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召唤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三章 鉴定术(2/2)
了以前的想法。而此时姜云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态度也让程军大感满意,觉得姜云是个可造之才。不由的对他上了心。就又问道:“听你这话你对此帖很了解呀,不过我怎么感觉你总是有意无意的说起此帖可能是赝品?就连官方都没确切的说法而只是怀疑,你怎么就能这么肯定呢?”

    姜云又道:“程伯父可别下套给我,我可没说此帖是假!我只说可能是假。《快雪时晴帖》究竟是王羲之真迹还是后人摹本?如为摹本,其与真迹的相似度如何?该帖留下了诸多悬疑。穆棣先生归纳出真迹说、唐摹善本说、唐摹说、北宋以前旧摹说等四种,并著《〈快雪时晴帖〉中“达?芬奇密码”解读》。实际上,不惟《快雪》,哪一个由原帖及远远出原帖篇幅的题跋款识组成的文化链不可以被视作藏有“达?芬奇密码”式的谜?穆棣从考鉴原帖题字“君倩”非唐宋鉴赏家梁秀,而从唐初之褚遂良入手,试图解开《快雪》之谜。”

    “也有一些鉴赏家对原帖评价不高,如张伯驹指出:“《快雪时晴帖》为唐摹,且非唐摹中最佳者。熊秉明甚至认为乾隆珍贵之至的《快雪时晴帖》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拙劣的帖,这帖不但是假的,而且是颇坏的临本,‘快雪时晴’里第一个羲字的戈钩就很笨拙,‘力不次’三字最显得勉强描凑。但熊秉明又对该帖的价值做了辨析,在创作价值上是零,在欣赏价值上是个负数,在考据价值上尚可供参考。其唯一可取的是因有这摹本吸引了许多后世的名家在后面题跋,这些题跋、印章大都是真迹,确实可贵。”

    崔蓉这时插话道:“哇!这一个字帖居然还有这么多传奇的地方,听你一说我感觉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姜云!你太厉害了!”

    姜云听到崔蓉的夸赞更是有些坐立不安,说道:“我厉害什么,还不都是前人的总结,我就是照搬而已!”

    程雨涵听完说道:“就是照搬也不容易了,这么多的出处,人名,事件你都能记得这么清楚,我平时也喜欢看些闲书,但像你记得这么清楚的可就没有了!你真的是很厉害呢!”

    程军也说道:“恩,确实不错,能这么用心也说明你确实下了功夫的,刚才居然还跟我藏私,不地道哦!看你也是一个热爱书法的人,并且对此帖有这么浓厚的兴趣,我到是想起一件事来,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参与?”

    姜云自然知道程军说的就是鉴定‘雪贴’的事,他也是奔这件事来的。但嘴上说道:“什么事?只要关于此帖的,我都有兴趣!”

    程军哈哈一笑,道:“好,你跟我来,我给你看样好东西,雨涵!你和蓉蓉先在这,我和姜云去我书房一趟!”

    程雨涵还没出声,崔蓉已经抢着说道:“有什么神秘的事情要背着我们俩?我们也要一起去!”

    程军这时却不马虎,他能让姜云看,是因为姜云对此帖的价值有深刻的认知,对此帖能给书法界和古玩界带来的冲击可以轻松预见。所以才敢给姜云看。要是领着那俩人,她俩在一不小心和谁提起,落到有心人的耳里,那这贴子就会给她们带来无穷的祸患。所以程军坚决不同意,一脸严肃的拒绝了。

    崔蓉虽然有些时候会撒些小脾气,但程军真的冷下脸她也是惧怕的很,所以一努嘴,嘟囔着道:“不去就不去嘛!这么凶,就是不让我去,一会我也找机会问姜云,我看他敢不告诉我!”然后就向程雨涵寻求安慰去了。

    姜云一听崔蓉说完,头就大了,心想“我就是出气筒的命啊……”

    而程军此时又很为老不尊的投来一个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的姜云郁闷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