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个个是皇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章 穿越到大汉(2/2)
人讲道理,因为讲不通。他能做的是背着父母对几个姐姐好一点,史瑶能做的只有离父母远一点。

    史瑶那时成绩很差,她觉得连大专也考不上。她班主任给她分析一下,就叫史瑶报考艺术类院校。

    史瑶学过多年绘画,后来凭美术特长考进一所离家将近两千公里,位于东北的重点大学。由于不想再听到父母提钱,大一新生军训结束,史瑶就到处打听兼职的事。

    史瑶有几个室友见她一有空就到处找兼职赚钱,以为她家里很穷。怕伤了史瑶的自尊心,不敢多问,经常以自己的名义打听兼职信息,再不动声色地推给史瑶。

    在几个室友的帮助下,第一学期结束,史瑶就攒够第二学期的生活费。因不想回家,放寒假史瑶也没回去,和她兼职的超市的员工一起过春节。

    暑假倒是回家了,但史瑶在家的几天,她父母开口闭口都是她弟弟,史瑶在家里呆的烦躁,就提前回学校了。

    史瑶的几个室友得知她提前返校,很惊讶,但没好表现出来,又偷偷帮史瑶打听兼职信息。

    史瑶早出晚归,忙着赚学费和生活费,没精力深思。直到毕业后,她去一个当红女明星工作室里工作,才知道这份工作是一个室友的表姐的老公帮她找的。那时史瑶才意识到她的室友帮她很多。

    史瑶一直认为她是个很不幸的人,从没想过,也没敢想,大学四年,一直有几个人默默帮助她……那时史瑶觉得她很幸运,也很感况?

    每年七八月份,皇帝刘彻都会到离长安城一百多里的甘泉宫避暑。昨日上午皇帝刘彻收到皇后着内侍从城里送来的信,太子刘据的良娣要生了。

    今日上午,刘彻问侍者太子刘据的良娣生了没。侍者回禀,还没有。生了一天一夜还没生出来,刘彻也急了。

    刘彻的祖父汉文帝刘恒四十六岁病逝,他父亲汉景帝刘启也一样。今年已四十四岁的刘彻总觉得他也活不到五十岁,就盼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孙儿出生。

    正因如此,皇帝刘彻早早为太子刘据选一位鲁地礼仪之乡的大家闺秀,先为良娣。之所以没封其为太子妃,是怕其表里不一,善妒,阴毒,还无法生育。

    汉朝皇位传承遵从周制——立嫡立长。太子妃若无法生育,或者能生育,却不能善待其他皇孙,那注定被废黜。这样一来,未免太过麻烦。

    话说回来,刘彻希望太子的良娣一举得男,也没抱有什么期望。刘彻的母亲是先开花后结果,他的皇后也是,皇帝刘彻就觉得太子的良娣生女的可能性比较大。

    自从听太医令禀告,太子的良娣怀了两个,皇帝刘彻这才算上心。哪怕两个都是女娃,刘彻一想到两个一摸一样的小孙女,就发自内心地笑了。

    担心两个孩子,刘彻今日上午就从甘泉宫赶回来。刘彻回到宫里,得知太子的良娣还没生,也不命侍者来回打听了,亲自过来。到产房门口,看到皇后困得不行,就令皇后回椒房殿歇息。

    皇后昨晚歇在产房旁边的房里,一夜没怎么合眼,她想回去歇一会儿,怕太子年少,出点什么事慌得六神无主,没敢回去。皇帝过来坐镇,皇后就回去了。

    以前皇后生产时,皇帝刘彻也在门口等过,那时候也就一个多时辰,他的长子,如今的太子就出生了。

    今天等了两个时辰,孩子还没出来,刘彻有些烦躁。然而,等到快三个时辰,太子的良娣生三个……还没完全消化他有三个孙子,又看到太子问他,刘彻也被问住了:“也许,可能三个孩子和别人生一个的不一样。等等,是,是三个小子?”

    “启禀陛下,是三位皇孙。”太医从里面出来,“三皇孙比大皇孙和二皇孙小很多,好在三皇孙身体无恙。”

    刘彻情不自禁捋一下胡子,不由自主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无恙就好,无恙就好。对了,太子的良娣呢?”

    作者有话要说:  穿越到汉朝,第一次写,希望大家喜欢。有什么意见尽管提,但古时称公婆为“舅姑”,也没有爹娘爷爷奶奶这种称呼,文中都改了考据党若觉得类似“爹、娘、公、婆”这种称呼别扭,请点x。

    ps:作者查到武帝前期十月岁首,汉朝一斤约等于现在两百五十克。那时的黄金是指黄铜,金是指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