个看着李满堂这边,忍不住小声议论:“这小记者挺有礼貌的啊。”

    “是啊,可能是实习记者吧。”

    “不管怎么样,人北青报的记者素质就是高。”

    没一会儿,李满堂回到座位上了。

    杭祺讨好地说:“你跟剧照老师要照片是吧?”

    “是啊。”

    “我这里有很多剧照,你要不要啊。”

    “我看看。”

    杭祺从随身包里拿出一沓照片,翻给李满堂看。

    不过,绝大多数都是定妆照。

    李满堂想起那句专业术语了:“您这属于摆拍,报纸一般不刊登这种。”

    “有抓拍的啊,你看这张,还有这张。”

    反正专门挑漂亮的给李满堂。

    李满堂虽然知道报纸用不上,但还是出于礼貌挑了两张。

    吃完饭后,剧照老师主动走过来了。

    “走,我包放在摄像机那里,你来挑一挑。”

    李满堂跟着剧照老师过去了。

    在摄像机旁,剧照老师拿起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包,从里面拿出三个相册。

    “您慢慢挑,挑完了再给我。”

    李满堂蹲在一旁挑着。

    极力回忆着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照片。

    风格要大体保持一致。

    小心翼翼翻看半天,总算挑出五六张。

    接着便是采访任务。

    那个叫郝延的女记者也没交代具体怎么采访。

    李满堂只能极力回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影视娱乐新闻,再结合自己上一次采访大鼻孔的成功经验。

    就盯着三个主要演员,看谁有空闲了,就上去随便聊会儿。

    也不刻意用纸笔记录,不让人产生紧张不安感。

    反正李满堂的记忆力超好。

    等回家再慢慢整理采访内容好了。

    就这么来来回回、溜溜达达,李满堂就把任务完成了。

    采访的东西能用上多少他说不好,反正内容比上一次还珠格格饱满多了。

    还有那么多张照片呢。

    傍晚的时候,李满堂跟着车子回来了。

    制片人还特别交代:“小记者在哪下车,尽管跟司机说。”

    李满堂也不好意思让司机送到家门口,就挑最近的:“积水潭地铁站吧。”

    回到家里时,黄毓也回来了,还买了点菜。

    只是,他不会摆弄炉子,没法做大米饭。

    只好继续吃大饼了。

    “嘿嘿,我今天刚拎着轮椅到广场,就有人过来了。”

    “还是出租一天吧?”

    “你猜?”黄毓一脸的得意。

    “不会是五天吧。”

    “还真让你猜中了。”

    “五天70元,不错。”

    “可这五天就没事儿干了。”

    “没事儿还不好啊。”

    “没听大爷说吗,这叫窝工?算了,实在没事儿,我就去北影门口蹲一蹲,保不齐就能蹲到活儿。”

    “顺路也看看哪有便宜的自行车卖,50元以下的。”

    这几天有固定住所了,吃饭自己做。

    能省不少钱。

    大头的开销就是车钱了。

    李满堂这一天就花了四块钱。

    一个月下来能顶一辆自行车了。

    “好,我没事儿瞅瞅。”

    第二天,李满堂又是早早出门了。

    这回他直接步行到报社去。

    反正报社都是下午两三点钟才开始定稿子。

    中午到都来得及。

    来到北青门口,还跟上一次一样,到处是进进出出取报纸的人。

    李满堂直接来到传达室,让保安给里面打电话。

    没一会儿,保安说:“郝老师让你进去。”

    李满堂向里面走去,在一个隔断里找到郝延。

    郝延搬了张椅子让李满堂坐下。

    李满堂赶紧从书包里取出稿子和照片。

    这一回,李满堂用稿纸写得稿子,工工整整地。

    郝延看得也很满意,不住地点头。

    “嗯,比上一次进步多了。不过,我们篇幅有限,还是只能挑很小一部分刊登。对了,这是昨天和今天的报纸,你看一下。”

    李满堂先拿起昨天的报纸,怀着激动的心情直接翻到娱乐版面。

    找了好半天,才找到自己写的那块儿豆腐干一样的新闻。

    新闻下面写着“本报通讯员李满堂”。

    李满堂美的合不拢嘴。

    再看看其他记者、通讯员的名字,总觉得哪里不对。

    仔细一看就明白了。

    别人的名字都文质彬彬的。

    唯独自己的土的掉渣儿。

    “郝老师,您说我是不是应该改个名字啊?”

    “怎么了?”

    “我这名字怎么看着有点土啊?”

    郝延笑了:“就要这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大俗就是大雅。”

    “那好吧。”

    李满堂仔细想想也对。

    如果报纸上的名字跟自己身份证的名字对不上,那还怎么去跟人装逼。

    人还当你是骗子呢。

    “呵呵,要是署个实习记者就更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