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1942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七章 兵权之争(2/2)
了,我的真名是唐甬。”

    史迪威笑了:“马也好,唐也好,你始终是我们的朋友,孔夫子那句话怎么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史迪威的情绪多少带动了包厢内原本略显冷清的气氛,除了廖耀湘外,各位将领在孙立人带领下回报以笑声。

    史迪威大概对自己的妙语连珠也很满意,端起酒杯踌躇地看了一下四座:“今天是个好日子,让我们一同庆祝。第一,这位原来姓马,现在姓唐的神奇情报专家回到了我们的大家庭。”

    看到史迪威的心情如此之好,各将领又纷纷报以笑声。

    “第二,美国陆军部已经批准将派出2oo名经验丰富的团营级指挥官,直接来印度训练指挥我们的部队。”

    此语一出,不啻于一枚重磅炸弹,满座的中方将领俱为动容,即便是廖耀湘也皱紧了眉头。史迪威也顿时感到了气氛的变化,不过他耸耸肩,做出一个无所谓的样子,继续道:“让我们为这两件喜事干杯!netbsp;在座的中方将领大多只是象征性地将酒杯碰碰嘴唇,而刘放吾团长索性连敷衍都免了,双手抱在胸前,看着桌子上的酒杯不说话。

    史迪威看看在座众将的神情,露出不以为然的笑容,顺势坐在刚才罗卓英留下的位置上,自己给自己又倒满了一杯酒,慢慢品味起来。

    满座的气氛跌至冰点。

    看到这里,唐甬不禁在内心暗叹一口气。

    史迪威早在2o年代初就开始在华工作,深谙中**队体系及其特点。史迪威对中**队的士兵评价很高,认为只要有适当的人来引路,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军队相媲美,但他对大多数军官们评价却很低,认为中**官除了孙立人、廖耀湘等少数接受过西方军事训练的将领外,绝大部分都是思想僵化能力低下的官僚。

    史迪威甚至给中国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起了一个“花生米”的外号以嘲笑他的光头,并以此推广将诸多文官武将列入“花生米们”的范畴。而缅甸战场上,杜聿明的不合作更令史迪威为无法直接掌控军队而恼火到极点。

    史迪威认为,需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方法就是只需要中国的士兵,不需要中国的军官。因此他建议美国陆军部向印度基地派来大批的中下级军官,以期达到自己全面掌控这支军队的目的。

    从战略上来说,远征军最高指挥官史迪威要求全面掌控军队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这本身就触及了中**队的底线,重庆方面决不能允许将自己精锐部队的指挥权交给美国人。此举不仅被罗卓英、廖耀湘等高级将领所反对,在刘放吾等中下级军官中更引起强烈反感。

    随着大批新锐通过驼峰航线来到印度,远征军兵力不断增加,对军队指挥权的争夺也越演越烈,罗卓英作为蒋介石钦点的中国最高将领,非常明白中**方的底线。所以尽管他在其它方面尽可能柔性处理,但是对于指挥权问题却寸步不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